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地标 "花开"耀中轴
报道时间:2022-10-28
来源:南方日报

随着广州市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召开,广州正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为感悟广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南方日报·广州观察》特推出《以文化城 出新出彩——广州大力建设文化强市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策划:林焕辉

统筹:冯艳丹 郑慧梓

旭日东升,珠江奔涌。

站在600米高的广州塔俯瞰,寸土寸金的新中轴线上,以广州塔为界,北段,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屹立江边,美若"凤冠霞帔"的广州粤剧院新址已经建成;南段,广州美术馆新馆"木棉初绽"、广州文化馆新馆即将迎客。

这是一条持续生长的"黄金轴带",广州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主线在这里布局,也深藏着广府文化的脉络。文化地标建筑"众星拱月",在珠江两岸灿然生辉。城市的功能在此聚集,便利市民生活与工作的日常;文化的魅力在此彰显,成为广州面向世界的窗口与会客厅。

文化新地标,"花开"耀中轴。年底前,广州新中轴线上,一批公共文化建筑将亮相,为市民开启文化打卡新去处。

当下,以优质场馆建设为载体,广州持续推动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血脉、走进市民心中,365天不落幕的公共文化供给,让优质普惠的文化服务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南方日报记者 郭苏莹 钟晓宇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城与馆

文化新地标次第"绽放"

繁华城央,一座曲面建筑遥看飘逸蜿蜒,如同粤剧花旦挥舞水袖……在广州最繁华的珠江新城片区,广州粤剧院新址圆满落成,即将与市民游客见面。

"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夜幕降临,海珠湖畔,异木棉树下,一片具有岭南风味的古建筑群亮起灯光,惊艳了城市……庭院与建筑共生,园中有园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即将成为广州新中轴线上又一城市名片。

一座又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标,在珠江两岸生长绽放。年底前,广州新中轴线上,将迎来一批公共文化建筑亮相,为市民开启文化打卡新去处。

"相较旧址而言,新址最大的变化是硬件设施上的跨越式提升。传统粤剧服饰‘凤冠霞帔’‘水袖流苏’的设计理念贯穿整个规划及建筑设计,唤起人们对粤剧艺术的共鸣。"广州粤剧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花利红介绍。

富有科技感的粤剧院新址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内设一个1200座的大剧场与一个500座的小剧场。建设中还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以达到最佳声光效果,建成多功能剧场。

"建设广州粤剧院新址,一直是粤剧宗师红线女生前的牵挂。新址不仅仅是一个剧院,而且是振兴粤剧的基地和世界粤剧文化中心。"花利红说。

花利红表示,过去,广州缺乏集演出、培训、传承和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粤剧平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广州粤剧院新址,将成为广州繁荣粤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我们将立足新址,加强重大艺术活动和精品剧目展演的引进力度,为群众呈现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选项,将广州粤剧院新址打造成以广府戏剧曲艺为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综合体。"她透露,进驻新址后,广州粤剧院将结合广州粤剧院新址开幕演出季,策划举办系列惠民文艺展演活动,持续扩大粤剧惠民的覆盖面。

场馆是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载体。在广州,凤凰山麓、流溪河畔,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落成,构筑中华版本的传世殿堂;南汉二陵博物馆建成开放,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稳步推进;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立项建设被载入蓝图。

"繁荣粤剧是广州市民共同的事业,让粤剧成为民众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花利红说。

如今,广州已织就一张更新、更密、更惠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点缀在城市各个角落,成为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载体。

城与轴

文化魅力沿着黄金轴带生长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卡雷拉斯的音乐会。"几年以前,一位乐迷在广州大剧院留言区发出这样由衷的感叹。

珠江畔,两块宛若置于平缓山丘上的"砾石"格外引人注目。12年来,被誉为城市客厅"留声机"的广州大剧院,将城央艺术演出的舞台联通海内外,让无数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优质演出,收获了无数赞誉。

"在过去,由于硬件限制,大剧院建设之前,广州还没有一家大型综合性的专业剧场。"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回忆说。

2010年,广州大剧院建成。这座被评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十大最杰出建筑之一"的剧院,在设计上集合了全球顶级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和声学大师哈罗德·马歇尔的奇思妙想,开启了广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面向世界的演艺平台。

从开业至202112月,先后有1400多个中外艺术院团和3.2万多名艺术家在此登台,为500多万观众带来了3000多场精彩的演出和2100多场艺术活动。

本土文化"走出去",全球文化资源引进来,这里成为文化对外交往的窗口之一。多年来,大剧院联合世界一流剧院团队制作并上演了19部国内外经典歌剧;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等对外人文交流活动在此上演;广东歌舞剧院舞剧《沙湾往事》、广州歌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醒·狮》等作品首演于此。

以广州大剧院为代表,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第二少年宫在内的四大公共建筑随城市建设发展,在新中轴线上拔地而起。直至今日,新中轴线还在不断生长。

这条黄金轴带,将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串联着广州最宝贵的地段,承载着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荟萃与活力多彩的都市创新文化。以城市客厅为舞台,文化地标建筑"众星拱月",诉说着文化的活力与多彩。

把广州的核心空间交给市民,是城市规划的初心。处于广州新中轴线两侧的公共文化设施,向世界展示着广州的文化活力,也代表着广州城市建设者的决心。

"广州大剧院与城市共生、共长。城市给了我们一流的建筑设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环境。对广州来说,剧院是这座城市的演艺高地、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中心和对外交流窗口。我们将坚持扎根本土,弘扬岭南文化,持续唱响广州声音。"何鹰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广州,到博物馆时,我也顺便去大剧院逛逛,看一场演出。我去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哪个城市在这么核心的CBD的位置,有这么多文化设施。"游客王小姐说。

