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仲恺”往事
发布时间:2009-12-09 10:04:11
    在广州,有四条以名人命名的路:中山路、执信路、永福路,还有就是仲恺路。

  在仲恺路上,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这间广东省属高等学府,它的名字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这是一所光荣的学校。它的前身是仲恺农工学校,诞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堪称黄埔军校的“姊妹学校”。

  它没有黄埔军校那样举世闻名,却有比黄埔军校更命运多舛的经历。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在内忧外患中艰难成长,更是曾经远赴南海西樵山、中山南屏乡、乐昌桂花村、罗定松朗乡甚至是澳门寻找夹缝中的一线生机。

廖仲恺先生。

  无论时世如何变迁,它还是无惧无畏地成长壮大着。因为在它的身上,凝聚着廖仲恺的梦想,何香凝的执著,以及一代代“仲恺人”不懈的努力……

  谨以此文纪念何香凝诞辰130周年。

  开创记

  前传:廖仲恺遇刺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成为轰动一时的“廖案”。

  廖仲恺,1877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华侨家庭,广东籍人。从1913年孙中山流亡日本开始,廖仲恺一直是孙中山身边最忠实得力的干将。1924年,孙中山决定联俄联共并改组国民党,党内多数元老不赞成,廖仲恺却积极拥护并为之牵线搭桥,成为首次国共合作的第一功臣。国民党改组后,廖仲恺身兼中央工人部长和农民部长,一直致力于支持工农运动。

  1925年春,孙中山逝世,广州中央党部内部三派分野。形成胡汉民为首的右派、蒋介石为代表的中派和廖仲恺为首的左派。

  右派打击的目标,指向了被他们称为“共产党工具”的廖仲恺。

  1925年夏天,广州政坛风浪迭起。廖仲恺支持武力平息军阀刘震寰、杨西闵叛乱,并担任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的顾问,暗杀的传言在市面出现。

  8月20日早晨,廖仲恺在越秀南路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遇刺。

  何香凝创仲恺学校

  廖仲恺逝世后,他的妻子何香凝与詹似菊、邓青阳、郭维白等8人,提议于广州中山路旁拨空地建筑仲恺纪念公园,内设农工学校。“以彰忠烈事……并拟设立农工学校,以符其生平发展农工之宏愿……”

  这最初的决定并未实现,因为国库空虚,并且国民军开始第二次东征,北伐也在筹备之中,导致经费紧缺,仲恺纪念公园的议案眼看就要落空。香凝决意要完成这一理想:她奔波于国民政府与广东省政府之间,据理力争。由于她的积极争取,1926年春,国民政府指拨广州市河南石涌口一带共250余亩土地为仲恺农工学校校园及试验农场用地。

校园内的廖仲恺像。

  当时,珠江还没有建海珠桥,交通不便,此地较为荒凉。它的东面是石涌口沙地,建有鳞次栉比的贫民木屋葵寮;南边一直到郭村、基立村一带都是低洼的潮田,西边的广东士敏土厂,是原来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北面则是奔腾不息的珠江。

  学校成立自己的校董会,著名教育家许崇清被聘为校董会主席,校董有何香凝、蒋介石、宋子文、孙科、金曾澄、范其务等。何香凝为首任校长。

 

  校园轶事

  广聘名师

  当时国民政府财政税收甚微,对创建仲恺农工学校,只拨款2万元大洋做开办费。何香凝倡议募捐,由于廖仲恺当时的声望以及办学扶助农工宗旨深得人心,募捐很有成效。

  何香凝聘请广州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学生宿舍、课室、理化实验室、蚕室、制丝工厂、学校办事处等等。和为数并不多的建筑物相比,仲恺农工学校大部分土地上,分布着桑园、果园、鱼塘、稻田试验农场,一派郊野风光。

  学校所聘请的教师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国内外学者。何香凝早期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结识了一批留学日本的专家学者,她通过各种办法将他们聘请到仲恺农工学校来任教。国内的一些学者名流,如蚕桑专家、农艺家杨邦杰、麦应端、朝鲜籍蚕桑专家桂应祥……他们都自愿放弃了原来的高薪职位,先后到仲恺农工学校任教。

