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3:39:39
每个中国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孙悟空;
每个英国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彼得·潘。
金秋10月,广州图书馆南三楼举办了两场【文学后花园】活动,一次是赏读《西游记》,一次是书影对话《彼得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两场活动的盛况吧!
赏读《西游记》:人人都爱的美猴王
“石猴成为了美猴王,要进行就职演讲,如果是你,会怎么演讲呢? ”
这是10月19日赏读《西游记》活动上老师提出的问题。
10月19日,在广图南三楼东区举办了一场针对8—12岁儿童的赏读《西游记》的活动。来自南方阅读公益基金会的林文波老师,用他极强的感染力带着小朋友们颂读原著、看影视片段,一起进入到了花果山美猴王的神话世界。
l 视频展示: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
活动开场,林老师问,“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 “孙悟空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呀?”等一系列问题,向在场小朋友发问。
熟记西游故事的孩子们纷纷回答:
“孙悟空!因为他本领大!”“猪八戒!因为他胖乎乎!”
“孙悟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哪吒也是!”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故事,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故事的四个主人翁——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在中国孩子们的心中几乎代表了整个神话世界。
于是伴着同学们的回答,林老师播放了石猴出世的视频,当西游记的背景音乐一想起,瞬间引燃了全场,大家都聚精会神看着、听着、欣赏着。
l 读古典名著,赏古代白话文的修辞特点
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阅读《西游记》原著。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采用古代白话文创作的小说,古代白话文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如果不了解古代白话文的特点,就很难读得通畅。
老师拿了“序齿排班、与狼虫为伴、顽耍”举例,指出“齿,表示年龄”“长虫,指的是毒蛇”“顽耍,等于玩耍”。
把知识穿插在原著和故事情节中,小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老师在原著中找出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排比、拟人、夸张、对偶、回文、对比等手法如何在原著中使用的,并让大家现场造句,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l 把勇敢、无私这些美好的品质,注入到孩子们心中
我们为什么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因为他勇敢、一心为公。
孙悟空勇敢。小说中这样描写他勇敢: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
林老师说,相对影视剧中进水帘洞时把猴子处理为谦虚状,我更喜欢小说原著中的一马当先。
“我进去,我进去!”而不是“哪里哪里,我不行我不行,您先请!”
孙悟空就应该是这样勇敢的猴子啊!
这才是孙悟空本来的样子嘛!
谦虚了就不是孙悟空了呀!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做人要谦虚,但所有情况下都“谦虚”,真的是好的吗?林老师问。
哪里看出他“一心为公”?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进入水帘洞,石猴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独占享乐,而是要和其他的猴子们一起分享。所以说,他是一只胸怀宽广,一心为公的猴子。
在活动的最后,林老师发问:
“石猴成为了美猴王,要进行就职演讲,如果是你,会怎么演讲呢? ”
孩子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回答道:
“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要大闹天宫!”
“我要带着大家去消灭所有的妖怪!”
“我要带着猴子们来图书馆!”
啊!多美好的童年!希望孩子们永远这样纯真无邪,活泼快乐!
书影对话:不想长大的《彼得·潘》
像中国孩子心中的孙悟空一样,英国孩子心中也有一个永远的偶像——彼得·潘。
如果你还没读过这本小说《彼得·潘》,强烈建议带着孩子一起读一下。
和《西游记》在中国一样,《彼得·潘》在英国也多次被翻拍成电影,他居住的永无乡,就像是美猴王的花果山一样,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们神往,不愿归来。
10月27日,孟清雅老师把这部孩子们最喜欢的《彼得·潘》的电影和书带到了广州图书馆,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一次书影对话。
l 课堂绘画: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地方
在介绍了《彼得·潘》的基本概况之后,老师让大家在纸上画出一片“只属于我自己的地方”或“我心目中的游戏”。
孩子们用画笔、文字,描述了他们心目中属于自己的的“永无乡”,那里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儿的。
在孩子们心中,那些只关心考试成绩的大人是多么无趣呀!
大家一起观看了电影《彼得·潘》,当彼得潘连飞带跳地闯进温蒂家时,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
“永无乡的天上是粉色的云,好美呀!
“那些海盗好丑啊!”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l 课堂互动:你想要长大吗?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所有的孩子很快都知道他们将要长大成人。”
这是《彼得·潘》的开头,正是因为如此,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才成为了童年永恒的象征。
孟老师问大家:你想要长大吗?
孩子们叽叽喳喳立刻分成了两个派别。
“不想长大派”说:“我不想长大!因为……不想工作,不想当奶爸,不想老去死掉,不想管着管那,不想有这么多的烦恼!”
“想长大派”说:“我想要快快长大!因为……可以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学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家庭,可以赚钱买好多吃的,可以自己买一部手机随便玩!”
大家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理由,现场的老师和家长都为之动容。
当然了,温蒂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自己的家,回到父母身边,选择长大,结婚,生子。然后有一天孩子的孩子,被彼得·潘带走了。而温蒂也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活动最后,孟老师请四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书中的情节。
孩子们读得很认真,很动情。
既然长大成人、告别童年是每个孩子的必然,那么更有意味和耐人寻味的就是发现成长、享受小而可爱的每一天。
让我们借着这本书的契机,和孩子一起,慢慢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吧。
想报名参加【文学后花园】活动吗?
请关注“广州图书馆”官网活动或“广图少儿”微信号,11月活动预告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