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大变局 卷十八·广州汽车]三雄逐鹿广州极速汽车传奇
发布时间:2010-01-22 14:41:52

“我有一个梦想,广州汽车能做到1000个亿的规模。”

  回想1999年1月4日,当广州的“汽车市长”张广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曾让人感到这个梦想何其遥远。然而时间却是那么的神奇,弹指一挥间,8年的光景已将昔日的梦境变为现实。2007年的最后一天,广汽集团实现当年生产汽车50万辆,年销售额1000亿元的目标。猛回头,我们才发现,广州已经拥有了多个汽车工业园区,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轿车产区之一;广州车展已与北京、上海车展并称中国三大车展,产销两旺羡煞同行。

  起步,是艰难的;历程中的每一步都充满故事,值得我们细数和品味。当时间已悄然转入2008年的秋天,明天、我们的未来、我们这座城市的梦想又将是什么呢?答案是:期待2012年吧,我们一同见证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的那天吧。

  恍如烟花 广州标致盛极而衰

  老广州都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有个“广标”,它曾经是这座城市的辉煌,但最后却成为全国著名的“广州之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说:“广州标致也曾有过辉煌。”

  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的陈祖涛回忆说:“1985年初,当时的广州市市长叶选平来北京找我,要求我批给广州一个汽车(皮卡)项目。经过反复斟酌我终于答应了。”随后,国家批准了广州汽车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等五家股东建立合营企业,生产法标公司的504型卡车。7天后广州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标志着广州标致汽车项目第一期工程的合作成功。

  1985年到1992年被誉为广州标致汽车的黄金7年。当时全国的轿车生产数量非常少,需求市场却异常大,因此广标的投产,尤其是505轿车的问世轰动全国,供不应求,有的单位一订就是两三百辆车。在最紧俏的时候,要买一辆广标轿车排队都要等半年以上。

  但好景不长,1993年之后的广州标致形势急转直下。原广州市汽车办副主任胡象生在其《跨越崎岖》一书中总结了广标失败的几个主要原因:投资不足;车型落后;质量问题多;配件贵;售后服务跟不上等。再加上适逢遇上1997年7月国务院“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出台,广标终于被震垮了。

  广标垮了。但它的存在却为广州确定了全国“三大三小”汽车生产定点的“户口”,也为广州培养了一批成熟的现代轿车工业人才。

  化茧成蝶 广州本田创造奇迹

  保护广州的“汽车户口”

  广标垮了,留给广州的却是锥心之痛——29.6个亿的债务和国人的质疑:“广州人能搞汽车吗?”还有严重的后遗症——广州在全国汽车工业中“三大三小”的户口还保得住吗?保,一定要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专题视察后指示:“找一名副市长,吃饱饭专门抓汽车。”这一句话催生了日后闻名全国的广州“汽车市长”。1996年12月经省里决定,张广宁临危受命。

  据老同志回忆,上班第二天,张广宁就到北京路新华书店买了600多元的书籍,恶补汽车知识。随后的700多个昼夜晨昏他都扑在了广州的汽车业上。从1997年初,他就不断上北京找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汇报、反映广州发展汽车工业的情况和决心,努力争取国家支持。这一年下来,他总共跑了21次北京,有时一呆就是两三个星期,以致国家计委的同志一看到他就说“你又来了”“你还没走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广州“汽车市长”终于感动了他们。

  张广宁并非孤军作战。早在1996年,林树森任广州代市长的时候就曾单枪匹马直闯中南海拿到了邹家华、李岚清和吴邦国三位副总理的批示,争取到国家领导人对广州继续发展汽车业的支持。1997年7月,时任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亲自带队上北京争取国家对广州汽车项目的支持。1998年3月5日,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终于在《广州轿车项目更换合作伙伴的实施方案》上签字,广州的汽车户口保住了!

