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寻找湛若水
发布时间:2009-11-02 14:28:03
  挖水塘建铺圩

  湛若水出生于新塘,是新塘孕育了湛若水。与此同时,也是湛若水缔造了新塘。

湛家大院现为菊泉中学。

  在湛若水之前,广州没有新塘,只有沙贝,它是古代珠江口内海的一部分。东江水从江西省寻邬县流出,流经500多公里,受到陈家林群山伸延的岩石阻挡,在此形成了一个大河湾。年深岁久,东江水带下来的河沙和大海洋潮水卷来的贝壳淤积在那里,逐渐成为陆地,故名“沙贝”。

  在南京任尚书期间,湛若水派船调夫,在沙贝东江边的滩涂低洼处挖低填高,垒石筑堰,修成一口新的大水塘;百姓围着水塘聚居,慢慢有了规模。湛若水致仕后,又发动乡人在新水塘周围建铺开圩,人称新塘圩。

  新塘逐渐兴旺起来,商人越来越多。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巡抚苏昌向乾隆禀奏新塘位置之重要时称,“增城县之新塘墟,外通海道,内接崇山,舟车辏幅,户口殷繁,实为水陆扼要之区”。

  培育“增城挂绿”

  500年前,湛若水结束官宦生活,从南京一路畅游回广州老家,他第一个目标是前往福建仙游县。因此地是沙贝村湛氏始祖的老家,功成名就的湛若水觉得自己应该去朝拜一下先人的发祥地。

  朝拜始祖

  在仙游,湛若水对这里的地形地貌极感兴趣。仙游连绵起伏的丘陵,漫山遍野的荔枝、龙眼树,与增城极为相似。湛若水到仙游的时候,乡亲们都拿出最好的荔枝,请尚书公品尝。

  自上京已来,湛若水已近二十年未品尝过荔枝鲜果,更无缘食到如此鲜美甜蜜的佳果。他突发幻想:如带些荔枝回沙贝繁殖,万一种植成功,将来增城人都可吃到好荔枝了。他即时在席上收集了一些好的荔枝核。

  后来,湛若水终于回到沙贝村,他命家人把荔枝核拿到果园里培育,因土壤、气候适宜,八九年间,那些荔枝核繁育的荔枝树成林挂果了,又红又大的甜蜜荔枝,品质比本地原生的更胜一筹。荔枝新种的出现,自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果农们争着繁殖。

  引进佳果

  这种人见人爱的新鲜荔枝当时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些老农说,这是尚书公从枫亭怀核归来种植的,就叫“怀枝”吧!有些文人则认为应叫“尚书怀”。

  又经过十多年的繁殖演变,果树出现变异,结出的荔枝身上多了条绿线,而且肉质比怀枝更爽甜清脆,成为有口皆碑的荔枝珍品,人们以其果形的特点,称为“挂绿”。由此繁衍出“怀枝”、“挂绿”的典故,就这样记入地方文史中,并流传于民间。

  莲洞书院

  莲洞书院遗址在增城南部最高的南香山上,海拔近400米。莲洞书院早已不见,两道山梁中间的莲花石座却还在。两条长流不息的泉水绕石而来,汇成一脉甘泉,往山下飞流而去。莲花石座上有个莲花洞,莲花洞东壁,有一面十米高六米宽的石崖,当年湛甘泉手书“湛子洞”三个大字依旧十分清晰。

  除了这三个大字,莲洞书院旧址之上,还可见到一块刻有湛若水手书的“海阔天空”石头。

  虽然山路高险,地势陡峻,莲洞书院当年却是声名远扬。传说中,当年湛若水在此开馆授徒,一共有九个学子,最后却出了十个状元——多出的那一个是烧火做饭的,湛若水的循循善诱可见一斑。

  湛若水的新塘足迹

  在现在的人看来,新塘是一个“黄金走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意人。做生意的新塘人是务实的,他们可能更善于聊“生意经”。可是聊起新塘的来历,他们也并不陌生。湛若水的鼎鼎大名,每个新塘人都引以为自豪。

  湛若水是谁?不用引经据典,新塘人会用他们最朴实的语言来描述这位他们心目中的一代大儒:“湛若水是我们新塘人,明朝时候做大官,相当于今天国防部、外交部、组织部部长职务于一身的厉害人物……”三言两语就把湛若水几十载在礼、吏、兵部为官的复杂经历给概括清楚了。

  少小离家,两鬓斑白才荣归故里。活了95岁的湛若水,他这一生真正在家乡生活的日子并不是很长,可是,他的足迹和影响力,至今仍存在于新塘的角角落落,活在新塘人的心里……

  增城市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湛汝松是我们此行的向导。他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主题是湛若水,他把自己能够了解到的关于湛若水的点点滴滴都放在那里,吸引了祖国各地的湛氏后人前来一窥祖辈的历史。

  “其实很多人都搞错了,他们以为我是湛若水的嫡系子孙。实际上,我和湛若水并不是一支,确切地说,我的先祖是湛若水的叔叔。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可是这并不妨碍他追根溯源的热情。

