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再说北京路中轴线———破译广州文化密码(四)
发布时间:2009-05-08 14:15:17
  专题·纪实

   □叶曙明

   考古发现表明,广州离市中心最近的古墓,西边在人民公园有晋南朝墓,东边在烈士陵园有西汉墓。而在这两地之间,即北京路一带,并没有发现任何古墓。墓葬一般都在城郭附野,谁会在城市中心兴建墓茔?虽然人民公园是广州公认的古老中轴线段,但仍有南朝古墓的存在,可见那时这里已属城郊了。而在北京路,人们迄今只发现古代层层叠叠的马路,层层叠叠的繁华。可见北京路是古广州的中心轴线。

   从传统风水的角度说,中轴线纵横交汇之处,是全城的“正穴”,行政中心宜建在这个位置。所以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署设在北京路北端,因为它是中轴线上的“正穴”位。早期的布政使主管一省政务,后来改成主管民、财二政,俗称“藩司”。在布政司西侧是知府署(也是唐代的飨军堂,宋代的经略司西园、元代的广州路总管府和清代的广州府衙);它的东侧是南汉时代的皇宫所在,也是元代的广东行中书省。栋宇连云的官衙建筑,与北京路呈丁字形,东西一字排开。

   中国传统的重要官署建筑,大多建在丁字路口上。布政使司署建在现北京路与中山五路的丁字路口(中山五路至省财厅一段北京路是后来才开通的),原番禺县衙也建在现德政中路与中山四路的丁字路口上。官署建在丁字路口,首先是为了展示威仪,大门正对着的大街,俗称“天街”,通常连接着城门或码头,是官署之路。北京路南端是天字码头,是官家专用码头,南来北往的官员,经水路抵达广州,都从这个码头上下船,从双门底进入广州城,至今仍留下一条“接官亭”的巷子。其次,丁字路是出于防御进攻的需要,当敌人沿“天街”攻击官署时,前无去路,而守军则可以从两侧夹击敌人。

   当年朱元璋一统天下,自京师到郡县,都设立卫所(驻防军队单位),屯丁戍守。广州的左右卫,一个在今天的广卫路附近,一个在越华路小东营附近,正好从两翼拱卫着这条北京路中轴线。明代吉祥路南段名卫边街,意思就是在卫所的旁边,一旦布政使司署和其他官署受到攻击,他们可以马上出动,从仓边路、吉祥路包抄过来。

   古人称中轴线东面为之“日角”,西边为之“月角”,日角宜发展内贸市场,月角宜发展外贸市场。汉、唐时代的长安城就是这样规划的。我们再看看宋代这条北京路中轴线吧,东边有个东澳码头,在今大塘街以南清水濠处,是主要的盐运码头(盐是最重要的内贸商品之一),西边有个西澳码头,在今海珠中路与大德路交界处,是主要的外贸码头,航线可以通到印度洋、波斯湾。这完全符合古人对中轴线规划布局的要求。

   中轴线从藩司往南延伸。北京路分为几段,中山五路至西湖路一段叫双门大街(又叫布政司前街,明代叫承宣街),西湖路口耸立着著名的拱北楼,始建于唐代,后来在历代战乱中,毁了又建,建了又毁。古书记载,拱北楼筑基广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二丈二尺,虚其东西二间为双门,而楼其上者七间,是广州的一个重要地标,北京路也因此而有了“双门底”的俗名。

   清初平南、靖南“两王入粤”,攻陷广州后,面临一个难题,谁才是广州的新主人?为了不伤和气,干脆平分秋色,把广州一分为二,城东归靖藩,城西归平藩。而他们分割广州的中间线,就是北京路,甚至连拱北楼的双门,也一人守一个,靖藩守东谯楼,平藩守西谯楼,各有各的地盘,井水不犯河水。

   坊间还传说,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后,在广州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有人建议他继续沿着北京路中轴线发展,说这是一条风水线。孙中山觉得这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执意要开辟新的中轴线,以示与封建传统决裂。谋士们还是劝说他,你即使要开新中轴线,也不能离北京路太远,于是就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所谓广州传统中轴线,离北京路向西偏移了数百米,但还是离北京路不远。后来孙中山没有坐稳大总统的位子,有人说就是这条中轴线西移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