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陈子壮) 尽忠为臣子本分 报国乃壮士天职
发布时间:2006-10-23 00:00:00

  采访手记

  宗祠的力量

  陈大夫宗祠呈现的是一种雄壮美。首先让人有压迫感,巧夺天工的设计、震撼人心的建筑、美轮美奂的装饰带来了视觉冲击,让人觉得个体力量的微弱和智慧的匮乏。等到歆享完毕,浅薄地知道宗祠涉及到的历史及人物时,就又会持续生出流连忘返的雅兴。“慢慢走,欣赏啊!”在九百平方米的宋名贤陈大夫宗祠里,记者呆了整个下午。
  记者可以很清晰感受到陈氏子孙回忆先贤时的高傲。比如说风水,沙贝村简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完美所在,依山傍水,具备典型的人文环境;比如说贵人,由古及今,如数家珍,即便当今某个区的并非耀眼的领导是陈家人,他们也心中有数——五六个老人、陈氏家族的廿六、廿七世孙,每天必到宗祠里转一转、巡一巡,尽可能多地重温每一个历史片段。“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是他们说得最多的。
  古色古香的宗祠也有了一些现代色彩。南粤先贤馆首批50历史名人名单公示里有了陈子壮的名字,老人们就会贴一张红榜共示;村里陈家的后人买下一家店铺门面送给了祠堂,祠堂的管理者们也会贴出一张感谢信——时代在变,祠堂自然也在变,但是祠堂的力量在变化里依旧强劲。祠堂旁边是一所小学,孩子们中有不少是知道陈子壮这个名字的,对一个近千年绵延下来并且要继续繁衍下去的家族来说,启蒙时即开始宗族教育确实太重要了。

  大事记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开进北京。明王朝覆亡。
  1646年(清顺治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降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澳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
  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人物生平

  投笔从戎显书生意气 从容赴难有壮士风流


陈大夫宗祠内陈列的陈子壮像

  陈子壮,南海沙贝村(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人。字集生,号秋涛,谥号文忠。出生于广州九曜坊。其父陈熙昌进士出身,在朝廷历任大官,伯父陈熙韶在广西思恩府当知府。陈子壮的成长与其所受的家族教育息息相关。
  
  少年聪慧屡试皆捷
  陈子壮之父陈熙昌是个饱读诗书的进士,母亲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因此他自幼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四岁能文、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一年中秋节晚上,陈熙昌在官邸的花园宴客赏月。其时天色朦胧,薄云照月,有客人触景生情吟诗曰:“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蟾照碧波。”陈子壮当即接口道:“待我明年览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众客称奇,都道此七龄小子聪敏、志气非凡,前途无可限量。万历辛亥,陈子壮16岁时,应岁试冠邑弟子员。万历乙卯,陈子壮20岁,乡试(即省会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己未(1619)中进士并在殿试中获第三名(探花及第),应了诗谶,时年24岁,授翰林院编修。
  
  刚直不阿不附阉党
  1625年,陈子壮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时值权奸当道,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陈子壮极为反感,便命了一题“论历代宦官之祸”。乡试结束回朝时,他还亲自拟文论证,历数各朝宦官之祸害呈给皇帝。满朝有正义感的官员莫不称快。魏忠贤自然十分痛恨,但看到陈子壮少年新晋、才华卓绝,于是想收为己用。
  一日,魏忠贤府第新修,想请书法了得的陈子壮题写“元勋”的匾额,便派手下人明翼对陈子壮进行拉拢。陈子壮婉言谢绝。明翼回报,魏忠贤大怒:“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随即派党羽搜集陈子壮在浙江主持乡试时所言“庸主失权,英主揽权”等语,将其意歪曲为诽谤皇帝;昏庸的天启皇帝竟然偏听偏信,罢免陈子壮父子的官职。二人不得已携眷回归广州,在盐仓街定居。
  天启皇帝驾崩,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迅即垮台。陈子壮恢复了左春坊左谕德的官职,到任两个月后便因父丧匆匆南归,丁忧服满回京,升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充经筵日讲官。每当在群臣满座的殿堂中开讲,陈子壮总有治国安邦的滔滔宏论,君臣皆为之击节。
  
