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的八旗子弟)远去的铁骑难回梦里的家园
发布时间:2007-03-06 00:00:00

  随想录
  八旗兵远去了,生活还在继续
  在我第一次走上观音楼时,楼梯里很安静,我似乎穿过几百年岁月,在静谧的大楼里一点点回味满洲八旗兵来到广州的生活变迁。
  但是过一天,我再一次来到观音楼时,走上楼梯却听到阵阵笑语,大楼里热闹喧哗。上楼一看,原本宽敞的三楼摆着两列长桌子,上面摆着茶点,两旁坐满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每到节日,广州的八旗后代还会聚在一起,偶尔也穿上本民族的服装。

  原来,这天是18日,每月的18日,满族的长辈会聚集到观音楼聊聊天。这天,有位90多岁的满族老奶奶也在大家的搀扶下来到这里,与族人们相聚。为了每月这一天的聚会,他们一早就来到这里,族人们相见,总是特别亲切。
  看得出,在迁居广州两百多年的时间,经历近十代人的传承之后,这些满洲八旗兵的后代们,依然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民族。虽然他们已经成为比其他很多广州人更为“土著”的广州人,他们喝早茶、唱粤曲,连姓氏也早就改成汉人的姓氏。但是,只要走近他们的生活,八旗的后代们还会告诉你,他们祖上是什么旗,是哪一年迁到广州的。而且,他们还会保留着传统的节庆,传统的饮食。
  满族人的民族感情特别深重。也许是因为对族人的深厚感情,才令他们在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之后,还能够保持着民族的传统和特色。
  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即使是在广州土生土长的满族人民,即使他们的生活早已接受了本土的生活方式,但还会在精神上认同那个远古以前的家乡。
  从驻防广州的八旗军到广州土著的满族人,八旗兵的马蹄远去了,而生活还在继续,生活变了,而民族和家园还在心中。

  大事记
  1627年正月,金帝遣使致书袁崇焕,欲修和好,然所欲甚奢,袁崇焕严词拒绝。五月,金帝亲征宁远、锦州,袁崇焕力御之,金军损失惨重,退兵。八月,明熹宗死,朱由检(思宗)即位,明年改元崇祯。十一月,魏忠贤自杀。
  1628年正月,金帝致书于明将祖大寿等,言修好事。四月,明帝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
  1629年正月,金国政治,原由三大贝勒分月轮值,至此罢之,由皇太极一人专政。九月,金国首次考试儒生。十月,金帝亲自统兵,分三路进攻明国,十一月,围北京,袁崇焕率师回援。十二月,明帝中金人反间计,逮治袁崇焕。
  1630年二月,金帝遣兵留守滦州、永平、遵化、迁安四城,自统大兵班师。八月,明帝杀袁崇焕。  谭伯牛

  历史进程
  近十代繁衍生息,二百余年民族融合
  历史上的八旗兵,其实在清代包括有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而派驻广州的八旗兵有汉军八旗和满洲八旗。但在人们印象中,八旗兵仍然以满洲八旗为主,而今,满洲八旗在广州已繁衍近十代人,满族也成为广东省五个世居的民族之一。
  
  入穗:再也没有回到故里
  八旗兵是清代八旗制度下旗民的一部分,清军进入中原后,对八旗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将八旗兵派往各地驻防。广州是97个驻防点之一。
  汉军八旗兵比满洲八旗兵更早来到广州,公元1679(康熙十八年),汉军八旗到达广州。过了77年,清王朝从北京和天津的驻兵中,分次调动满洲八旗兵1500人,携眷来广州驻防。这些八旗兵的家乡都是在东北地区,在这次调动后,他们携同家眷,从遥远的地方经陆路来粤,一路长途跋涉,备尝艰苦,才来到广州。满洲八旗兵来粤目的,是与此前已到的汉军八旗一起,巩固国土,镇守边疆,并协助保卫地方治安。
  八旗兵刚派驻广州之初,原规定是会按期调回老家的,他们也时常做好随时调走的准备。甚至连在广州去世的最早一代人的骨骸,也只是做暂时的安葬,坟墓多是只堆以塔形的草坟,连石碑也不设置,以便调防时后人能将祖辈的骨骸带回老家安葬。
  但是后来,清政府为了加强和巩固其中央的统治地位,将驻防在各地的八旗兵改为常驻守制,世代不能调回。而有官职的官员还可以随时调防。因此,留在广州的满族人民,多数是八旗兵丁的后代。
  满洲八旗兵的后代就这样世代居住在广州,到如今已有七八代了,满族因而成为世居广东的五个少数民族之一。
  