  法国标致退出了,广州准备更换合作伙伴的消息引起了全球汽车巨头的关注。据原广州市汽车办副主任胡象生回忆,从1994年起,宝马、奔驰、欧宝、菲亚特、现代和本田等12家公司表达了希望参与广州轿车项目的愿望。经过一轮淘汰赛,剩下了欧宝、现代和本田三家。

  三家公司逐鹿羊城各出奇招。如何决断?张广宁说:“一定要货比三家。”他和胡象生等人一起把广标失败的原因条分缕析地写了29条,对照着三家合作者的条件一一做比对。结果首先出局的是韩国现代。在欧宝和本田之间,合作最关键的因素又列出20个,统计后发现,本田优胜的有9条,欧宝只有4条,两者实力相当的有7条,这就是说本田胜出。

  锦上添花 东风日产传佳话

  风神整体搬家到广州

  东风汽车集团(二汽)创建于1969年,大本营远在十堰,原是国内汽车业三巨头之一,但到1999年,东风集团因为包袱沉重、机制老化,银行债务已经高达30多亿元。当年5月,东风汽车获准利用存量资产生产轿车项目。就是这最后一条,催生了风神汽车。

  说起风神落户广州花都,很多人都会替深圳扼腕。早在2000年,风神公司就已经在深圳成立,但注册营业执照时却没有获得通过。当时深圳市人大通过决议,深圳当地不做汽车,风神要在深圳的话只能做销售和研发,不能搞制造。东风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在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很感叹地说:“广州发展汽车的态度真积极啊,当时就对我们说,过来,一个星期之内把营业执照给你。果真他们就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到了。”2001年12月,风神公司哗啦一下从深圳搬到了花都,成立了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广州人的热情和务实也给东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花都风神邂逅日产

  东风接受了“存量资产”所以成立风神,但这存量资产到底是什么呢?翻开账簿一看,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广州云豹汽车项目,如假包换的一个半死不活项目。东风接手之初,云豹涉及的债务总额已经高达23亿元,259个债权人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达美日。

  破釜沉舟吧,东风开始思谋收购、重组云豹。首先是废物利用,重新收拾起云豹公司内的可利用资源,生产出质量性能虽然还不够稳定、但仍能代表云豹建厂8年的工艺水平的蓝鸟汽车,奇迹般地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赢利的目标。

  2000年7月,风神进一步收购云豹。但此时因为东风之前的清欠整理活动,云豹的生产状况似乎有了好转,很多人以为云豹又有利可图了,死死咬住不肯松口,所以风神的收购计划又似乎“受阻”了。

  怎么办?再一次上演“破釜沉舟”的好戏吧。除了用4亿元收购了云豹当时最大债权人手上的12亿元云豹债权外,东风竟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以达到充分现出云豹所有隐形债务的目的,让云豹所有债权人都清醒地认识到:倘若逼死了云豹,债权人连骨头都叼不到!

  最后的结果是,东风赢了,风神赢了,在债权人大会上,57个债权人53个到会,通过债务重组案,同意风神用4折的代价归还欠款。最终风神公司用近6亿元的资金还清了云豹近23亿元的债务。这时候的云豹终于完全投入风神的怀抱。这个破产案的完美落幕也被法律界评论为“开辟了企业破产案例的先河”。

  在零债务一段时间后,风神开始崛起,到2002年,风神成为业界神话,推出的新蓝鸟稳占国内轿车市场份额的3.53%,连续10个月高居销售榜的榜首。回首过去三年,风神竟然怀揣当年的2300万元给东风带来40个亿的利润。风神终于笑了。

  风神的微笑引起了日产CEO戈恩的注意。这个法国人刚刚让日产在日本重振雄风,在他拟定的外扩计划中,中国南方的风神进入了他的视线。结果,在2002年9月19日,风神汽车正式和东风日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次年的6月9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汽车行业合作规模最大、合作领域最广、产品最全的合资项目,注册资本高达167亿元。7天之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花都。至此,为东风集团、广州汽车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风神公司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换旗易帜后,2004年5月,东风日产花都新工厂落成投产。同年的3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还正式将技术中心设在了花都。2006年3月,东风乘用车技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到 2007年上半年,公司销量行业排名已经从2006年的“老九”跃居到行业“老六”。

  果然,当东风和日产邂逅在花都,这里又上演了一段广州汽车工业界的佳话。

  艰难的谈判艰难的重组

  确定了合作对象并非万事大吉。背负着29.6亿债务包袱的广标要过的第一重关就是重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曾说:“这是我省发展汽车工业的重要机遇,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遇了。”