  疾恶直言黜官归里
  1636年,崇祯皇帝为了罗致人才进一步扩大朱姓宗室的势力,下诏曰:凡宗室中如具文武才智者,许改秩授职。所谓“许改秩授职”,即允许不经正当途径做官,而升官就意味着增加俸禄、进而增加财政开支。而且当时藩王、宗室的权力已经很大,严重影响到各级官员的行政效率。深知“许改秩授职”之害的陈子壮上书千言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此举激怒了众藩王,合伙诋毁陈子壮,指责他离间皇族。没有主见的崇祯皇帝便下旨刑部,以“非祖间亲”的罪名将陈子壮投入监狱。身陷囹圄将近半年,陈子壮经群臣营救而出狱,黯然黜职归乡。
  在广州白云山九龙泉之上,陈子壮修建云淙别墅,集杜甫诗句在门外自书一联:“天下何曾有山水,老夫不出长蓬蒿。”又与其弟陈子升及黎遂球、区怀瑞、曾道唯、等十二人修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终日吟诗唱和,影响很大。翌年,陈子壮在禺山书院授徒讲学。
  1643年,广州及邻近数县发生大灾荒,粮价高涨,广州城内乞讨者日渐增多。陈子壮不但自己出资,还四处奔走筹款,组织救济。他在城内分区设点,每天向饥民施粥。据《广州通志》记载,数千人因为得到他的救济而存活下来。
  
  反清复明多次转战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清军很快占领了北京。不久,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号弘光皇帝,任命陈子壮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京师失陷的消息传到广州,陈子壮悲痛欲绝。他马上组织义军,操练兵马,次年率师北上,准备赴任保卫福王。到达芜湖时,南京已经失陷,马士英带着南明弘光皇帝潜逃,不久,君臣均被清兵俘获,陈子壮只好退兵回广州。
  此时陈子壮捐资倡议,不断招兵买马,扩大力量。队伍中不少是船民及少数民族,他们不畏强敌,英勇善战。陈子壮书生出身,投笔从戎,但他熟读兵书,行军布阵颇见兵法之妙,出兵作战时常身先士卒,在广东转战两年,挫败过不少强敌,因而有粤东儒将之称。1647年初,丁魁楚等一班明朝旧臣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史称南明永历皇帝。这时陈子壮驻守九江,永历帝封子壮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兵礼三部尚书,督办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
  1647年,明降将、清总督佟养甲,总兵李成栋统清兵六万,自闽入粤,先攻破潮州、惠州,然后攻陷广州。第二年春,李成栋率军西向桂林,广州清军兵力薄弱。为了收复广州,陈子壮在九江誓师,将二千余艘战船编为四营,率师直奔广州。在广州城南门外,陈子壮全身披甲,手执宝剑立在船头指挥攻城。城上不断投下弹石,射出火箭,他毫无惧色,继续指挥人马攻打。一连强攻八天,烧毁清军大部分船只,占领了西廊门的炮台,但因无后援,城中的内应力量被清军消灭,此时清军的援军又快到,陈子壮只好退兵至三水县。
  
  惨受锯刑慷慨就义
  农历八月初,陈子壮又联络张家玉、陈邦彦及恩平、新会、阳春、新兴等地义军,号称骁骑三十万,再次合攻广州,战斗坚持两个月仍未奏效,陈子壮只好撤回九江整治军队。此时李成栋已从广西回军广州,率清军几次袭击九江,陈子壮长子上庸战死,清军亦多次被击退。后来清军分兵攻打九江及高明城,陈子壮退至高明,率全城军民昼夜登城防守,清军屡攻不下,便偷掘地道入城,放炸药引爆。城破,张家玉、陈邦彦牺牲。子壮、上图父子二人率余下的五百义勇军浴血奋战,结果全部战死。子壮、上图等亦被俘,随后押回广州。
  清将佟养甲传讯子壮,喝道:“还不下跪!”陈子壮昂然北面而立,反骂道:“你是谁?敢要我跪,头可断,膝不能屈。”养甲道:“我和你曾共过事,看在年谊份上,我可不杀你,事情有商量,跪吧。”子壮厉声道:“你丧失民族气节,背叛朝廷,成了卖国求荣的清狗,还跟我讲年谊?”佟养甲被陈子壮刺中心病,心中又愧又恨,但语气却放缓道:“秋老,为何这么不识时务,现在已是清朝的天下,大局已定,不要太固执了,只要肯投降,我包你照样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陈子壮道:“做你的走狗去吧!道不同,不想为谋。”佟养甲道:“难道不顾全你的老母吗?”陈子壮道:“我举兵之时已禀命高堂,她教诲我自古忠孝难两全,尽忠即尽孝,只管杀敌,无须为她为念。事既无成,今日被擒有死而已。”佟养甲恼羞成怒之下要把子壮杀害。
  翌日,子壮被押到东较场。陈子壮发妻早死,继室亦中年病故。这时子壮之妾张氏及族中子弟也来到刑场。陈子壮对他们说:“我为国,不知有家矣!你等若能不死,可返故乡沙北。书可读,不可仕;田可耕,不可置。”当时佟养甲为雪羞辱之恨,要让陈子壮死得更惨,竟然下令用利锯锯死他。行刑时,刽子手无法锯下。陈子壮已成为一个血人,仍厉声斥道:“锯人需用板啊,蠢才!”吓得满头大汗的刽子手方醒悟过来。陈子壮壮烈牺牲,时年52岁。

