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朱光
发布时间:2008-01-04 12:58:00


朱光(1906~1969)

    朱光,原名朱光琛,曾用名朱曼生、朱愈之。广西省博白县人,7岁丧母,11岁丧父,靠亲友扶持过活。初时随堂兄读了几年古书,后人开国私立小学就读。自幼喜爱书画,能两手同时执笔写字,曾受业于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民国14年1925)考入博白县立初级中学,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崇拜革命导师列宁,把自己绘制的列宁画像贴于床头,研读其著作,后因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而被开除出校。1926年秋转学玉林省立第二中学,又得到该校校长、著名共产党人朱锡昂的熏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广州考入国民大学,担任共青团广州市委委员,同年12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曾率青少年10余人会同工人赤卫队冲进警察局,缴了敌人的枪,并以警察局作为少年先锋队的指挥部,坚持战斗达两天。起义失败后,经香港回广西,被指定为团广西省委的负责人。1928年夏,受组织派遣往上海向党中央请示工作,被留在上海从事秘密斗争。尔后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组织,曾因呼喊反帝口号、散发革命传单而两次被捕。1931年春经组织营救保释,出狱后转为中共党员。后复去上海,任中共淞浦特委秘书长。不久,又转到“大道剧社”(后改名为蓝衣剧社)工作,开展募捐演出,慰问“一·二八”淞沪抗战前线的抗日将士,后进入苏区,到红四方面军司令部,担任政治部秘书长。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和家长式领导作风,被定为“罗章龙右派分子”,受到迫害井被开除党籍,被当作“囚犯”参加长征。白天,戴着手铐开着脚镣行军,晚上戴着脚镣,开着手铐刻写腊板,书写标语,绘制军事地图。直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宁夏同心城会师后,才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派傅钟在大会上宣布撤销处分,恢复党籍。
    1937年初,朱光到达延安,从事戏剧演出工作,所演《血祭上海》一剧,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赞扬,被指派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秘书长。他与廖承志被誉为“红军剧社两演员”。1938年5月,朱光调任马列学院秘书长,井与余修结婚,同年11月,调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兼第一八集团军总部秘书长。1940年春,朱光离开第十八集团军总部,调到一二九师任政治部宣传部长。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下,朱光组织制定了《政治指导员工作暂行条例》、《连队支部工作暂行条例》、《救亡室工作暂行条例》等,对加强一二九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部队政治素质起了积极作用。1943年调到冀南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兼冀南区常委宣传部长。1944年,新冀鲁豫军区成立,朱光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
    日本投降后,朱光调往东北工作,先后任嫩江军区副政委、北平军调部第三十六执行小组中共代表、中共齐齐哈尔市委书记、中共东北局城市工作部秘书长、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等职。    1949年8月,由叶剑英提名经中央同意,调派朱光南下,参加接管广州。途经北平时,向毛泽东、朱德等辞行,毛泽东赠送朱光一幅题词:“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团结一起,将南方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朱德也书写了一帧《赠友人》诗相赠。当离开东北时,他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在一首《赠友人》诗中写道:“四载风云塞外行,艰难跋涉愧无成。如今身是南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1949年10月14日,广州宣告解放,朱光率领南下干部随即进入广州,任市军管会委员、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副市长。同年12月,任中共广州市委代理书记到1952年10月,实际上主管广州市的党政工作。1954年10月起到1960年10月止,朱光担任广州市市长,前后主政广州市达11年之久,政绩卓著。
    朱光在广州市任职期间,具体领导了接管城市,建立起中共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开展一系列工作:肃清匪特,收缴枪枝,收容伤残蒋军,维护社会治安;依靠工人阶级恢复生产,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支前任务;整顿金融,扫荡“地下钱庄”和“剃刀门楣”等投机活动,稳定市场物价,赈济失业工人,安定民生;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禁烟、禁赌、禁娼,建立新的社会风尚。
    接着,为改造城市面貌,他提出“绿化长堤,美化广州”的著名口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要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更加完备的工业生产城市,同时,又是一个美丽、整洁、安静的花园城市”的蓝图。他积极贯彻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实现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手工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利用极为有限的建设投资,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工业企业,发展轻纺工业,增强了经济实力。在市政建设和文教卫生建设方面也办了许多实事:把被国民党炸毁的海珠桥修复;采取以工代赈、义务劳动的办法,挖建了越秀山体育场;在珠江河畔的长堤一带和马路两旁及附近的荒山秃岭上植树种花,在东北郊方圆28平方公里的白云山种了大量的松树和果树,建设风景点: 在遭日机炸毁的西堤灾区,重建起南方大厦和文化公园。此外,1958年动员全市干部和群众奋战一年,义务劳动建成了麓湖、流花湖、荔湾湖、东山湖四大人工湖,既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遇暴雨或潮汐而受水淹的问题,又美化了广州环境,消除了蚊蝇孽生基地。还兴建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三元里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等纪念场馆和广州动物园等公共游乐园地。兴建了华侨新村,并着手为6万多漂泊在珠江上的水上居民兴建住宅区,帮助他们逐步移居岸上。1957年兴建了广州体育馆。1958年创办广州医学院并兼
院长,后来又创办了广州师专,从而结束了广州市没有自己的高等院校的历史。朱光关心知识分子,重视发展向有“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请居住在香港的著名粤剧演员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等返穗,重振广州剧坛,繁荣广州文艺事业。与此同时,还建起包括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一批医疗机构和网点,改善城市医疗卫生条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朱光是一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人。他既喜欢吟诗作画,更喜欢收藏名人诗画及古董。从他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开始,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用于购买历史文物。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却被康生之流利用职权以“借”为名,搜刮殆尽。他很重视保护国家的历史文物,到广州后看到广州市博物馆的五层楼珍贵文物大量流失,感到很痛心,便由市政府拨款重建广州博物馆。广州解放初期,他到佛山恢复石湾窑的生产。后来石湾窑归省领导,他又聘请了部分艺人在广州河南创设一个小窑,专门烧制石湾窑的器皿,创造一些符合潮流的新产品,使石湾窑工艺不仅能保存下来,而且还得以发展。朱光爱画梅花,更擅长于诗词。1959年10月,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广州解放十周年纪念之际,他豪情满怀,诗兴勃发,写下了组歌《珠江之歌》、《广州好》50首,借以赞美南国风光,讴歌建国后广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景况。他的诗作受到董必武、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称赞,誉为“绝妙清词五十章”。
    1960年10月,朱光调到国务院对外文委担任副主任。1965年12月,又调往安徽省工作,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兼副省长,主管科技战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尽磨难,于1969年3月9日含冤辞世。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1978年9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在合肥为朱光举行追悼会。1978年9月29日,朱光的骨灰移来广州银河公墓安放。有《广州好》、《珠江之歌》等200多首诗词和《朱光文集》传世。

上一条: 周秀珠

下一条: 朱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