暂无图片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
发布时间:2009-11-02 14:39:25
增城的新塘镇,从清代以来,就是个繁华的地方。这里“外通海道,内接崇山,舟车辏幅,户口殷繁,实为水陆扼要之区”。今天的新塘,更多的因为它的“牛仔城”之名而广为人知。

  其实,除了念响了一本“生意经”之外,新塘还曾经孕育出一位伟大的哲人湛若水。传说父母祷于甘泉洞才生下湛若水,学者遂称之为“甘泉先生”。

  湛若水是我国明代中叶名声显赫的理学名臣,他青年时学习和继承了当时著名学者陈白沙的哲学思想,发展创立了自成一统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思想体系,后与王阳明日夕相与论学,名动京师。他的哲学思想在当今学术界仍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菊泉中学(原湛家大院)内的湛若水雕刻画。

  他还是声名远扬的教育大家。他打破了自宋朝以来宋儒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界的局面,在湛若水的一生里,经他亲手创建的学院超过了50所,门下弟子有4000多人,其中不乏响当当的人物。

  他更是一个有趣的人物。不想当官,却在官场上浸淫了几十年,没有一刻不想解甲归田,却“身不由己”地一步步地做到礼、吏、兵三部尚书。

  他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又是一个有着官家背景的学者。

湛家大院现为菊泉中学,这棵古老的鸡蛋花树是现存不多的老宅遗物之一。

  湛若水一直活到95岁。他很好地贯彻了他推崇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原则。他的一生,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做出了最完美的范本。 

 

 

  家世寥落

 

  新塘人湛若水,出生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秋天。那个时候,新塘还不叫新塘,而叫沙贝。

  那个小小的沙贝村和现在有些不一样:它前临东江,背依四望冈、担杆坳、石子,东有石岭,西有屏山,是一个突出江中、淤沙成陆的古海湾。

  湛若水的祖先,据说是显赫一时的官宦人家。但到了他这一辈,家世早已寥落。

  湛若水小时候没有表现出什么突出的天赋异禀,倒是因为家庭屡遭变故而显得有些“凝然若愚”。直到他14岁入学,16岁为文,入府学读书,湛若水才开始表现出某些特立独行之举。

  弘治五年(1492年),湛若水中举人,弘治七年(1494年),湛若水往学于江门,拜师于当时大名鼎鼎的陈白沙的门下。他的人生从此开始与众不同。

  拜师江门

  陈白沙,当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湛若水前来拜师时,陈白沙已经是67岁高龄的宗师,扬名中外,桃李满园。

  潜心苦读

  对这个由增江奔来的学子,陈白沙很有好感。详加询问后,便欣然同意收湛若水入门,不过,他要求湛若水排除一切杂念,专心学习。

  为表决心,湛若水烧掉上京会试的“路引”(证件),随之沐浴斋戒三日,才隆重地行拜师大礼随即在小庐冈下,碧玉楼边,独居一室,潜心苦读。

  湛若水在江门学习期间,不是长伏书斋苦读,而是以灵活机动的自学钻研为主。学生们可回家,可游览名山胜景,也可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自然景象、风花雪月、世态人情,以求悟识高深的哲理。

  参悟哲理

  陈白沙很喜欢这个颇有灵气的学生,写了不少诗送与湛若水,希望他能自行参悟其中哲理。在陈白沙循循善诱下,湛若水学业精进,颇有所成。他渐渐参悟到,求知的途径上,主要是“体认天理”四个字。“体认”是研究,认识。但怎样求呢?似乎不够明确。

  在不断思考中,32岁那年,湛若水认识到要增加“随处”两字,“随处体认天理”——他的解释是:“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又说:“吾之所随处体认天理者格物尔,”“格”是观察研究,“物者天理也”……“夫自然者,天之理也,理出于天然,故曰自然也。在勿忘勿助之间,胸中流出,而沛乎宇宙,丝毫无人力……盖自然文章。生于自然之心胸,自然之心胸,生于自然之学术,自然之学术,在于勿忘勿助之间,如日月之照,如云之行,如水之流,如天葩之发,红者自红,白者自白,形者自形,色者自色,孰安排是?孰作为是?是谓自然。”

  为师服丧

  弘治十二年(1499年),风烛残年的陈白沙,自感时日无多,他在《赠江门钓台诗》跋中写道:“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也!今与民泽收管,将有无穷之祝。”古人师生之间,有传衣钵之说,而陈白沙将自己在江门河边钓鱼的石台作为衣钵传给湛若水,不拘一格,也相当风雅。第二年,陈白沙去世,湛若水为老师服丧3年。

  在湛若水的一生中,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对老师从不敢忘,他曾经在自己的老家新塘江畔建钓台,纪念陈白沙,并作讲学、憩息之所。晚间开办书院,每座书院中都供奉老师的画像,据说当年湛若水在白云山上,也有一所书院,书院内还有陈白沙的塑像,可惜今已不存。

  论学京师

  如果说,前往江门拜师之前的湛若水还是个游学执著于功名的少年,那么,从烧掉“路引”的那一刻起,这虚无缥缈的理想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无心仕途

  奉命科考

  继承陈白沙衣钵的湛若水已经38岁了,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无心仕途,可是在封建社会,科举毕竟是人们心目中有无限吸引力光宗耀祖的道路,湛若水的母亲陈氏执著地认为“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所以,湛若水终于还是奉母命北上考试了。

  无心插柳的湛若水,从此展开了他无惊无险、堪称传奇的坦荡仕途。

  因为受当时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湛若水先是留读于南京国子监。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会考,其后,湛若水被封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离开广东,来到都城北京。