  人物辞典
  陈子壮(1596-1647):广东三忠之一

  明末清初,广东出现了三位民族英雄,这就是被誉为“广东三忠”的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李自成军队的乘胜追击下,明思宗朱由检自尽于北京。吴三桂投降,清兵大举入关。接着,南明弘光、隆武政权相继瓦解,清兵由福建漳州、泉州进攻广东。这时,广东存在两个对立的南明政权:即广州的绍武帝和肇庆的永历帝,双方互争正统而打起内战,清兵乘虚而入。十二月,李成栋的先头部队由东门轻取广州,南明君臣多人死难(至今仍有“绍武君臣冢”古迹存于越秀公园)。随后,清兵继续攻打梧州、桂林,追击遁逃至全州的永历帝。
  南明危在旦夕之际,兼军御史张家玉起兵于东莞,兵部主事陈邦彦起兵于顺德,大学士陈子壮起兵于南海。紧接着,各地义军(包括农民军)风起云涌,小者百人、大者万人,甘竹滩的余龙、新会的黄公辅、恩平的王兴、高明的麦而炫、番禺的屈大均都是义军中的佼佼者。虽然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起义军的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三忠”先后坚持10个多月的联合军事行动牵制了清兵的在粤主力,从而使得南粤的最后一个政权得以延续十多年。清将李成栋后来也慑于广东抗清力量的强大而复师于明。

  民间传说  
  老天爷为英雄流眼泪
  据传,当陈子壮就义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暴雷轰响,似乎天地也为一代英雄的殒殁而震怒!又传,陈子壮的骸骨是由广州大佛寺僧人慕义装殓的,火化为灰安放于僧房的地下室之中。朱氏夫人闻子壮遭杀害,大叫数声:“我儿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然后自缢身亡,张氏也相继殉夫自杀。朱氏夫人的四个儿子,除长子上庸作战阵亡外,上兰(义子)、上延和上图在高明城破之日同时被俘,羁囚了一段时间后,因李成栋反清复明,夺了佟养甲的兵权得以释放。
  
  小女子为子壮续传奇
  陈子壮死后,其爱妾张氏被李成栋纳为内宠,但终日郁郁寡欢。李成栋原是明朝大忠臣史可法的部属,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两广提督。有一天,张氏看罢粤剧演出归来,一反往日愁容、欢笑异常,李成栋怪而问之,张氏解释说:“我看到戏台上酷似明朝服饰的衣冠,甚觉威仪!”为讨张氏欢心,李成栋马上穿上明朝衣冠,张氏取镜供其观照,乘机鼓励他反清复明。李成栋说,因为有眷属在松江,所以踌躇不决。张氏说:“我敢独享富贵乎?请先死以成君子之志。”说罢自刎而死。李成栋大哭道:“小女子尚能如此,我辈岂能苟且?”此时江西恰又传来江西金声桓“反正”的消息,李成栋反清之意遂决。
  李成栋启用了入城时收藏起来的明朝总督大印,派专使赴广西迎永历帝,联络花山群雄,并挟持佟养甲加入反清行列;又与闯王旧部相互呼应、联明抗清。兵威所及,震动整个南中国,政局因之大为改观。

