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中国公路自行车队队员高敏讲述她们的美丽人生
发布时间:2010-05-28 10:30:43

  中国公路自行车队队员高敏讲述她们的美丽人生  ■ 本版策划:本报记者 陈伟胜  ■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孙嘉晖  自行车从发明之日到如今,已经伴随人类走过百余年的历史,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在广州亚运会上,自行车共设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和小轮车4个分项,其中尤以公路自行车最贴近人们的生活。

  本期“全景亚运”特请来中国自行车协会副主席田俊荣、着名教头沈金康和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中国自行车队车手高敏,为读者推介公路自行车项目。

 

  广州亚运会

 

  公路自行车简介

  项目设置:(4枚金牌)  男子:公路个人赛;公路个人计时赛  女子:公路个人赛;公路个人计时赛  比赛场地:大学城铁人三项场  她们穿行在阿尔卑斯山的绿树花丛中,她们无惧风雨一路疾驰抵达终点,她们都有开满疤痕“花朵”的“美腿”,她们每人都有一段美丽的人生故事……高敏是她们当中的一员,也是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她曾在北京奥运会的公路赛道上骑行,虽然成绩平平,但自行车运动本身的美丽就在于感受沿途的风景。  

  骑行绕地球好几圈

  每年骑行2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半圈。高敏戏称,她骑车十多年已经绕地球好几圈了。    在欧美高大车手组成的车队中,身高1.63米的高敏显得如此娇小,以至于你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古铜肤色的姑娘,曾代表中国队亮相北京奥运会。不过,她没有能够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而是成为众多“重在参与”者中的一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敏获得公路大组赛第16名,个人计时赛第15名,虽然没有骄人的战绩,但总算圆了奥运梦。

  记者再见到这位河北张家口姑娘时,她已经是中国崇明岛捷安特车队中的职业车手,而教练则是大名鼎鼎的“香港自行车教父”沈金康。

  5月的崇明岛,春潮渐渐退去,冷风夹着雨水不期而至,凄风冷雨中,高敏开始了新赛季的征战。28岁的她仍然像个刚刚入行的小姑娘,快人快语、随性乐观。

  1998年,高敏入选河北省自行车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并没有创造什么出色的战绩,以至于长时间生活在“跳水女皇”高敏的“屋檐”下。

  “我是出成绩比较晚的,骑车八九年后才拿到亚洲冠军。”高敏说,对自己大器晚成的人生境遇颇为感慨。2008年亚洲锦标赛,高敏第一次拿到亚洲冠军。“我想的是,如果拿了金牌肯定会哭,但后来也没哭,还很高兴,这是我应该拿到的。”高敏开心地说。

  在长达12年的骑行历程中,高敏最长的一次骑行是在云南,当时全程都是山道,一口气骑了220公里。

  “山连山,拐过一道弯还是山,没有尽头,”高敏回忆道,“两顿饭都是在车上吃的,就是香蕉、乾粮,中途不能停下来,这只是一堂训练课。”  每年骑行2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半圈。高敏戏称,她骑车十多年已经绕地球好几圈了。

  别哭了,让人家笑话咱  “一节课下来,我们如果是笑的,教练肯定是不开心的,如果我们累得不行了,教练肯定说,‘嗯,今天练得不错’。”    沿途的鲜花绿树很美,但车手是无法享受风景的。

  高敏说,如果是赛前,即便是一堂训练课,不管刮风下雨都要骑。特别是女车手每个月都会有不方便的几天,但训练依然无法停止。听起来,这项阳光的户外运动,同样充满了艰辛和坎坷。

  顾名思义,公路自行车就是在普通公路上竞技飙车,平均时速高达40公里以上,在没有交通管制的情况下,和鱼龙混杂的其他交通工具“同场竞技”,风险还是相当高的。

  高明告诉记者,在公路上挺危险的,她们宁可慢一点,也要给其他车辆让道,因为赛车的速度是很快的,稍有擦碰都会造成事故。其实,中外车手都有在训练和比赛中献出生命的惨剧。