  当时,本田已经和东风在惠州开始合作,所以国家有关部门也认为,搞不好广标的广州人最好找一个成熟的大型集团作依托。一年的谈判在1997年12月15日有了结果,广州和本田成立整车公司,东风与本田成立发动机公司,形成了著名的“一个项目两个公司三个伙伴”。

  和本田的谈判就更为坎坷了,原因是广标的债谁都不想背。彻夜的谈判,几次谈崩,原汽车办的同志回忆,有次去东京谈判,谈到半夜工作人员都下班了,张广宁口渴想找杯水,结果到处都找不到,只好到卫生间接了一杯自来水。这事后来成了朋友间的笑话。

  辛苦终于有了结果,本田方面有了退让。随后广州方面考虑如何盘活广标剩下来的“烂船三斤钉”。当时广标的账面负债29.6亿元,而资产是26.3亿元,资不抵债。而广标的旧厂房设备说是值11.1亿元,但旧得没法用,谁看了都摇头。可“死马也得当活马医”!反复谈判的结果还是广州赢了,这11.1亿元的旧厂房卖给了新成立的两家公司,另外两家公司还需无偿承担5亿元的债务。这就是说29.6亿元的债务一下子减去了16.1亿元。

  剩下的13.5亿元,经过艰难的谈判,本田最后为了广州这张入场券,将入门费追加到8.3亿元,外加购买广标的资产,本田最后掏腰包2亿美元。还有5亿,怎么办?手里只剩下当年广标积压的整车和散件。可这些东西谁要呢?最后张广宁拍板,10万元一辆快速抛售。没想到这招灵了,5000辆车很快卖光,回笼资金5亿元!将近30亿元的债务,终于解决了。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个过程,最难得是合情合理合法。

  终于把债还清了,可广州又拿什么去投资呢。没钱啊。没法子,只好卖家底了。当时广州最值钱的资产就是北环高速,号称广州的“印钞机”。真的要卖吗?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死活不干,市长找他他就躲。最后高祀仁书记出面把这条路卖了6亿元。事实上,这6亿元也是重组后政府对广州汽车的所有投入,之后政府再没投过一分钱。

  “广本速度”缔造“广本奇迹”

  1998年6月15日,张广宁对干将陆志峰说:“给你15天时间,7月1日成立广州本田!”陆志峰接受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15天内将广州标致的2080名员工,1650人安排到两个新公司,113人留在广州轿车公司,200人去了专门为广州轿车项目而成立的社会化服务公司,117人退休退养。最后结果:没有一个人下岗。更加神奇的是陆志峰竟然用“每人面谈10分钟”的办法,为未来的广本中方经营班子选定了10多位部长一级的干部,为广本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1998年7月1日,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广标留下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旧工厂,用日方负责人的话来说:“看过不少海外工厂,老实说,没见过比这更困难的工厂了。我非常担心这样的环境能否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担心是没用的,广本马上就要接受生死大关考验——18个月内完成国产化40%的指标!因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广本如果在1999年12月前不能实现“40%”的国产化的话,就要补缴被减免的8亿元关税。8亿元!

  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广本上下一心,用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353项工程的改造。1999年3月26日,激动人心的日子终于来临。广本自己生产的第一辆雅阁轿车下线了。当年的11月26日,经国家机械工业局技术审查组和海关总署核定组的鉴定,国产化率达到45.38%。广本渡劫!

  冲破“生死劫”,广本人脚步并没有停。从1999年3月第一辆车下线,到第100万辆下线,广本用了不到8年时间,上海大众用了14年,一汽大众用了13年。“起步就与世界同步”,广本首车下线的同时也开设了国内第一家“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店,简称“4S”店,当年开设了28家,2000年就达55家,到了2006年全市已经有276家,堪称飞速发展。同时,广本成立研发公司,这也是国内第一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独立运作的汽车研发机构,业界评论说:“合资公司不能拥有自有品牌的禁区被广本打破了。”

  再创辉煌

  自主品牌新征程

  在广本成功的同时,1997年6月,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6月,在广州汽车集团和广州摩托集团的基础上,组建广州汽车工业集团。

  如今的广汽集团已经站稳了脚跟:去年的最后一天,广汽集团实现当年生产汽车50万辆,年销售额1000亿元的目标。2012年,广汽集团将实现产销汽车100万辆、销售收入2000亿元的飞跃!