  湛若水在翰林院任职十年,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一班文人挚友,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比他年轻六岁的王阳明的交往。当时已经声誉日隆的理学家王阳明在吏部讲学,两个人在京城一见如故,王阳明对别人说,我到北京二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而湛若水也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无论是王阳明还是湛若水,都把与彼此的相遇作为他们人生中的大事,从此两个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友谊。

  

  思想分歧

  感情浓厚

  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时称“王湛之学”,两个人经常在书信中辩论,又同时开办书院讲学,传授各自的哲学思想,双方切磋学术,互有攻守。

  事实上,湛若水和王阳明在思想上的分歧是非常大的,虽然两个人可以分庭抗礼,但关系却从未决裂,感情却日益浓厚,这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并不多见。

湛家大院所处的市头大街现还存有这种中西结合的古旧建筑。

  在此期间,湛若水还有机会畅游燕赵、讲学齐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仰观人文于上国”,浸润和吸收着中原文化的精华,湛若水的学问开始具有博大精深的涵养。

  湛若水还曾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归国时,婉谢安南王厚馈,安南国王赠之以诗,称“白沙之下更何人”。

  游历山林

  正德十年,湛若水的母亲去世了。湛若水得圣谕恩准,给假三年。

  正德十二年,湛若水本应回京复职,但是他继续向朝廷上疏,要求留乡养病,得到朝廷恩准。

  此后,湛若水在广东滞留了七年。这段生活,似乎比在京城显赫官宦生活更符合他人生的本意。除了著书讲学,就是四处游历,日子过得恬淡闲散又快活。在此期间,湛若水先后创办了好几所书院。其中有增城凤凰山的明诚书院,南海西樵山的云谷书院、大科书院。

  正德十二年(1517年),湛若水在西樵山的雷坛峰下烟霞洞前,筑室建书院,迁居其中,这里成了他在这一时期讲学的中心。湛若水还亲自制定了《大科训规》,训规贯穿了他“随处体认天理”的基本思想,也体现了书院的建置、管理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湛若水教学要求十分严格,士子前来求学,先要让其在僧寺斋戒三日,然后才允许听讲。开讲前,学生要静坐片刻,聚精会神,再开始授课。

  重入翰林

  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即位,湛若水再次被起用。湛若水结束归粤7年的山林生活,重新踏上仕途。

  经都御史吴廷举、朱节的推荐,湛若水复补翰林院编修,同修《武宗实录》。任期满之后,升任翰林院侍读。嘉靖三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湛若水这次再度出仕一共16年。这16年里,他始终在南京供职,多次升迁,迭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任南京吏部尚书时,湛若水已经是古稀老人,他三次上疏祈求致仕归田,不但没有获得批准,反而转任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十九年,75岁的湛若水获准以“资政大夫,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衔致仕。至此,他终于结束了平稳畅顺的36载宦海生涯。这在世宗朝是少有的知遇。

  讲学名山

  为官十几载,湛若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倒是利用闲职之便,在著书讲学方面成绩斐然。

  著书讲学 

  他在国子监开讲院与诸生论学,他针对南京奢靡的俗尚,制定颁行丧葬之制,他筑观光观以集聚四方学士,他还在南京周围讲学,金陵新泉书院、江浦新江书院、扬州甘泉行窝、安徽九华山中华馆谷、婺源福山精舍都曾活跃着他的身影。由于求学人数徒增,以致要采用弟子间辗转相授的形式进行讲学。

读岗公园,当年湛若水在此创办书院。

  致仕之后,无官一身轻的湛若水,更是专注于这一事业当中。75岁的湛若水结束宦途生活,从南京出发,沿东南山水一路游览讲学回到广州。回广州后,他在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天关原名铜关,因湛若水曾任吏部尚书,俗称“大官”,故人称天关为“天官里”。

  从此,湛若水专心于教育,到90岁的时候,他每次讲学之前,都让人抬着自己的棺材。 

  天关三皓

  在广州天关书院讲学时,湛若水已经70多岁了,而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比他还年老的人,有一个老人,以77岁高龄好学不倦,因敬仰湛若水的道德文章而拜湛若水为师,湛若水深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尊称他为藤川丈人,并赠送一根用南岳四方竹制作的拐杖给他。

  三年后,湛若水的弟子中又多了两个八旬老翁,一个是82岁的黎养真,一个是81岁的黄慎斋,他们俩也都是年逾古稀的学生,三位老人被称为“天关三皓”。此事在广州学界一时被称为盛事。

  不久,湛若水的天关书院来了一位年龄更大的老者,人们以为是来访的尊长,以礼相待,老人自称姓简,102岁,因慕湛若水之名,前来执弟子之礼。湛若水赶紧出来相见,老人一见湛若水即下拜,湛若水扶起老人,以贵宾之礼待之。

  湛若水对几位布衣老人谦让有加,一时被传为佳话。后来一个画师有感于湛氏师生之间的情谊,就以湛若水和几个年逾古稀的学生切磋学问、师生同乐的情景画了一幅画,此事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段趣闻。

  创办书院 

  

  综观湛若水这一生,创办书院50多所,有学生近4000人,俸余之资,皆以置馆田赡养四方学子。南京、江苏、安徽、湖南、福建等地多所书院受其捐助。

  讲学之迹,亦遍于江南各地,曾7次登南岳衡山设白沙书院会讲。在广州的白云、天关、小禺、上塘等,增城的甘泉、独岗、莲洞、明诚等,龙门的龙潭,西樵的大科、云谷、天阶,罗浮的朱明、青霞、天华,曲江的帽峰,英德的清溪、灵泉都有书院。

湛若水当年倡导建成的新塘,如今的新塘外镇由此得名。

  策划:赵  洁

  撰文:金  叶

  摄影:黎旭阳

上一条: 寻找湛若水

下一条: 南园余韵风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