  “一节课下来,我们如果是笑的,教练肯定是不开心的,”高敏笑着说,“如果我们累得不行了,教练肯定说,‘嗯,今天练得不错。’”  对于很多女车手来说,艰辛和眼泪时常是画等号的,但她们同样要学会坚强,再坚强。

  “北京奥运会前训练的时候,我就被教练说哭了,”高敏说,原因是她掉队了,“教练说‘你能不能不跟人家落半个车的呀’,我一听这话就哭了。”  原来,中国自行车队在奥运会前是找男队员陪练的,前半段是长坡,后半段是爬山,陪练还有休息的时候,女车手却没有,本来心里就委屈,所以教练一句话说哭了高敏。

  “队友说,‘别哭了,让人家笑话咱。’”高敏说,笑声中带着酸涩。

  自己设计比赛服“耍酷”  有道是“一白能遮三分丑”,常年在公路上飞驰的车手,几乎人人都是健康的古铜肤色,美白成了美梦。

  对于车手来说,最糟糕的是遇到雨水天气,前轮过后飞溅的泥水,常常让她们变成“大花猫”,头盔、眼镜和脸上全是泥点子,甚至让人难以辨认。

  “像面膜、防晒霜,我们都要擦,尽量少晒黑。”高敏告诉记者,管用就好,也不会太计较牌子。

  说起用防晒霜,高敏还曝光了队友的一则趣闻。“赵娜本来是用了防晒霜的,但因为嘴唇上部出汗,她就会老擦那个部位,反倒把防晒霜抹掉了,结果这个地方是被晒得最严重的,远远看上去像长了胡子一样。”高敏说,惹得大家笑成一团。

  事实上,常年在外比赛,女车手之间还是有比较的,谁的妆更漂亮、谁用的哪个牌子的化妆品,都是她们关心的话题。她们发现,日本化妆品非常有名,日本车手也是用化妆品最多的,她们是最爱美的一群。

  “她们经常在赛前化妆,比如夹睫毛之类的,”高敏说着,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不过,她们化的妆的确好,出汗以后都不会晕妆的。”  但车手毕竟不是演员,她们要么没时间化妆,要么是一身疲倦早已无心为“悦己者容”了。“我的化妆品基本上要放过期的。”高敏说。

  采访时,教练沈金康悄然而至,他也和弟子开起了玩笑,戏称她们的头巾为“裹脚布”。

  原来,高敏的头巾是自己用床单裁成的,戴在头上还挺酷。“我们会参与到比赛服的设计当中,目的就是怎么让女孩子穿得漂亮,让她们在数十名车手当中一眼被认出来。”高敏说。

  她们的很多建议,被服装设计者采纳。“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专门到服装厂看过,我非常愿意从事比赛服设计的工作。”

  曾摔得不敢上车

  在所有的运动当中,自行车是最危险的运动之一了,因为几乎每场比赛都会有人摔车,而身体硬伤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这是去年在崇明岛伤的,这块是训练时伤的……”高敏指着膝盖上的疤痕说,那是一朵朵如花般的伤痕,“一般摔车都是在大团当中,外围(车手)一裹,中间的车手没地方去,靠后的就容易摔车。”  公路自行车赛的规则是很开放的,并没有严格限定超车的情况,因此,这也增加了车手受伤的几率。

  2000年、2005年和2006年,高敏遭遇3次严重摔车事故,左右侧锁骨全部骨折。“前面的车手摔了之后,我就在后面跟着倒了,”高敏回顾道,“第2次摔车一摸就知道,又骨折了,去医院吧。”  几次摔车让高敏错过了在全运会上创造佳绩的机会。“第2次是在全运会前一个半月,当时照样训练。”高敏说。

  第3次骨折就没那么幸运了,医生做了固定之后,她只能坐着度过了前几天的康复期。“那次是在西班牙,她们(队友)比赛就把我扔到老外家里,她们(比赛)回来把我接回去。”  几次骨折给高敏留下了心理阴影,伤后的一段时间,她甚至连下车的动作都不敢做了。

