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成吨“剥皮牛”养大两千金—首批个体户谢仲馀称,万元户是逼出来的
发布时间:2008-12-22 12:31:31

  改革开放初期,谢仲馀丢掉铁饭碗,开始在自家工场简陋的办公桌前拼命。  照片为受访者提供
  改革开放初期,谢仲馀丢掉铁饭碗,开始在自家工场简陋的办公桌前拼命。  照片为受访者提供

  改革开放前,我是广州机电系统的一名高级技师。每个月工资83.11元,几乎是普通百姓的两倍,让人羡慕。可是,由于妻子是知青,没有广州市户口,仅靠我的一份收入及粮食票证,却要撑起包括两个女儿在内的一家四口。

   你晓得吃什么都吃不饱的滋味吗?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因为缺“油水”,满大街都是“老细”:看上去人又老,个子又小。我两个女儿渐渐长大,一家四口每个月仅30斤米粮、半斤猪肉,越来越不够吃,我只好穿街过巷去找“又平又靓”的替代品。

   广州人怕咸水鱼湿毒,又觉得牛骨难搞,大多不愿吃,因此在市场上无需票证就能买到。“剥皮牛”只卖0.17元/斤,牛骨头每斤1角钱。多年来我们所吃的“剥皮牛”和牛骨头,分量足以用吨计算。这两种食物,养活了我们一家。

   我学机械,懂得运用杠杆原理来压碎牛骨。把碎牛骨放进压力锅里,煮两小时,骨汤表面会浮起一层厚厚的牛油。把牛油收集起来做菜,又香又有营养。而牛骨汤的味道,同样是“冇得弹”,天冷喝了能暖身子。熬烂了的牛骨也不能浪费,啃掉骨间残留牛肉碎,吮吸“最精华”的牛骨髓……

   上世纪70年代末,市面上出现了无需粮票肉票的高价大米和猪肉,却贵得惊人。18元/斤的猪肉,3元/斤的大米,想吃但没钱。为了多赚钱,我便趁工余时间,偷偷替农户干活赚外快。这种类似“炒更”的行为,被斥作“唯生产力论”,在当时是受到严格打击控制的。

   1978年改革开放,整个世界从此不一样了。1981年,我扔掉了机电系统的“铁饭碗”,毅然跳出来自己干。

   次年开办了金象五金机械工场,成为广州首批个体户之一,破天荒提供上门修理服务。我每天拼命干活,经常连续16小时不休息,虽然累个半死,内心却是非常兴奋的。就在这一年,我当上了万元户。

   口述人:谢仲馀广州市金象工业生产公司董事长。1981年领取个体户执照,次年开办金象五金机械工场,成为广州首批个体户。

   专题统筹:刘丽君 许黎娜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晓瑛 许黎娜 漫画/张建辉

   本专题采写鸣谢广州博物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