廖仲恺何香凝雕像。

  遵照何香凝的办学宗旨,仲恺农工学校的大门,向农工子弟敞开。入学条件及入学后的待遇,对有志向的农工子弟十分有利。

  1927年3月26日,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来自广东各地农村98名农家子弟,沐浴着春的希望,走进仲恺农工学校崭新的校园。

  最后的“四合院”

  草创伊始,仲恺农工学校因陋就简,但是经费问题还是不能回避地提上了日程。1929年秋,何香凝辞去官职、携带自己的美术作品,远渡南洋各国,为仲恺农工学校卖画募款。 

  抵达新加坡后,在著名侨领胡文虎、陈嘉庚及华侨各界人士热心支持下,书画展顺利进行,筹到银元10万多元汇回仲恺农工学校,扩建第二期校舍。其中有一个四合院,取名为“乐干楼”。当时该校筹备委员之一、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林森为此楼题匾。

  乐干楼四合院位于仲恺农工学校西区,1931年建成,建筑面积1197.6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高约10米。长方形,原有南大门,四周走廊连通、两层共35个房间,红砖灰瓦,五支砖柱用进口“红毛坭”砌合,木阁楼板铺花地砖。 

原名乐干楼的四合院建于1930年。

  这个四合院落成之后,其内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以及蚕种改良实验室。部分库容对外开放,方便珠江三角洲蚕农寄存蚕种。同时,聘请朝鲜籍蚕种专家桂应祥(后曾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为高级技师,开展蚕种改良研究工作,从大量的外来蚕种与本地蚕种的杂交中,筛选最佳的组合,育成茧厚优质、抗逆性强的“仲恺蚕种”系列良种,在南海、顺德等蚕区广泛推广,深受蚕农欢迎,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养蚕业的当家种,为振兴我国当时的主要经济支柱蚕丝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四合院内的冷库建成后,廖仲恺牺牲时的血衣也被存放于此。 

  辗转办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作为华南第一经济大都会和军事重镇的广州,成为日寇争夺的重点。这一年的8月18日,广州的上空第一次发出了空袭警报,虽然日军的飞机还未出现,但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战争已经不再遥远。

  仲恺学校附近的海珠桥,成为日机的轰炸目标,构成对师生安全的重大威胁。

  1937年秋,仲恺学校搬迁至广东南海县西樵山下的官山圩。

  陈启中恰好是在这一年来到仲恺学校就读。17岁的他,本来是广州一中的学生,抗战期间,一中停办,他突然失学了。在仲恺学校任职的父亲就对他说,“来仲恺学校读书吧。”

  父亲是早年留学日本的海归,毕业于大名鼎鼎的早稻田大学。当年,在仲恺学校有很多这样的精英任职。可是陈启中的运气不好,他赶上了“乱世”,刚入学学校就搬到了西樵山。

  陈启中说,实际上,在仲恺农业学校学习的那几年,他更多的精力实际上投入到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抗日活动当中。当时,仲恺学校和相继搬迁至西樵山的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广州执信女子中学联合成立了抗日救亡团体,叫南海县民众抗敌后援会特种宣传工作团。陈启中是骨干成员,他和他的同学们,一方面要坚持听十几门课,参加养蚕、制丝、农艺方面的实习和实验,一方面要坚持抗日救亡宣传。几乎每个周末,他们都在官山圩以云瀛书院为固定剧场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春风化雨》。有的时候,他们还要扛着布幕、背着道具、提着汽灯,步行几十公里到附近的乡镇去演出,他们把这个行动叫“轻骑队下乡”。

  1937年的12月26日,文化名人郭沫若特意来到官山,为青年学生鼓劲。那一天,云瀛书院被挤得水泄不通,仲恺学校等三间学校的学生上千人聚集在一起,听郭沫若题为《抗战必胜》的演说。讲演之后,“特宣团”演出了抗日多幕剧《回春之曲》。郭沫若观看演出之后,到后台为仲恺学校的学生题词:“革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革命”。

  此时,位于珠江边的仲恺学校本部,却迎来一场浩劫:1938年10月12日,日军第18师团、第104师团和及川先遣支队分三路在大亚湾登陆后长驱直入,在一百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直指广州。