  有一次,沈金康教练问她为什么不敢往前冲,她一说我就哭了。

  “那次锁骨打了2根钢钉,还有一根钢钉露在外面,后来是我自己拔出来的。”高敏说。其他车手也大多有这样的经历。

  “岁月的沧桑,成绩的见证,”高敏如此形容自己腿上的疤痕,“还好了,大不了我买条长裙穿好了。”

  亚运回忆录

  中国女将堪称“擎天柱”    作为自行车王国,中国在自行车运动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亚运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自行车协会副主席、北京奥组委体育部高级项目专家田俊荣告诉记者,近20年来,中国自行车运动在亚洲的第一集团地位没有改变,特别是女子公路自行车项目更是堪称“擎天柱”。

  在所有运动项目当中,自行车设置分项最多,达到了4个: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和BMX小轮车。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队收获了团体赛冠军、男子大组冠军,女队战绩同样彪炳。虽然中国队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差距,但在亚洲完全处于统治地位。多次参加欧洲高水平比赛,中国队还曾在多日赛中取得赛段前3名的好成绩。

  田俊荣表示,那时候自行车运动设项少,我们依然是亚洲的NO.1,竞争对手主要是日、韩;但1993年中亚五国进入亚运大家庭后,中国队开始面临巨大的压力。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亚强敌大发神威,开始抢夺公路自行车项目金牌,中国公路自行车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从此不复存在。田俊荣表示,哈萨克斯坦队的很多车手都是在欧洲职业队效力,代表着欧洲乃至世界最高水平。

  “我们原来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现在‘老虎’来了,‘猴子’就不行了。”田俊荣幽默地说,中国队男子项目很快跌出亚洲三甲,只能名列四五位。

  那一届,中国队选手到终点时,人家已经睡了一个小觉了。“他们可以赢我们2分钟以上,这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较量。”田俊荣说。

  及至1998年曼谷亚运会,中国队基本保持优势,以女子为主,男子偶露峥嵘。靠女队打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全队基本上维持在第一集团的水平。

  2002年釜山运动会,中国队最大遗憾是丢掉了女子大组比赛金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队在男子场地车短距离多个项目创造历史最佳战绩,其中,男女公路车个人计时赛包揽金牌,宋宝庆和李梅芳夺冠让中国队抢回了在公路自行车赛中的领军位置。

 

  行家论道

  不学F1那样“烧钱”  生活当中的自行车与赛车有着怎样的不同?公路自行车比赛何以如此魅力逼人?高科技对于这项运动有着怎样的影响?自行车专家田俊荣和着名教头沈金康为您娓娓道来。

  “车手身穿五颜六色的服装,从观众面前急驰而过,这就是自行车赛的魅力所在。”田俊荣告诉记者。作为中国自行车协会副主席、北京奥组委体育部高级项目专家,田俊荣至今仍习惯于用北京奥运会期间印制的名片,这是一种奥运情结。

  在所有使用器械的运动项目当中,自行车是技术含量最高,也是最复杂的一个。从钢材车架,到铝合金材料,再到现今的碳纤维,自行车的材质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动辄七八万元一辆的天价自行车,更是在车手当中普及化,而相关配套装备的科技含量和报价也水涨船高。

  田俊荣告诉记者,现在的比赛用车只有6公斤左右,车架为碳纤维,材料的变化,主要是为了解决风阻的问题,这有利于提高成绩。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人为了拿到100公里公路自行车团体金牌,不惜百万美元打造了一辆自行车,其中运用了多项航空技术,科技含量之高令人咋舌。

  比赛当中,沈金康经常拿起对讲机临阵指挥,这很容易让人想起F1大奖赛。如今,无线对讲设备将运动员团队和教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练可以随时向车手发出准确指令,这也是科技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一种体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行车比赛也要像F1一样成为“烧钱运动”。田俊荣表示,早在2005年国际自行车联盟已经就自行车装备走向贵族化进行了限定,以保持这项运动广泛的参与性。

  当然,比赛的根本在于公平竞争,只要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赛胜负就交给个人能力的比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