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传奇·经典故事·百姓篇]待业青年成餐馆老板首设餐厅残疾人通道
发布时间:2008-12-22 09:38:43

流花阁餐馆董事长周敬居回顾当年感慨至深

  周敬居:流花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坐落于广州市人民北路939号的流花阁餐馆,是一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档次相当高”的酒店,分店已经开到了香港。也许很多人都难以想象,30年前,它只是一个占地十多平方米的用石棉瓦搭成的小铺面。当年的小饭馆老板周敬居,如今已经成为广州市流花阁餐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978年,我刚刚30岁。”已是花甲之年的周敬居回忆起那个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年头,感慨至深,“一直觉得前途渺茫的我就在那一年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辍学后没技术揾工难

  在周敬居的童年记忆里,他从来不敢奢望穿新衣服新鞋子,总是没有钱交学费,每到开学时父母就发愁。尽管成绩优异,初中刚毕业,他还是无奈地选择了辍学。

  辍学之后,因为没有技术,找到一份工作对他而言也成奢侈,甚至连“揾一份打零工的活都很艰难”。1979年初的一天,他终于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待业青年可以干个体户!政策是自筹资金、自组人力、自找场地、自负盈亏、自我经营。”他说,“个体户?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搞这些都是资本主义!”

  他顿时觉得人生有了希望。可是,干什么好呢?周敬居身无长技,又没读多少书。一时间想不出招来。一个傍晚,弟弟大声叫他吃饭,他脑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吃饭!民以食为天。不是每个人都要吃饭吗?我何不开个餐馆呢?

  卖掉单车手表改善店铺

  1980年,想做“正当生意”的周敬居到工商所办了个营业执照,召集了几个是归侨的年轻人,用三角铁和石棉瓦在他摆地摊的地方搭了棚子,最初的流花阁餐馆就这样开张了。可是,当时的流花阁餐馆“就餐环境”实在简陋得让人望而却步,每逢下雨,棚里就到处漏雨,客人就笑他:“周老板啊,你这流花阁干脆改名叫‘流水阁’吧。”而前来就餐的客人自然也寥寥无几。

  他只好卖掉自己当时的最好家当:一块上海牌手表和一辆单车。再加上几个归侨朋友的“注资”,餐馆终于红火起来。

  增设福利餐厅服务残疾人

  一天早上,周敬居发现餐厅里的一位残疾人十分艰难地在就餐。他心中一动:自己是一个肢体健全的人,生存尚且如此艰难,何况残疾人呢?我要增设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福利餐厅!

  他不顾家人和股东的反对,自己出了八成的资金,在餐馆增设了残疾人福利餐厅。这是广东省第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福利餐厅,餐厅修建了广东省第一条无障碍残疾人轮椅通道。

  “当时,连花园酒店、东方宾馆都没有残疾人轮椅通道呢!”说起这一点,周敬居不无骄傲。很快,流花阁餐馆又制订出了全国饮食业第一个盲文菜谱。在福利餐厅里,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洗手间,有残疾人可根据需要调节高度的特别桌椅,聋哑顾客可以享受不损咽喉的清淡菜……

  这时,周敬居的残疾人轮椅通道却被城管认为是违章建筑,勒令拆除。“幸好,当时的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特意下文保住了这条具有特殊意义的‘违章建筑’。”他说。

  此后,周敬居又甩出惊人一招——开始招聘第一批为残疾人服务的聋哑服务员。因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再加上出品地道,流花阁餐馆很快扬名海内外。除了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和新加坡、韩国等地的客人纷至沓来,日本伤残人协会、苏联国家大马戏团等国外社团也纷纷慕名来此就餐。

  周敬居说,亦善亦商是他的经营之道。他会用全局的“商”去补局部的“善”。除了做好福利餐厅的“善”,他还有许多“经营绝招”。“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曾连续担任过三任政协委员的周敬居坦承。

  文/图 本报记者黄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