一座又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标崛起,广州文化设施不断升级的足迹,让越来越多人在家门口因看到世界级的演出而感慨:"不辞长作岭南人"

城与人

家门口"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世界级演出"城市书屋"就在身边,文化馆、图书馆变身"网红"打卡点……在广州,"诗和远方"触手可及,365天不落幕的公共文化供给,让文化服务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

衡量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是看图书馆、美术馆的体量或规模,而是它们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以及公众获取服务的便利程度。

日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完成2022年度"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展示项目"评选。42处形态多样、边界开放、内涵丰富的空间,让人们在多样体验中充实闲暇时光,分享创意灵感,让城市在更多的交流和共享中增进着温度。

在广州,许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都是"模式创新者"

逵园艺术馆是广州最早的以保育和活化文物建筑,展示推广当代艺术和大众艺术的文化机构,率先以文物建筑保育为载体,以文化艺术推广为方式进行文保建筑的活化利用和激活文化产业创新。

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升级的过程,也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进一步延伸的契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广辉,创办了集"广彩非遗工作室+人才培养基地+广彩展厅+非遗技艺体验"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广辉广彩传承和人才实践基地。如今,他带着非遗广彩走进社区、街道、学校、企业,为社会提供公共美学服务,还把市民群众和游客请过来,亲手烧制属于自己的原创广彩作品。

广州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可以看书,可以上课,可以办展览、看演出……它们成了无门槛的公共空间,成了市民客厅的延伸。

"广州图书馆馆藏丰富、交通便利,也算是我们心中的‘网红打卡点’。我每周都要带孩子去逛逛图书馆。"家住天河区的刘女士说。目前,广州"图书馆之城"目标基本实现,建成556个公共图书馆与网点,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初步形成。

"图书馆之城"走向"阅读之城",更多人参与阅读、享受阅读,从而进一步爱上阅读、主动阅读。全民阅读带来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场馆服务也进一步从场馆走出,走近人们身边。

花城里·陌上花开坐落于越秀公园东秀湖畔,是越秀公园公共文化服务的代表。"不仅满足游客的公共文化的服务空间,也满足我们公园的‘一园一品一特色’的需求。"广州市越秀公园业务部部长孟越说,近年来,越秀公园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引进一些更有文化性、实用性和体验性的项目。

位于珠江公园的"湾区书屋",也是广州在文化惠民、文化交流方面新的探索。今年,湾区书屋推出了众多面向市民群众的文艺惠民精品活动,并邀请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名家积极参与。

"湾区书屋的活动,一直都是‘群星云集’。著名小说家、编剧也曾到访湾区书屋,与广州作者和读者分享创作体验。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们齐聚一堂,与市民们分享对艺术和艺术产业的心得体会。"珠江公园党支部书记卢广雄说。

见微知城美。文化传承,正润物无声地滋养着羊城大地。

■专家声音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奏响"城乡合奏曲"

进电影院放松紧绷的神经,到剧场看一部心仪已久的大剧,周末带着孩子打卡博物馆、美术馆……这是不少广州人日常享受文化服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空前丰富,人们的生活也因文化而更有质感和温度。

"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以及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聚集了较多的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资源,这为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与服务供给提供了坚实基础与发展保障。"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国军说。

当下,广州有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1300余个、登记备案博物馆72家、文化馆(站)215个、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00余个,涵盖了多种类型与省市区级别的公共文化设施,呈现由中心城区逐步向城市郊区扩散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的地理格局。

在曾国军看来,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实推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文化供给,广州当下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供给。

但他指出,尽管广州形成了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的目标,完成了文化设施网络的构建,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文化基础设施城乡不均衡、服务运行效率不高、传统文化产品挖掘不够、科技创新驱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在公共文化设施向群众渗透的同时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文化服务,并提升整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成为目前广州面临的关键问题。"曾国军建议,为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城乡均衡发展,一方面需要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在乡村地区的普及与覆盖程度,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符合乡村群众喜好的文化设施与服务。

他表示,由于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不同特点,不能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逻辑直接移植或复制到乡村地区,而是需要结合乡村的地理与历史资源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公共文化体系。他建议,可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节日民俗活动、通过活化非遗资源创新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贴近人民群众的多类型剧目演出等,实现乡村民众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应的精准对接。

曾国军认为,城乡文化融合的根本在于加速以土地、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打通城乡互动的政策与产业基础,将为城乡文化融合奠定基础。

"推动‘以城带乡’。通过城乡社会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与相互协作,以城市文化带动乡村的现代化发展,以乡村文化唤起城市居民的乡土情结。"他表示,可以通过特色小镇等政策手段引导城镇人口返乡创业、就业。注重发挥城市的先进文化的辐射作用,带动思想观念进步和乡村文化设施的完善。

与此同时,实现"以乡促城"。突出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反哺作用,在乡村文化的传承、活化与传播中,紧扣城市居民的乡愁与乡村记忆,使他们借助乡村文化在强调精英特质的城市文化中获得身心疗愈,激发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精神需求。

由此,通过构建城乡文化双向互动的格局,吸引资本、技术等文化资源下乡,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互补,进而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交融。

"广州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分布于高人口密度与高交通便捷程度的区域,与历史文化底蕴有紧密联系,也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广州不只是广州人的广州,也是大湾区的广州、广东人的广州。"曾国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