  广州即将陷落,市民纷纷逃亡,原留守仲恺学校广州校园的员工也立即疏散。他们把原来经过多年搜集到的几百个广东家蚕原种和育成的“仲恺蚕种”系列品种,以及何香凝校长保存在冷藏库的廖仲恺牺牲时候的血衣一起搬出来,连同贵重仪器设备打包装箱,随学校技师桂应祥一起,经越南河内运往云南。在兵荒马乱的途中,这些珍贵的物资遗失了。

  10月21日,广州沦陷。曾经风景如画的仲恺校园,校舍被日本军占为营房。由何香凝卖画创建并苦心经营十余年的仲恺校园被日本军恣意破坏。抗战8年里,仲恺学校不断辗转于中山县南屏乡、乐昌县桂花村,甚至曾经远赴澳门办学。

  当时,广州已经建立了伪政权。以汪精卫的妻子陈壁君为首的一些人不断诱使仲恺学校回广州复办。据说,曾经有人到香港游说何香凝:“您总不能让仲恺学校到处漂泊吧?”何香凝怒斥:“是谁让仲恺学校流离颠沛?是谁让千千万万同胞到处流浪?是日本鬼子!他们一天不离开广州,仲恺学校就誓不回家。”

  珠江边的满目疮痍的校园,仍然在默默守候,等待着有一天,它的学子从远方归来。

  “仲恺”记忆

  遇见何香凝

  余德富从台山来到仲恺学校读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时他并不知道廖仲恺是何许人也,更加不知道他和这所学校有着怎样深厚的关联。

  1962年,20岁的余德富在学校图书馆随意翻看《人民日报》,那天的报纸上有何香凝的一篇文章,叫《我的回忆》,在这篇文章里,何香凝提到了仲恺农工学校。余德富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就读的学校有如此光荣的历史,却很少为人所知。

  也是在那一年,余德富见到了何香凝。

  那是3月26日,仲恺农业学校校庆。老师告诉余德富和他的同学们:何校长会在这一天莅临母校。一大早,几百号学生已经在校门前列队了。没过多久,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在学校门前停下来。站在人群中的余德富,看到小车里坐着一位老妇人,头发花白。她把身子微微探出车窗,认真地凝望着学校的校门……很快,小车开走了,何香凝并没下车。

  “后来我才明白,何校长就是来看看校门口的牌子里‘仲恺’两字是不是还在。这所学校是纪念廖仲恺先生的。无论校名怎么变化更改,学校的名字都不能少了‘仲恺’两个字。这对她非常重要。”

  遥想当年艰难岁月

  工作之后,他开始有意识地研究校史。才发现原来一间仲恺学校,见证了中国近代史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学校,他首先建议将廖仲恺先生纪念碑从一个角落移到了学校的显著位置,1982年,在他的努力下,经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学校又建起了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余德富说,当时馆址选择有三个方案:一是廖仲恺何香凝结婚后在广州住过的房子——“双清楼”;二是廖仲恺遇难的地方——原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三是何香凝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最后,位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的第三个方案被选中。

  纪念馆建成后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办事处只有10米的“乐干楼”四合院则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两栋靠得很近的建筑风格一致,建筑年代相近,都是仲恺农工学校遗留下来的仅存的建筑。乐干楼四合院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浩劫,一是8年抗日战争时期,一是10年“文革”时期。然而,“乐干楼”又算是幸运的,因为它毕竟是当年仲恺农工学校所剩无几的建筑物之中的一座。政府现已拨款,维修工作即将启动。

由黄埔军校师生捐建的仲恺农工学校主楼。

  在老一代“仲恺人”的回忆中,仲恺农工学校是周围的居民散步的首选场所,走进位于珠江边的校门,就如同进入城市中心的“郊野”。大大小小的鱼塘,一排排红色砖墙房子在绿树深处掩映,它们的屋顶是岭南建筑特有的硬山式屋顶,中西合璧。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由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近年来,学校农、工学科优势突出,农、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广东,面向基层,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那是艰苦的岁月,也是生机勃勃的光辉岁月。

   策  划:赵  洁

  撰  文:金  叶

  摄  影:黎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