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庙将建成拜庭许大夫家庙博物馆
报道时间:2022-07-25
来源:新快网

新快报讯 "当今时代繁衍绵延的许氏家族,其众多成员及后人散布海内外,他们心向国家,关心故里,先辈们形成的爱国爱家传统在他们身上薪继火传、一脉相承。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近现代许氏家族的‘千秋家国梦’,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生动缩影。"720日,广州许氏家族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高度评价了广州许氏家族的爱国情怀。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广州大典编纂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典》主编陈建华和鲁迅先生后人、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周令飞,以及许氏后人许必传先生等出席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及上午的报告会。研讨会采取线下讨论为主、线上连线为辅的形式,共举办3场专家报告、4场分论坛研讨,共有来自北京、香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海南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31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发言。

【回溯】高第街许氏家族:近代广州第一家族

https://www.xkb.com.cn/storage/image/2022/20220725/35d91f71970cc31208afbbd7c305325b.jpg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高第街的许氏家族,被誉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两百多年来,名人辈出:鸦片战争时期广州抗英运动领导者之一许祥光,有"许青天"美誉的浙江巡抚许应鑅(héng),先后官拜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兼署福州将军、船政大臣的许应骙(kuí),辛亥革命元老、与弟弟许崇智合称"辛亥双雄"的许崇灏(hào),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军事助手、建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著名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许崇清,参加过百色起义、牺牲时年仅32岁的红军将领许卓,鲁迅先生的夫人、著名社会活动家许广平等均出身广州许氏家族。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许氏家族代表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在已完成编纂出版的《广州大典》一期中,就收录了多位许氏家族代表人物留下的精神文化产品。

1周令飞:祖母(许广平)的父亲坚决反对她缠小脚

https://www.xkb.com.cn/storage/image/2022/20220725/04c575d1dee83d7a55998a2d6f1126ff.jpg

"祖母(许广平)和父亲(周海婴)在家里经常用广东话对谈,家里还常做些广东小食,特别是自制的美味萝卜糕,还有吃龙虱时,我怕到起鸡皮疙瘩。"鲁迅先生后人周令飞在研讨会上回忆起自己与祖母、父亲的往事。他认为,广州高第街许氏,是广州和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历程的一个见证和标本。他提到曾任闽浙总督的许应骙,既有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拓的一面。他还提到祖母(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枟,曾经是祖母缠小脚的坚决反对者,才使她逃过了被缠小脚的命运;但同时反对她跟男孩子一样用官话读书,理由是她将来要嫁到乡下去,不用读那么多书。这种矛盾的心态,正是当时中国既要独立自强,又不能痛下决心改革的真实写照。

2汤国华:许氏家庙的仪门比陈家祠更宽

广州大学教授汤国华是当今岭南建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文物建筑修复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慎重的研究过程,很多"复原"都要有依据。经常在修缮过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补充或变更原设计,这就是"动态设计"。动态设计中属"重大变更"需再论证和审批,非重大变更只需报备。据他介绍,这次许氏家庙修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拆除后加的破坏性建筑和铺装;修缮屋架,更换严重损坏木梁和桁条(檩条);重铺一、二进屋面;恢复二边廊;修复边廊顶水形山墙(从痕迹可辨新旧);修补破损的砖墙体;地面重铺广东大阶砖、花岗岩条石;疏通一进院排水系统;恢复大门、屏门和二进天弯罩(挂落)。他还归纳了许氏家庙建筑特色(与众不同处):首先是仪门(挡中门、二门,重要人物和重要节庆才开),许氏家庙的仪门比陈家祠更宽;其次是边廊侧门,造型为庭园式门洞,与一般祠堂家庙的侧门明显不同;另外,单坡边廊+波浪形山墙,一般祠堂、家庙难见,更强化"四水归堂"的效果。