  生活:保持相对独立的圈子
  为了保证八旗兵的生活,清朝政府通过“粮饷制度”,在经济上对八旗子弟给予一定优待,令他们能长期为皇帝效劳。八旗兵与地方官兵有一些区别,他们不直接管理地方政务,但协助地方管理。
  驻粤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靠领取钱粮维持生活,名之为“食钱粮”。在驻防广州初期正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满洲八旗子弟的经济生活是比较安定的,以当时的生活水平计算,一个普通士兵的收入,一般可以养活八口人。
  但政府虽然给予了八旗兵经济上的保障,在生活上对驻防广州的八旗兵也限制很严,在广州,八旗兵居住范围有严格的规定,满族八旗整体的居住范围大概是东至现在解放路,西至现在的西门口,北至光塔路以南一带,南至大德路。
  而且,其中每个旗的驻扎地也有严格规定,相互之间不能混乱居住。而且,还要求广州的旗民们不准学习技术,日常主要工作就是操练和守防,即使未入伍的八旗壮丁,也作为兵源的补充者,从小要随父兄练武功;他们不准经营工业,不应与民争利,终生为皇室效劳;不准擅自离城十里,离开驻防地要提前请假;不准与其他民族通婚。这样,将八旗子弟束缚在一个狭窄的生活圈子里,而且阻止了他们自谋生计的出路。
  
  融合:夹缝中融进羊城
  刚来广州时,政府的粮饷制度给了八旗子弟一定生活保障,生活上大致无忧。但是在接下来的150年之中,八旗人口从最初的1500人左右增加了6000多人,而政府派发下来的粮饷总数却一直没有增加。人口多了,物价涨了,粮饷没增加,而且八旗子弟们又没有学习技能的机会,也不允许经商,这样一来,旗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很多。
  清朝晚期,旗民们的生活更差了。清廷还颁发要八旗兵丁“另筹生计、各自食力”的诏书,粮饷制度解体了,原本的各种限制也废除了,很多八旗子弟走上做小商贩的道路,很多人想脱离旗籍,一部分旗民主动参加了辛亥革命。在那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旗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但也从此更进一步地与本地汉族人民融合在一起。
  辛亥革命年间,广东形势紧急。1911年,在广东咨议局,也就是位于今天烈士陵园里的广东省革命博物馆里,满族八旗兵的代表傅祥康、革命党人陈景华和汉军代表黄谦一起,将公文印信交给胡汉民,这标志着广东和平解放。
  但国民党政府时期,不承认满族是少数民族,广州的旗民们只能隐藏身份,在夹缝里艰难生存。一直到解放后,新中国才正式承认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195211月,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召开首届民族工作会议上,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宗猷当年是作为满族代表参加了会议,回来传播给族人们时,全部族人无比兴奋的情形,现在还给他留下很深记忆。

  关键词
  广州的满族有着和别处不同的历史印迹
  驻守广州的八旗兵,除了保持了一些原有的生活传统之外,也因为与本地广州汉族的相互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并且,还因为原来的历史,有了一些与别处不同的历史印迹。
  
  汉八旗与满八旗
  一般人一提起八旗兵,多数是指满洲八旗的,但清代驻防广州的八旗,有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都是从京城外派广州的旗民。汉军八旗比满洲八旗早来77年,人数三千,是满洲八旗的两倍。在编制上看,满、汉八旗同样是正黄、正红、正蓝、正白和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最高领导是将军,下设左、右副都统分别领导满、汉八旗。
  满汉八旗的驻防地区都在广州城西的“旗境”,但具体地点又有严格区分,严格按划定地区居住,不能混居。而且,汉军八旗成员也与满洲八旗一样,只能在自己八旗内通婚,并且不能离开旗境外出居住、谋生。
  汉军八旗同样享受“钱粮制度”及各项待遇,也遵守八旗的其他规定。但汉军八旗重视文科,他们的子弟中科举有功名的较多,满洲八旗子弟则重视武科。“耍大刀”是满族传统性的武术,不少满族人有一两手绝技,但中科举的甚少。
  
