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广州"名家讲座:岭南明珠陈家祠的历史印记与文化探索
报道时间:2024-07-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陈家祠,全称陈氏书院,是清末广东陈姓合族祠,乃岭南建筑艺术之明珠。它坐落于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浮丘丹井之侧,即今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其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香港商人陈瑞南和陈照南倡议建立。陈瑞南乃香港东华医院和广州爱育善堂的创始人,陈照南则是香港怡南号建造行东主,实际主持了陈家祠的筹建工作。

719,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副院长李卓祺,研究馆员、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共同上线"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直播,为观众详细解读陈家祠建立与建造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地处西关地区,体现城乡关系转变

"大家可能会问,陈家祠的匾额为什么是书院?"黄海妍解释道,这与清代官府多次禁止合族祠的政策有关,《曲江侯书院图记》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于是,各姓宗祠皆改题书院。我祠之以书院名亦由于此,故祠制也"

陈家祠选址于广州西关地区,这里曾是广州商业发展的繁荣之地。西关地区河涌纵横,交通便捷,陈家祠位于其西部,南面为池塘,西侧小河涌与司马涌相通。

陈瑞南和陈照南于光绪十四年(1888 )开始选址购地。他们在羊城西关连元大街购得千余井吉地,"陈颍川堂""陈世昌堂"之名陆续收购土地、水塘和房屋。陈家祠的建设资金主要通过向全省陈氏宗族募集。陈照南拟定了《议建陈氏书院章程》,明确了捐款集资的具体办法。广州府、肇庆府、潮洲府等多地陈氏纷纷响应,各埠华侨也汇款支持。据《陈氏书院契据登记簿》记载,光绪十四年至十八年(1888-1892 ),共收购 16 宗土地和房产,为陈家祠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空间。

黄海妍解释说,陈家祠所处的西关地区在清代已成为广州商业发展的中心。西关是明清时期广州城西门外一带的统称,分上、下西关。下西关发展为主要商业区和十三行商馆区,上西关西北部的司马涌是出入广州的重要水上通道。这些交通要道为陈家祠的建设带来了便利。从地图可知,当时可通过水路如轮船渡头经沙面、荔枝湾等抵达陈家祠,也可通过陆路如西门出积金巷、聚龙里等到达。陈家祠的建立反映了城乡在文化、经济等方面联系的加强,乡村宗族在城市中寻求凝聚和展示的空间,体现了城乡关系的转变。

"陈家祠的建设不单是一个家族之事,更是社会网络的展现。"李卓祺表示,陈瑞南和陈照南凭借与多位上层绅士的良好关系,有力地推动了陈家祠的筹建。各地陈氏宗族的踊跃参与,也印证了当时城乡关系的紧密。借此,各地陈氏宗族加强了联系,共同维护宗族利益。

建筑工艺与商业紧密关联

"陈家祠的建筑工艺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巅峰。"李卓祺介绍道,其建筑内外分布着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彩绘、铜铁铸等7种建筑装饰,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黎巨川(黎沃荣)是陈家祠的设计兼施工监理,他的建筑公司"瑞昌店"负责陈家祠的营造。黎巨川还主持过潮州八邑会馆的建筑,为当时广东顶尖的土木工程师。据载,陈家祠原址是慈姑塘,建祠时用大木桩打基础,淤泥处打二丈四长木桩,每个柱础下打16条木桩。

其建造顺序为:祖堂(光绪十六年,1890)、聚贤堂、首进中路(光绪十七年,1891)、后进东、西路(光绪十八年,1892)、首进东、西路(光绪十九年,1893)、中进东、西路(光绪二十年,1894)。每一部分的建造皆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

陈家祠主体建筑的陶塑脊饰有明确的题款和建造年份,如祖堂陶塑瓦脊题款"美玉成记造""光绪十六年",聚贤堂陶塑瓦脊题款"文如壁造""光绪岁次辛卯"(光绪十七年,1891 )等。其建造顺序依次为:祖堂(光绪十六年,1890 )、聚贤堂与首进中路(光绪十七年,1891 )、后进东西路(光绪十八年,1892 )、首进东西路(光绪十九年,1893 )、中进东西路(光绪二十年,1894 )

聚贤堂陶塑瓦脊,上有题款"文如壁造"

建筑装饰上能看到诸多店号与年号,如祖堂(神龛罩)"刘德昌造""时泰造",聚贤堂(封檐板)、门堂(屏门、雀替)"瑞昌造",体现了当时建筑工艺与商业的紧密关联。建筑装饰中的天使与铃铛、月台铁铸通花栏板等元素,则彰显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后东厢灰塑"瑞昌造"

以文旅融合,传承广府文化

陈家祠不只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文化遗产的宝库。1958-1966 年和 1980-1983 ,陈家祠历经两次大规模的复原性维修。近年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对陈家祠持续进行保护与修缮,利用科技手段对其进行预防性保护,如引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白蚁监测系统等,确保文物安全。

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 级景区的它,不仅是岭南建筑艺术的代表,更是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州市的文化名片和地标建筑。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陈家祠为馆址,收藏大量珍贵文物和现代工艺精品。通过文旅融合,陈家祠不仅在建筑艺术上绽放新光彩,更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保护和传承,陈家祠也必将在新时代闪耀更加绚烂的光芒。

为讲好广州故事,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广州图书馆举办“文史广州”名家讲座系列活动,厚植城市人文情怀,让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