资深媒体人、文史学者、作家刘根勤(曾为中山大学副教授),他所提交的论文《家族文化传播的当代价值:以电视剧为案例》重点分析取材于伊妮以许氏家族为基础创作的历史报告文学并与之同名的电视剧《千秋家国梦》,指出该剧在商业价值与口碑传播方面远不如北方的家族电视剧或香港的豪门商战剧,这种落差甚至可以称为文化传播现象级事件。探其原因,既有重大历史题材自身的敏感性,也有地方语言文化的隔阂,还有制作与传播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他提议酝酿制作拍摄《千秋家国梦 2》,接续当年家族的辉煌与电视剧的余温,而这需要地方政府、主流媒体、品牌影视机构、社会资本与许氏家族精英的通力合作。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平清表示,关于许氏家族,既要准确揭示其研究意义,更要搞清有关历史真相,特别是要从文献入手,从史料出发,而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为此他希望广州地区文化研究机构更加重视对许氏贤达着述的搜集与保护,抓紧整理同时代人对许氏家族的相关记载和许氏家族保存的家族资料,并建议今后加强对许氏家族重点人物、许氏家族与广州商贸发展、许氏家族社会关系网络等重要领域的研究。

【保护】走进"许地":家庙得到修缮,但多个故居仍需加强保护

1门前石狮原貌,从周令飞家中一张老照片寻得

https://www.xkb.com.cn/storage/image/2022/20220725/54bcc9907ffa86d7b18c966ae7869232.jpg

21日,记者走进位于高第街的"许地"。走过几条小巷,终于寻得民居环绕中的"拜庭许大夫家庙"。坐落于广州高第街许地的《拜庭许大夫家庙》,始建于道光年间(1850),进深三间。硬山顶,人字形山墙,碌筒瓦。前檐柱为麻石柱,前檐梁架为博古梁架呈卷棚状,曾漆金漆,内柱为木柱,梁架为瓜柱承檩。前面天井的东侧墙壁上有许祥光撰文并书《许府君家庙记》的碑刻,西侧墙壁上刻有广东巡抚黄恩彤撰文并书《拜庭许大夫家庙记书后》碑刻。中堂正中悬挂慈禧皇太后御笔巨幅""字匾额。

此前,由于历史原因,"拜庭许大夫家庙"仅保留原有面积的1/3,为两进建筑,修缮前的地面被后期铺设的瓷砖所覆盖。"一开始这里是作为临时托儿所使用;1958年,越秀区教育局征去做了小学校舍;后来,被作为越秀区北京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秀区教育局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使用;再后来,就一直锁着门了。"许氏后人许必传向记者介绍。据记者了解,20028月,该家庙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他还告诉记者,在 2021年的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常委联名《关于进一步推进许地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的提案》及广东省人大代表《北京路和许地保护开发利用问题》的建议,得到李希书记和众多代表的认可,指示"两个建议要落地"。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王东副市长等省市各相关管理部门组成的提案办理领导小组,及省政协文史委主任白洁主持的重点提案督办小组,直接领导家庙修缮工程和许地博物馆的布展工作。2021年下半年,许氏家庙正式启动了修缮。

当记者询问许必传,是否是根据老照片来对家庙进行修缮时,他笑着说,门口的石狮子的照片,还是在周令飞家的找到的,1925年这里举办过一次重要的仪式,许广平在此处拍下照片并保存了下来,这才让门口的石狮子、牌坊的样貌得以为后人所知。

现在的许氏家庙,天井中曾经覆盖在瓷砖下的石板"重见天日";墙上的青砖诉说着许氏家族的百年风雨;历经岁月仍然坚硬的铁力木梁柱支撑着这座古老的建筑;两侧墙壁的碑刻上,清秀小楷记录着家族曾经的辉煌;屋脊的装饰,独具岭南特色;门外的石狮,目光灼灼,忠诚站岗……

据介绍,目前,许氏家庙的修缮仍在进行中,未来,将建成拜庭许地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2许地其他故居亟待保护修缮

https://www.xkb.com.cn/storage/image/2022/20220725/39e2c01c13e05e5a527c55dc01814fcb.jpg

参观完许氏家庙,许必传带领记者来到了自己家中,门口挂着多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包括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许广平故居"、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许应鑅故居",许必传所居住的就是许应鑅故居。记者留意到,除了拜庭许大夫家庙建筑已经进入修缮阶段,许广平故居(市级文保单位)和其他的5个区级文保单位仍然未得到妥善保护。"出现白蚁等生物灾害时,我们找人来喷过药,其他的,因为是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也不能自行修缮。"许必传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通讯员 赵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