  宗祠以“旗”为单位
  全国各地的满族只有广州的满族设有宗祠,这也许是因为杂居在广大汉族中,受广东汉族人民的宗祠所影响。与汉族以姓氏为宗祠的习惯做法不同,满族设立的宗祠是以“旗”为单位,一个旗设一个宗祠,所以广州的满族宗祠一共只有八个。
  据说八旗宗祠的设立是清嘉庆年间正红旗的一个族人发起的,他仿效广东汉族的形式设立宗祠。每个宗祠均有三进深,第三进有三座神洪龛,中间一座里安放各姓先人牌位,同一个姓氏的“落广祖”(也就是最先到广州的满族祖先)设一个牌位,每个牌位以族谱形式由上而下分别写上各代已故男丁的名字,但不写配偶名字。而绝嗣的单人牌位就安放在左右两座。
  每一个宗祠都设在本旗人居住的区域里,例如镶红旗宗祠就是在光塔路上,也就是现在的满族小学。但如今其他各旗宗祠已不复可寻,只剩下一个旧址。

祖宗袋现在只是满族后代纪念先人的纪念物了。

  而在过去广州满族家庭的大厅里,墙上总挂着一个黄色或者红色的布袋,里面装有衣服、弓箭模型,以及筷子、谷粒、大麦等,都是第一代离开东北老家时带的一些故土纪念物,一般不能随便打开看,在除夕夜,全家要叩拜祖宗袋。现在只是作为纪念先人的纪念物了。
  
  春祭是集体的节日
  春祭是广州满族的一个集体祭祀仪式。每年清明节前一晚,各姓子孙都前往宗祠,参加祭祀。仪式在深夜十二点开始,男丁按次序排列进香叩头,并举行“耍大钹”。然后当着先人牌位杀猪,按男丁人口分发猪肉,女人则分不到猪肉。
  后来在汪宗猷等人的建议下,女人不能分发猪肉的传统被改变了,无论男女都可以分得祭祀活动的猪肉。

  人物专访
  无论百姓还是贵族,满族人都会继承祖先的东西

   八旗兵来到广州已经近250年了,他们的后代在生活上已经非常本土化了,但内心深处还是以自己的民族为傲——就像86岁的汪宗猷老人,他是广州满族历史的“活字典”。

  受访专家:汪宗猷老人。86岁,广州市满族小学创办人和名誉校长,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编著有十八部满族相关书籍。为迎接明年满族入居广州250周年,他正在组织编写一部更详尽的《驻粤满族史》。被称为广州满族历史的“活字典”。
  记者:请问您是八旗中的哪个旗?在广州的八旗后代,他们还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旗吗?
  汪宗猷:我家是镶红旗,父亲是最后一代八旗兵。现在大部分八旗后代都知道自己是属于什么旗,例如我们这里研究会的工作人员都是八旗后代。只是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不一定说出来,在生活中也与汉民族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外界不一定知道而已。在清代,旗人们不可以与外族通婚,因此大家相互之间经常有血缘或亲戚关系,因此我们的族群关系也很密切。
  记:现在广州还有多少满族人?其中八旗后代有多少人?
  汪:世居广州的有4000多人,他们都是八旗兵的后代,但新中国成立后还有2000多名满族人民南下广州,他们是不是八旗兵后代,就比较难以考证了。
  记:现在广州的满族人民,与汉民族有什么区别吗?在生活上有哪些不同的生活习惯?
  汪:到明年,满族八旗兵进入广州就有250年了,也就是满族人民入居广州已有250年。经过200多年的民族融合,在广州的大街上,满族与汉族人已经分不清,无论是外貌还是生活习惯都没什么不同。不过,每到农历春节期间,我们还会聚在一起“包饽饽(即饺子)”,这一个习俗一起保留至今。其实,满族很多美食、特色点心,例如萨其马、饭卷和豆沙包等,也成为广州本地特色的小吃,但是即使一些满族小孩子,有不一定知道这是他们祖宗的“发明”。
  记:您认为满族人民有什么特点?
  汪:我认为满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向先进文化学习。从普通百姓到贵族阶层,都不会毁灭上一个朝代的东西,而且乐于学习先进的东西。另外,满族人民敬老扶贫,现在广州60岁以上的满族老人家,都有敬老金,对生活贫困的人也有补助。而且重教奖学,每年都会请满族老师聚会,对优秀学生也有奖励。这些都是满族人民的特点。
  另外,满族的民族感情也很融洽,各地满族之间经常往来,一见面都非常热情。今后民族融合是主流,满族也将保留着自己的特色,与中华各个民族共同发展。

