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大变局 卷十七·医疗改革·市民乐言30年]昔:止血电刀只有主任能用 今:高科技新仪器应有尽有
发布时间:2009-09-24 10:24:50
  2007年11月6日,南京一家医院里就诊的患者正在打吊针。 CFP供图

  讲述人:刘建平

  职业:中大附属二院教授

  回顾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卫生领域取得的成就,我们不悔于当初改革开放的选择。

  从医院方面来讲,硬件的改观有目共睹。首先表现在就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30年前,医院的病房不足,床位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病人有病住不了院。而且医院配套生活设施落后,住院条件差,病人既要忍受生病的痛苦,又要忍受生活上的不便。30年后,医院高楼林立,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床位不足问题,而且在服务设施上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病人的整个就诊过程,都是在舒适的诊疗环境下进行的。现在,病人就医不仅仅是为了治好病,更是追求一种享受,要求得到一个良好的服务。

  昔:医疗器械凤毛麟角

  今:高科仪器更新换代

  同时,医疗器械等仪器设备配置日益先进。30年前,国外普及的各种医疗器械在我国是凤毛麟角。有件事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我们做手术时用于止血的电刀,在那里居然是珍稀的器械!它特别宝贵,因此只有科主任能用。而现在,各种用途的医疗器械真是应有尽有,且不断更新换代。就拿辅助检查的器械来说,就有MRI、CT、B超、彩超……这些高科技的仪器,可以使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刻细致,对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的目的,也避免病人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和资源浪费。

  昔:得了肝癌只能等死

  今:肝移植后活得更久

  从软件方面来讲,改革开放开拓了医生的思维,带来理念上的新转变。国门打开,医生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整个世界,开始与外国比较,寻找自己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从而对国外先进的思想与技术,吸收转化,为我所用。

  传统的老一套医院管理模式,大锅饭盛行,医院“早上是茶馆、中午是饭馆、晚上是旅馆”。后来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试行用管理企业的办法来管理医院,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在不断的自我改进中,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以往被认为绝症的,后来被证实并非无药可医。我是主攻肝病的,拿肝癌为例,以往肝癌是“癌中之王”,一旦发现得了肝癌,大多到了晚期,只有三两个月命了。而现在,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可以早期发现癌症,同时有化疗、放疗、亲体肝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特别是做亲体肝移植,不仅解决了肝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节省了病人的医疗费用,治疗效果更好,在我的病人中,就有术后再活八九年的,生活质量也还比较高。若是在30年前,病人如果知道自己得了肝癌,恐怕只有垂头丧气的份。

  昔:医生拥有绝对权威

  今:病人维权意识增强

  以往,医生们要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成果,往往争着去参加学术会议;要写一篇学术论文,往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信息,为获取信息忙得焦头烂额。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了解国际国内某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

  30年进程中,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进入全新阶段。在以前,医生在病人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病人绝不会质疑医生的做法,对医生的指示会认真执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病人自身拥有更多的保健意识,尤其是维权意识。现在的医患关系,已经越来越平等,治疗过程是一个服务的过程,这无疑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关于赤脚医生的温馨回忆

  讲述人:文文

  职业:广州市公务员

  在改革开放的前一年,我出生在广西一个边远小县城。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们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医院,因为钱少,我们有了小病都不去医院,而去找附近的“赤脚医生”。不管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拉肚子,那个40多岁的女赤脚医生总会在她的黑色医药箱里摸出听诊器,很认真地看了一会,要么开药,要么打针。总之她包揽解决了我们家附近几十户人家的小病小痛,似乎是“包治百病”的。

  “赤脚医生”兼开小卖部

  可能是单靠看病还不能维持生活,因此“赤脚医生”还兼职开小卖部,没人看病时她就守着小卖部。有时打完针后小孩哇哇大哭,赤脚医生就从小卖部里拿糖哄一下,非常有效。赤脚医生对附近每个人都很熟悉,每次爸妈带我去看病都和她有说有笑的,但我们小孩子都有点惧怕她,尤其是惧怕她拿出的针筒。“赤脚医生”这一行业,在我们那里到上世纪90年代基本“销声匿迹”,但那个“退出江湖”的女医生却还拥有很高的声望,我想这是老百姓对“赤脚医生”的肯定和尊重吧。

