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多元服务让城市图书馆魅力四射————国内外专家研讨大都市公共图书馆发展
发布时间:2013-07-17 13:12:53
自去年12月末广州图书馆新馆部分试运行以来,就不断有网友在微博上大赞新馆的设施一流,而如何使图书馆的“软实力”——服务水平与硬件设施相匹配,是摆在广图面前的一个新问题。近日,由广州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共同主办的“大都市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图新馆举行,来自英、美、法、加等国以及国内的12位专家不仅对广图新馆的建设提出了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还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展示了各自所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当前城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公共图书馆为所有人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由此产生的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较以往尤为突出。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图书馆如何为多语言、多民族、多文化背景的读者群体提供同质服务,成为许多图书馆共同关注的话题。

    据介绍,在德国法兰克福,约有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居住在这个城市,占当地总人口的30%。法兰克福的公共图书馆也把针对各国移民的服务视为其馆藏发展和服务推广的主要内容之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法兰克福市立图书馆总馆馆长贝吉特·洛兹说:“‘图书馆为所有人服务’是我们的服务宗旨,我们为社区中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提供了多种语言的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服务,为他们了解德国、学习德语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希望他们能借此更快地融入社区的生活。”

    “上海图书馆一直尽力为在沪的外籍人士提供优质、公平的信息服务,作为新上海人,他们应该享有这座城市为市民提供的各类设施和服务。”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表示。在上图,除了中英文对照的公共引导系统,他们还于2009年起设计推出了多语言版的《读者指南》折页,目前已涵盖英、德、法等19种语言。此外,上图还建有英、日、俄3种外语版本的网站。

    广州图书馆除了为外籍人士提供母语阅读文献的空间,还将服务重点着眼于地方文化。据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介绍,为了弘扬岭南文化、开展本土文化交流,他们在馆内专门设立了广州人文馆,在大力发展传统地方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当地名人的专藏服务,保存和展示地方文化精华。不仅如此,广图还与世界上最大的家谱收藏与服务组织——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合作,设立了家谱查询区,提供本地及其他地区家谱的查询服务。

    极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教室

    “公共图书馆多元服务的融合为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建立了沟通的平台,打破了人们心灵空间的隔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王世伟指出,近年来,在全世界的大都市图书馆中,服务空间多样化的融合也十分显著。在我国数以百计的都市图书馆里,形式多样的知识论坛讲座、内容丰富的美术摄影展览、品位高雅的音乐戏曲鉴赏、引人入胜的科普教育等活动充分展现出图书馆作为城市教室的独特魅力,并正在形成人人随处可阅、随时能读、随需施教的共同教育的新形态。

    为满足辖区内用户的多元需求,美国洛杉矶县立公共图书馆不断探索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找工作、学电脑、做瑜伽,甚至是领养孤儿等与社区文化、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在这里完成或找到相关信息。据该县公共图书馆总馆馆长玛格丽特·唐娜伦·陶德介绍,他们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逐步将传统的图书馆角色发展成为社区文化中心、儿童学前教育中心以及社区咨询中心等。

    “这些体现公共图书馆功能和智慧的融合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同时也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如今这种融合已经十分普遍,精彩的图书馆服务和创新在全世界不断发生。”王世伟说。

    需增强对公众的吸引力

    目前在我国,馆内座无虚席、终日读者盈门的图书馆不胜枚举,而门前冷落、读者寥寥无几的图书馆也不在少数。同样,2012年芬兰的坦佩雷市有40.4%的市民去图书馆借书,而在英国的伯明翰,曾有调查显示,40%的市民对图书馆的服务并不熟悉。可见,提高公共图书馆吸引力已成为中外图书馆界共同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英国伯明翰信托基金会图书馆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甘布尔斯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服务已不再是简单的借阅图书,而应该适应当代的信息环境,提供可及时获取的信息资源。”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馆长艾波里·吉尔斯说,目前,他们正在实施新的图书馆发展规划,准备将馆藏资源全部数字化,以适应数字时代读者对资源的新要求,这一尝试在欧洲尚属首次。“图书馆还应加强对其服务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应积极与社区的有关团体组织合作,将服务信息传达给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布莱恩·甘布尔斯说。

    “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是今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表示,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首先应建设固定设施体系、流动设施体系、数字传播体系相结合并能支撑基本服务能力的公共图书馆设施体系,同时应考虑设施体系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逐渐从“全设置”走向“全覆盖”;其次要加强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另外,政府应该提供科学有效的投入保障,使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规模达到具有支撑基本服务能力的临界标准。“然而,服务能力的提升并不会自然地转化为服务效益,在我国还应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高度重视目标人群覆盖率、外借率、到馆率和点击率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