  

  2007年11月19日,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车展媒体日上,广汽集团推出三种类型共四款自主品牌概念车,车头镶嵌的广汽车标首次亮相。这标志着广汽集团在打造自主品牌汽车的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广汽概念车所体现的自主创新水平,令业界对广汽自主品牌的未来充满期待!

  

  最新的消息,2008年9月16日,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在白云区石沙路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广汽集团为了重振广州自主品牌客车工业,对原广州骏威客车和原广州五十铃完成整合重组。

  版图初定 广州丰田落妙子

  丰田来了,选址南沙

  自从广州和本田神话联姻成功之后,广州方面就希望“鸡蛋不要都放一个篮子里”。那么下一个“倾情对象”是谁?丰田。这次丰田派出了一个汉语说得比日语还好的日方总代表服部悦雄。而广州方面则派出了广汽集团的张房有。

  关于丰田主动南来,林树森讲出了其中一个小插曲。话说当年丰田是有机会抢在本田之前和广州合作的,但它却放过了机会。广本的成功深深刺激了这位日本车系的老大。2003年,林树森会见丰田负责人丰田章男的时候说:“广本明年产量达24万辆,这24万辆车本来应该是你丰田的,当初找你你不干这才让本田进来的。”林树森回忆说:“他当时起码有几十秒钟没有讲话。”

  2003年的4月,内地正值非典的艰难时期。但非典也没挡住日本丰田的脚步。“中国通”服部先生终于和张房有“戴着口罩”地见面了,后来回想起来大家都说“那个场面戏剧化极了”。服部说他不怕死,为了这个汽车项目他坚持留在广州。

  经过紧张的谈判,丰田和广州合作的意向基本确定,选址成为重大问题。增城,还是南沙?很多人看好增城,因为那里一大片土地“三通一平”万事俱备,而南沙还只是一片蕉林、水塘。可张广宁特别推荐南沙。丰田主管全球生产的白水先生回忆说,当时他有点犹豫,“可广州那个市长蹲在地上指着地图给我讲,我就知道相信他没有错。”的确,拥有国际深水港的南沙也是广州未来的重化装备业基地,对丰田的发展相当有利。就这样敲定了,南沙,丰田来了。

  投产当年盈利5亿元

  2003年7月,丰田初步敲定在广州建发动机厂。这对广州来说无疑是个喜讯。2004年2月25日,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同年9月1日,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协议,实现两家公司的成立,纪录堪称“广丰速度”。但这还不算快,让日本人意外惊喜的是,原本预计投产当年要亏损9.6亿元的广丰竟然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新纪录,全年盈利达到5亿元!这一切都要感谢凯美瑞的横空出世。

  2006年5月23日,广丰凯美瑞下线,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短短半年时间就创造了一个国内新车销售的奇迹。到2006年年底,凯美瑞正式订单超80000份,从12月起就一直稳坐中高级车销售冠军宝座。另外有一组数据更加激动人心:到2006年8月,返销到日本的发动机近16万台,发动机零部件近30万套,丰田负责这一项目的副社长表示很震惊,“这是日本第一次在海外生产的高品质发动机销售到日本市场”。

  广丰速度仍在不断刻画新的历史亮点:2007年3月28日,第10万辆凯美瑞轿车下线。2007年11月2日,第20万辆凯美瑞轿车下线。2007年12月7日,第50万台发动机成功下线。有人说,对于广汽集团和丰田的合作,是“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情,是双方实现各自战略发展目标的共同需要和选择”。广丰的进入,标志着广州汽车业大势已成,布局基本完成,进一步奠定在全国的地位。

  从广标到广本、广丰、东风日产,再到“广汽”自主品牌的诞生……外人难以明白,为了汽车,为了发展汽车产业,广州这座城市、这里的人付出了多少。广州人,广州的汽车人坚信今后我们的步伐会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本版撰文 林希、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