  但“赤脚医生”对重一点的病却毫无办法,病人只好去医院。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妈妈得了急性肝炎,到了当地的县城医院去治,居然因为药物不够了,被迫半夜转到另外一间县级市较大的医院。那时交通很落后,从我家到县级市医院虽然只有20公里,但却要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所以爸爸还要请假去陪妈妈。

  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妈妈转回我们那个县城的医院住院治疗。那时医院的配套很差,床位紧张。我每天上学放学后要去医院给妈妈送饭。那时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呢,走在阴暗的医院走道里,不断遇到面黄肌瘦、心事重重的病人,闻到消毒药水的味道,就想起听过的有关医院的鬼故事,每次都心惊胆战的。医院,真是个可怕的地方!

  因为对医院印象不好,我曾经一度“讳疾忌医”。而真正对医院产生改观,是大学毕业到广州工作后。这时已经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宾馆式的医院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率先出现了。我听一些出国的同学比较后说,广州的一些大医院在硬件设备和医院环境上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相差不远了。

  社区医生勾起童年回忆

  广州在每个区还建造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区医院,政府主张小病在社区消化,大病才到大医院。有次我感冒发烧到社区医院打吊针,看着里面在看诊的社区医生,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小时候那位“赤脚医生”,他们都是在最基层为老百姓保卫健康的人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要改变看病贵看病难现状,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希望广州的社区医院更完善更齐全,让老百姓真正在家门口享受到可靠的医疗保健服务。

 

  盼医保覆盖病种越来越广

  讲述人:陈天平

  职业:天河区退休老教师

  从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到现在退休,我一直是享受公费医疗的。在职的时候,每次看病自己出20%,公医办出80%。每一年每个人享受公费医疗的费用有个“控制线”,超出部分自付,但我一直没有超出过,所以也不知道控制线是多少。从另一个角度看,公费医疗可以基本保证我们看小病的需求。

  公费医疗“保底”看病不难

  到现在退休了,看病自己出的比例更少了,门诊自付10%,假如住院的话,自付比例是5%。今年我患了癌症,频繁来往于医院和家中,可以说亲身检验了现在的医疗条件。医院有中央空调,病室里有电视,有洗手间,当然不可能比家里舒服,但和几十年前破旧的医院比是一个天一个地了。我的感觉是,有了公费医疗“保底”,看病并不难,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医药费用,大头都是公家出的。最难的是找床位,当初确诊时,医生说越早手术越好,但床位落实不了,后来还是找了很多关系才搞定。

  慢性病种报销比例还太小

  这几十年来,公费医疗的用药目录越来越广,覆盖的病种也越来越多。但是身为老百姓我们也有些不满意,我觉得有许多慢性病种的报销比例还太小,但这些慢性病又是很多人都会得的。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要常年吃药,但好的药基本都是进口的,只能自付,这些病人的经济负担很沉重。

  同时,真正有了大病要住院,自己掏的钱也是不少的。我上次去做化疗,一次费用一万多元,其中我自己要掏8000多元。疗效好的药和治疗手段,费用高,还不能报销。效果一般的药可以报,但是疗效也一般般。选哪一个?我一大把年纪了,身体当然是第一位的,自己的经济可以支付,肯定要用好药。但我化疗住院的3天里,就看到两个病人因为掏不起化疗费,就放弃治疗出院了,他们一个是广东农村出来的,一个是外省的。从这个小细节里,能看到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人没钱治病的,想起来就让人痛心。

  年轻医生重检测不问诊

  另外,30年间医院还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诊疗的设备进了一套又一套,花样太多了。技术设备升级,好处当然很明显,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水平都提高了。但是,以前医生很注重“问诊”,很详细地询问病人的具体情况,但现在我觉得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不太花时间询问病人,一上来就去做一堆检查,靠那些仪器检测结果来写诊断报告。此外,检测结果各间医院之间是不认可的,在这家医院检查完了,转到下一家医院又要重头来过,实在是太浪费。

  现在国家新的医改方案听说要征求公众意见,我的看法就是老百姓希望享受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