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唔使做,有得食”—城中村里,失去土地的农民轻松当起包租公
发布时间:2009-02-04 14:24:22

  石牌村淹没在一片水泥森林里。本报记者姬东摄
  石牌村淹没在一片水泥森林里。本报记者姬东摄
 
  三元里,新楼旧屋“握手”相望。(资料图片)
  三元里,新楼旧屋“握手”相望。(资料图片)
 
 
 

  人物·房东

  趿着拖鞋,77岁的“包租公”老董踱到龙胜楼石牌村老人活动中心。

  这里是石牌村“包租公”们打麻将消磨时光的地方。“包租公的日子就是:唔使做,有得食。”老董说。

  农民老董18岁读完小学,1995年前不知道手表为何物,因为每天全家只要看天吃饭,“天黑就收工。”每天天微亮,老董就起身割菜,骑上三轮车将满车菜心送到菜站或到杨箕卖,然后返回石牌村下田。

  村里允许“自种自卖”后,每户差不多从生产队分得约两亩地种田,条件是每年向菜站交300斤菜,“如果失收,便要向别人买菜,很大压力。”老董说,很多村民找医生证明自己有病,请生产队不要分田。

  辛苦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城中村出现,许多村民当上“包租公”之后。“看着邻居靠收租过日子,很多人借钱都要盖房。”

  石牌村最早的出租屋,老董印象中出现在1984年,“租房的都是外地人,来办小厂,一租两层大概300元。”村里突然来了许多讲各种方言的陌生人,一句普通话也不会的老董靠写字条跟租客讲价。

  10年后,来办厂的老板们大部分走了,石牌村租客变成了各种进城打工的工人和从事科技行业的清贫创业者。

  1995年,石牌村土地征收前后,村民利用自留地和补偿款大建握手楼。1997年5月,石牌村撤村改制,三骏企业集团取代了原村委会,以企业的形式管理原石牌村集体经济,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开发了5个电脑城,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石牌村”的中国IT集散地格局。

  1997年开始,村里无田可耕,老董的侄子小董家中一栋五层楼便已全出租给外地人,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个单房能到500元。”。

  生活却很清闲,“每天起早不知道去哪里,无所事事,我们又无文化、无技术。”小董多次找工,均告失败。

  29岁那年,小董索性也当上全职包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