  后人访谈
  十世孙:地灵人杰成就陈家风光

  陈家第26世孙、陈子壮第10世嫡孙陈权辉今年71岁,在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的宋名贤陈大夫宗祠(陈子壮纪念馆),他与陈伟南(70岁,陈家26世孙)、陈有桐(82岁,陈家26世孙)、陈树民(57岁,陈家26世孙)、陈树添(60岁,陈家27世孙)一同守候着祠堂的静谧和源远流长的祖上荣光。
  在陈权辉和他的同辈们看来,陈家之所以能“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之所以能出现陈子壮这样的风云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风水有关。
  原来早在1300年,本来居住在广州河南天堂檀香村(今广州造纸厂附近)的陈家因为多代单传、人丁稀少,不得不打算另辟居处。当时的七世孙陈浩潜心研究风水,并与另外两人结伴到江西拜访名师,学成后到处寻觅名山龙穴。陈浩后来发现浔峰地区,觉得这里山明水秀,将来定会人杰地灵,便在沙贝(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定居下来,此后陈家瓜迭绵绵、繁衍不息。同时,陈浩登山涉水踏遍浔峰山脉,终于寻到六穴“风水宝地”。

现存的陈氏古墓简图。

  陈家的子孙们对先贤特别是对陈子壮充满敬意。陈子壮在大坑山建有衣冠冢,但至今未见未曾寻到,这庶几成为所有人的心病。2001年暮春时节,陈家26世孙陈伟南结伴上白云山试图寻找云淙别墅(陈子壮修建)遗址未果,作五律诗一首表示感怀:
  铮语斗权奸,黜官乡里还。
  碧山栖别业,冽水濯憔颜。
  忧国殚思策,待时翻倒澜。
  庭园何处是?芊草夕霏间。

  故址寻踪
  四牌楼
  (“戊辰进士坊”)


存于陈大夫宗祠的原四牌楼楹联:文明北斗魁三象,阀阅天南第一家。

  崇祯皇帝目睹陈子壮才华横溢、尽忠报国的表现,又了解到其先祖为大明江山做出过较大贡献,曾称赞道:“真是阀阅天南第一家(阀阅,指大族世家)啊!”特下旨建坊,以纪世德。坊建于当今的广州解放中路(俗称“四牌楼”)处,坊名叫“戊辰进士坊”,上边刻有陈子壮本人及其远祖陈珙、高祖陈鏊、曾祖陈绍儒、祖父陈弘乘、父亲陈熙昌等人的姓名和官衔。牌坊上还刻有三副楹联,对文如下:
  1.三阶复始,六叶重光。
  2.文明北斗魁三象,阀阅天南第一家。
  3.垂德功言于不朽,仰公卿长之无愧。
  这座牌坊是明代广州“四牌楼”中最后的一座牌坊。1947年因扩路牌楼被拆迁,戊辰进士坊至当时的汉民公园西门(即财政厅前)处,遥遥地与本祠相望。这牌坊屹立了三百余年,至“文革”时被毁。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


 坐落于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的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成了陈子壮后人缅怀先贤、遥寄追思的地方。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俗称世德堂。坐落于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宗祠由十二世祖陈锡(天游)和陈鏊(雁泉)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落成。后经三次重修:第一次明万历三年(1575年)由十三世祖陈绍儒重修;第二次清道光十七年(1847年)重修;第三次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略有修葺。宗祠于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建筑占地九百平方米,坐北向南,分前后两进,后进有乡贤、忠烈祠。穿过天阶是大堂,正中摆放着一座1.9米高、庄严肃穆的陈子壮玻璃钢塑像。中堂悬挂着“世德堂”和乾隆皇帝御笔题的“忠简”两块大牌匾。大堂西侧的大石祠碑(“文革”时期被毁,现已重制),较详细地记叙了宗祠的历史沿革。东为乡贤祠,正中是始祖陈康延的大幅画像,两旁陈列着历代名宦乡贤的画像及史料;西是忠烈祠,专门陈列着陈子壮的事迹及诗词歌赋。

陈大夫宗祠内陈列的陈子壮遗笔。

  前进入门口正中悬挂着陈子壮“钦点探花及第”金边金字的牌匾。前进东厢房为文娱室,西厢房是接待室,天井宽敞,摆设的盆景花卉精工雅致。天井的石栏刻有“忠孝廉洁”四个大篆字,以花卉人物浅浮雕衬托。天井两侧分别是东西廊室,西有先祖国画肖像;东为展览室,展出书画作品。

陈大夫宗祠内的门联: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

   宗祠大门口上方悬挂着“彩排”,据传是皇帝赐予的。大门口上的大石匾额刻着“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大门口两边挂着一副木制对联: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两侧陈列着很多显示先祖官职的独脚牌。大门前有很多宽阔的七级石台阶。台阶前是修葺一新的大广场,东侧的大榕树枝繁叶茂。
  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