  读岗书院

  读岗书院相传是湛若水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它的遗址位于今天新塘的读岗公园里。我们眼前的读岗公园,当年古旧的建筑已经丝毫不见踪影。而事实上,没有人知道当年的读岗书院究竟是什么样子。

  湛汝松记得第一次看到读岗书院时,这里已经是公园了。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学生。读岗书院只剩一个小小的山岗,山岗下边有几截断壁残垣。入口处,有一个破旧不堪的砖门楼,剥落的牌匾上,依稀可见“读岗公园”几个大字。公园内是遍地红黄黛紫的野花,山岗上有一棵树叶葱绿的古榕。

  湛汝松听老人家讲,读岗书院又叫“元明石室”,本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建的“读岗书院”遗址。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一位驻军营长牵头集资,在那里修了亭院廊阁,植了花草树木,然后围墙一圈,冠名“读岗公园”。

  菊泉中学

  往菊泉中学,要经过一条蜿蜒狭长的小巷,小巷的尽头是一弯开阔的水塘,水塘的对面就是我们寻访的目的地。

湛家大院现为菊泉中学。

  “菊泉”二字,取的是两个人的名字,“泉”即湛若水——湛甘泉,而“菊”则是南宋诗人崔菊坡。他们都是新塘人。

  菊泉中学是“尚书府”的遗址。走进校园,昔日尚书府的风采已经无从寻觅。一排供人憩坐的红沙石柱顶和一些饱受风雨侵蚀的台阶石级,默默地记录着尚书府的历史。

  湛汝松说,湛若水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在尚书府读初中的。尚书府规模不大,却极具明代建筑风格。府前有个约50厘米的高台基,台基上有个由12根柱支撑起来的牌坊。牌坊工艺精致。府内有两进,阴阳合掌的湛尚书塑像置在后进的神龛中。

  甘泉洞

  新塘在明清时曾经被称为“甘泉都”,甘泉都西洲村松径之北有个甘泉洞。相传,湛若水的母亲就是因为到甘泉洞祈祷才诞下湛若水的。幼年的若水,经常以洞之甘泉解渴,自幼聪颖过人。后来,湛若水便以甘泉为号,以作纪念。

  湛若水成名后,在甘泉洞附近修了书院,取名“甘泉书院”。后来,书院湮弃,人们在甘泉洞附近建了一个精巧别致的小亭,名曰“鹤泉亭”。

  湛汝松说,上世纪60年代初,他曾在西洲村当教师。当时的鹤泉亭已残旧不堪,但亭边甘泉洞依旧,淙淙泉水清冽甘甜。如今的甘泉洞遗址,甘泉洞早已因采石而被毁,我们已看不到甘泉洞和甘泉书院的一点遗迹。

  古墓

  新塘当地有一个传说:湛若水当年死后,为不被盗墓,其家人修了7座坟茔。出殡那一天,“棺木由四门分七路抬出,不知何为真墓,何为衣冠冢”。

湛若水墓前被盗去了头的石头人。

  湛汝松说,其实这也完全是误传。事实上,湛若水的墓只有一个,就位于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麓。

  寻找湛若水的古墓并不顺利,我们几度寻觅才找到一条隐藏着的小路。茂盛生长的野草把它覆盖得严严实实。沿着荒僻的小路蜿蜒上山,在树林和荒草丛中穿行近20分钟后,终于找到掩藏于凄凄芳草间的大型古墓。

 湛若水墓。

  古墓依山而建,随山势由上而下分成四级,形如交椅,从第一级的坟头而下至第四级的池座总长约20多米。仔细辨认,墓壁上还可见“山斗八座真儒千载”等篆刻墓铭,墓堂前的庑殿早已毁弃,只剩下满地的残柱碎砖和瓦砾。

  湛若水的墓前还有着长长的墓道,墓道的两旁,矗立着一对石头做的文武官人。一个石人的头掉了,只有敦厚的身躯还稳稳地站在那里,虽经风雨侵蚀,但威武端庄的风采依然。茂密的丛林里光线晦暗,只有一线灿烂的阳光从它的背后射过来,让它具有了一种奇幻的色彩。

  江门钓台

  湛若水29岁到江门拜陈白沙为师。陈白沙临终时,将其传经讲学的江门钓台作为衣钵传与湛若水。“江门钓台”从此成了湛若水继承陈白沙思想的象征。

湛汝松是当地对湛若水最有研究的人。

  湛若水出仕后与王阳明日夕相争论学,名动京师,形成了明代王、湛两大“心学”学派,打破儒理学僵化、禁锢思想的局面。后来,他回乡在新塘东江岸边建了个钓鱼台,并冠名“江门钓台”,作为传播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场所。

  如今的东江岸边,不但看不见钓台的一点痕迹,甚至连钓台的具体位置也弄不清。钓台已成为历史。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看到流经钓台前的东江水,拌和着甘泉先生的哲学甘泉,依旧由东往西,长流不息地奔向远方。

    撰  文 金  叶

  摄  影 黎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