  关键地名
  满族小学

现在,满族小学里的满族学生每个月还可以得到特别的补贴。

  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宗猷老人的一个身份,就是广州市满族小学的创办人。
  汪宗猷是满族镶红旗人,位于光塔路上的满族小学,原本是八旗中镶红旗的宗祠。1946年,他看到失学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满族儿童占的比例也很大,所以想到办一所学校。那年,在老族胞的支持下,开办了国光小学,也就是后来的满族小学。
  创办初始,学校里只有八个教职工,六个年级,学生109名。1956年,才正式命名为“广州市满族小学”。现在学校里的满族学生每个月还可以得到特别的补贴。
  
  观音楼

皇帝御赐的观音楼现在是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办公所在地。

  在热闹的惠福路与海珠北路交界的地方,隐藏着一个不算醒目的大门。大门有古朴的趟栊和坚固而古老的石基,门上有四个秀丽的字“妙吉祥室”,这里也就是广州的满族人通常所称的“观音楼”。
  据说观音楼原是木阁楼,明末建造,满洲八旗来广州时,将这里改作观音楼,供奉一座木雕鎏金观音,是清朝皇帝恩赐给满洲八旗兵,因为满族人基本上是信奉观音。但这尊有一定历史的观音像却在“文化大革命”之中不知所踪了。
  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将观音楼改为“妙吉祥室”,据说妙吉祥是满洲的别称,用以代替满族,在当时有避免歧视的原因。
  现在观音楼临街的大门还是车水马龙,而走上楼梯却突然安静下来。在三楼,是现在广州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办公所在地。楼体和初建时依然没变,高大,宽敞,墙壁上嵌着一块石碑,记录着妙吉祥室的建筑历史,另一侧隔开的小房间里,摆放有观音的坐像。

  解误
  八旗二马路是旗民们居住的地方吗

其实,八旗二马路一带历史上并没住过一名八旗子弟。

  广州城区东部东堤地区,有一条马路名为“八旗二马路”,这里还有八旗会馆、以及以前的“八旗大马路”(今为沿江中路)。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历史上的八旗兵是驻防在这里。
  汪宗猷老人说,其实八旗二马路一带历史上没住过一名八旗子弟。按清朝规定,驻粤的满、汉八旗兵都住在城区的西部。东面为何有“八旗二马路”?因为当时这里珠江北岸建有“天字码头”,清朝官吏从水路到广州都在此上岸,因此在这里建八旗会馆,供八旗官员到广州后暂时休息。八旗二马路的路名也因此而来。
  八旗二马路一带虽然不是旗民区,但与驻粤八旗的官员关系密切,其实也可以看做是驻粤八旗的“第二地区”了。
  
  “八旗子弟”都是纨绔子弟吗
  很长时间以来,“八旗子弟”常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纨绔子弟的形象。由于进驻城市,长期脱离劳动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特别是到了晚清,八旗子弟每天的工作任务除了操练、值班之外,就没什么事可做,因而有部分意志薄弱的抵制不住城市奢侈生活影响,染上斗蟋蟀、玩雀鸟的习惯,影响了人们对八旗子弟的印象。
  由于八旗子弟的形象被破坏,还有很多人编撰了一些损伤旗民的故事。例如有传说满族传统小吃“萨其马”是一位八旗军营里的厨子不小心将点心沾上鸡蛋液,无意中做出来的,因为厨子对八旗兵不满,所以还将这小吃命名“杀骑马”。其实萨其马是满族早已有的传统小吃,因为制作萨其马的最后两道工序是:切成方块,随后码起来。“切”满语为萨其非,“码”满语为马拉木壁。“萨其马”便是这两词的缩写。
  事实上八旗子弟也有很多优秀的人物,例如清末爱国民主人士舒宗鎏是广州满洲镶红旗人,清末科学家关国栋是广州满洲正黄旗人,名中医傅星垣是广州满族镶白旗人。
  
  “旗下”是旗民吗
  很多人将旗民称为“旗下”,甚至一些年轻的八旗后代也自称“旗下”。事实上,“旗下”与旗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旗民、旗人,是对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的在旗人丁的统称,也就是说驻守广州的满、汉八旗官兵及家属,都是八旗的在旗人员。而“旗下”又称“旗下人”,是八旗的下人,没有旗籍的,属于被统治者中最低层的人。旗民和旗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郭毓玲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