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大变局 卷十八·广州汽车]广州汽车到了“走出去”的时候
发布时间:2010-01-22 14:37:28
2008年4月21日,广汽集团推出的自主研发的小型敞篷跑车概念车亮相北京车展。   新华社发
2006年4月25日,广州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的国产凯美瑞首次亮相。  新华社发

  广州汽车工业的成功为国家修订汽车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记者:你认为,广州汽车工业在全国汽车工业这盘棋中起着什么作用?

  邵奇惠(以下简称“邵”):我认为广州汽车工业在全国汽车工业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州汽车工业优化了汽车产业的结构。从全国来看,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来全国汽车产业“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优化了产业结构。二是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发展创新了我国汽车产业增长的模式,推动了国家产业政策的修订和更新。       

  广汽创新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过去汽车产业的发展一直是在规模经济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广汽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即使在不太大的规模情况下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这不仅是机械行业,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在汽车行业里面,广汽的崛起恰恰就验证了这个理念,这是汽车产业政策和国家的若干规定不断调整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上的一个有力的证据。广州汽车工业刚上来的时候,就不是硬性地按照过去的“规模经济”来考虑,而是按照当时技术和市场条件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来考虑发展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好像无足轻重,但在当时是汽车项目决策和审定中的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为后来再修改汽车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是原来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都是一次建成投产的,而从广本开始采取滚动发展的模式。 

  三是快速发展的模式。以前一个大厂的建成,设计的时候就准备亏损若干年,然后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盈利。可是广本的实践是当年投产当年盈利,这种快速的发展模式,在全国是率先的。

  四是广本使汽车工业发展思路有了调整。原来我们大项目的建设,都是单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而广本的建设,广汽的发展,就是采取充分地利用一切资源,国内搞合作,国外搞合资。这样充分地利用一切资源,改变了过去大而全的布局。还有一个成功的地方就是产业集群的效应在广州逐渐显现。广州市政府不只是支持广汽集团,同时又支持东风,使东风日产的基地设在花都,然后丰田又进入了广州。

  广州本田在国内的影响要比本田在世界上的影响大

  记者:广本模式给了中国汽车行业哪些启示?

  邵:广汽集团和本田的合作为我们行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点,真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行业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外企业合作的事例很多,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而广汽集团和本田的合作,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就是真诚的合作伙伴,互利、互惠、共赢。当时广汽本身的技术基础比较差,本田把自己的东西都拿出来和广汽共享;本田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不深,广汽最充分地发挥了强有力的组织实施能力,使企业很快实现目标。我觉得这种互补,在这行业起着好的作用,在广本的带动下,有些合资公司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第二点就是广汽和本田合作,把产品建立在高品质、低故障、可靠性好、安全的前提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本田在世界汽车大集团里面是较小的,虽然是这么小的一个企业,但它始终在全世界站得住脚,是因为它的高品质、低故障、省油。这对行业影响是很大的。

  第三点是广州本田一流的经销策略、稳定的价格,使得雅阁的品牌价值经久不衰。车价的稳定是保持品牌的价值和客户心理价值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很好,在行业里也很有影响。

  第四点是广州本田率先推出“4S”专卖店的销售模式。过去在广本推出之前没有“4S”销售店,最多有专卖店、经销店,现在全国应该有上万家“4S”店了吧!汽车市场,后市场比前市场要大两倍以上或者更多一点,卡车可能还要大。“4S”店的销售理念、销售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汽车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档次。

  第五点是广州本田注入了现代的理念,创一流的环保工厂,与国家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相符的。广州本田在国内的影响要比本田在世界上的影响大一些。

  广州要由汽车生产基地向汽车产业发展基地迈进

  记者:广州汽车发展这十年有什么不足之处,广州汽车后劲怎样,未来前途怎样?

  邵:我觉得现在广汽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思路上可能要调整。广州汽车现在不能满足于国家轿车生产基地,而要向汽车产业的发展基地转变,就是由汽车生产基地向轿车产业发展基地迈进。 

  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基地,我觉得大体上需要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品设计,这一般是产业前期的工作;第二是要有制造、配套能力,还有检测、试验:第三是要建立完善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 

  现在广州本田花20个亿来建研究中心,搞自主品牌,我觉得挺好。但是严格来说,这还是企业的研究、品牌的研究,还不能囊括整个汽车的基础理论、基础零部件,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汽车燃料,可能还不能代替。在这方面广州的汽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广州汽车的科研投入比例还处在起步阶段,如果广州投入科研的比例能提高到销售收入的3%~5%,就能达到国际上大的汽车企业的水平。

  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我觉得从广州汽车这些年来看,经营型的人才还是不错的,但是科研人才、专业人才相对来说比较弱。所有汽车的发展、汽车的技术改革、技术的更新都是从零部件开始的。

  目前广州的零部件企业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产品配套。围绕着产品而建的零部件企业不能形成产业,这仍然是十年前的零部件水平。我们要发展成像德国的博世、日本的电装这样的零部件企业为全世界配套。

  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具备走出广州,参与全省或全国的汽车产业重组的能力了。广州不应把所有有关汽车的产业都放在广州,要“走出去”,包括资本运作、技术的重组、生产能力的重组,这样的话广州的产业就更大、更好。

  我觉得现在是到了广州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时候了。如何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也值得重视。广东、广州的汽车产业民营企业也不少,但是有名的不太多。广州要创造出一个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一个全方位的汽车产业队伍。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应该先追求强,再追求大。

  

  (本专题除署名外,摘自《见证广州汽车十年》,作者姚斌华、韩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