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市长篇·刘纪文] 70年前,广州的全才市长什么样?
发布时间:2007-02-12 00:00:00

刘纪文 

 

19323月至19368月任广州市长兼广东省政府委员,为解放前广州市长任职最长者,对发展广州市内交通、航运和繁荣工商业成效显著。

政绩如:193310月,中山图书馆落成;193311月,举办广州市第一次展览会。广州市府合署于193410月落成。广()()公路于193311月通车,是广州公路建成后第一条干道。19332月,海珠桥落成通车等。

 

 

市政建设 延用至今的广州市政府大楼,在当时所需建筑费用预计150万元,一时难以筹足资金,刘纪文批准市府在报建时收建合署的附加费,才筹足资金,历时4年,于1935年落成。

 

与民同乐 1934年2月15日,刘纪文为纪念新建市署落成,举行“耆英会”:80岁以上的老人200余人,其中有据说106岁的张苏氏,尚能穿针,她表演穿针的照片曾刊在1934年3月19日《申报·图画特刊》第二号。

 

国民教育 由刘纪文主持的建成于1933年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今孙中山文献馆)。

 

繁荣工商 1933年2月15日,广州河南电力分厂的开工仪式,中立者为广州市市长刘纪文。

 

 

风气之先 1933年初,广州市举办了一场美式足场(橄榄球赛),市长刘纪文为比赛开赛

复活的灵魂

刘纪文:善德是政治和行政的血液

要到清明了,窗外的阳光明晦不定,空气中飘着南方特有的腐殖质的味道。中山图书馆阅览室内,故纸和樟脑丸的混合气息,使人有一种轻微的眩晕,看待身周的一切事物都有疏离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在翻阅1920年代南京特别市政府秘书处编纂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会觉得我是在看时人的文字,而不是那么久远。

我看到的,是南京特别市市长刘纪文的就职报告,还有许许多多的讲话、总结、会谈、协商,政治或行政的言论。这些,当然不是抒情散文或者时政评论那样轻松和流畅,但从中我却越发清楚地窥见了中国近代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一个侧影,以及市长这个职位之后的刘纪文其人,不管他是南京还是后来的广州的行政领导——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致和风骨,不因动荡而变迁。 

早在公元前8000年时,底格里斯河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初的城邦——耶利哥。但这只是空间意义或者是原始军事目的下的聚居地点,犹如太平天国时期的天京(南京)。真正使居民成为牛活共同体的城市自然是雅典和罗马——这些城市,不仅是“城郭”和“市场”的结合体或者说生活欲望的载体,还有一种城市的精神或者说艺术的气质贯注其中。

刘说,罗马帝国内城市繁荣,代表了文明史的巅峰,表面上看是帝国秩序的稳定和通都大邑的昌盛,关键是造就了素质优秀的市民和史无前例的市民文化。至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虽然也有圣托马斯·阿奎那亚那样的伟大人物,但城市的衰落和科学以及宪政制度的式微却是无法否认的。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育。他说,教育,是市政的重中之重。

这番话,即便放到现在也不算老生常谈,何况是在中国城市化初期。张仲礼先生在《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中,提到城市化的内涵,首先在于流动和迁移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民众个体权利的觉醒和受到尊重。作为国民党政府的最高地方政府官员,刘纪文强调,有大批的农民涌向城市和都市,有人如临大敌,有人视而不见,这都是不正确的对策,首要的是解决核心问题——教育,原来城市之外的人都可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部队。

主政南京和广州期间,刘之政绩多为人所乐道,最著名的是草创南京道路系统和广州道路系统以及市区街道分界。他对市政的计划,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现在南京最早的柏油马路,称为“中山路”,计长10.5公里,其设计图样,是他在新婚不久,伏在家中客厅地板上画出来的。要落实这一路线,需要拆除沿线许多达官巨贾的房屋。为了征信于民,他首先排除巨大压力,拆除了蒋介石的总司令部和官邸,一分为二便于中山路从中穿过,这才顺利开通,仍不免得罪多方。

事实上,刘虽精通市政和理财,但并不属于科班出身。他的军事和党派色彩很是浓厚,在广州,尤其是在梳理地方政府与军队系统的利益纠纷时,都不无帮助。用刘自己的话说,他少时习儒家文化,长大服膺三民主义,但后来为着革命需要游学欧美日本。从刘的经历和表达不难看出,刘身为职业政治家和行政官员,其性情、视野、才华发育均十分完善。

《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说,贵族制政体下的城邦会孕育出优良的政治家。中国与希腊不同,南京广州与雅典也自不同,国民党政府强调的“精英治国”与贵族制也不一样,但刘纪文所生活的年代,中国已无可避免地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他已无法成为一个完全中国意义的官员,他的出身、他的阅历和他的理想,不断接触、撞击、啮合、交融,就构成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可以让我缅怀和遐想刘纪文的,不只是苍黄的故纸,不只是陈旧的海珠桥和马路,不只是他和宋美龄的“城南旧事”,还有当下的城市建设……

 

□施政借鉴

作为六朝故都的余绪,南京在现代化建设上显然乏善可陈,但刘纪文的志向是造就一个“艺术化的新南京”,特点之一便是名胜的保存和绿化的完美。余光中先生在(旧大陆·新大陆)一文中写道:孩时的旧大陆早已消逝,只堪在吾心深处去寻找。我回到生我育我的南京,但父母和同学都已不在,也没有马车辘辘,蹄声铿铿,驶在中山路旁。秣陵树当然还荫在两侧,都是刘纪文市长开路时栽植的法国梧桐,但是树犹如此,还认得当时爱坐在马车夫旁座的少年吗

 

为政(南京)报告一瞥

……谨任目的切要之图,敷陈数事,敬告国人。

一、撙节开支。

现在市府收入短拙,节流与开源同属重要。所有行政经费,力从撙节。决先确定预算、裁汰冗员、以期款不虎糜、用裨实际。

二、实行考试。

为政首重人选,果能用得其人,自收事半功倍之效。纪文用人向无畛域之分,以学识为主,决定举行考试,甄拨真才,录取之后先行试用,仍随时予以考察,务使人尽其才,用当其才。

三、财政公开。

造成廉洁政府,必先财政公开。去年任内曾饬财政局将收支数目列册公布,此后收入支出,仍当按月逐项刊布,务使全市民众,了然于市财政之状况。

四、处理逆产(本报记者注,指“五省联军统帅”孙传芳之军阀财产)

逆产之处理,应以法律为准绳。现在处理逆产条例,也经国民政府休整颁布,凡属依法判定之案,自当切实执行,不稍宽假,如有捏名告发或挟嫌诬控者,亦必尽法惩办,以蕺浇风。

……至于目前急须举办者。()调查户口,使全市人口得一正确之统计,以为市政之基础;()丈量土地,举办登记,使市有与民有之土地,划分清楚,以为实行民生主义之根本;()开办自来水,以重卫生;()疏浚秦淮河,使水流活泼,激浊扬清,以保存名胜;()创办革命纪念馆,搜罗关于革命之各种纪念物,以便市民浏览而资感化;()建筑公共牧场,并于四周种植树木,造成清幽之成果。

 

刘纪文治下的南京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初,曾和南京市政府针对统制型市制的主要弊端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两条防范措施:

一是尽可能田向社会,转换市政府的行政职能,缓和政府与城市的关系。南京市政府的主要施政目标是保证中央政治意志的贯彻实施,具体而言就是强化政治控制和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南京市执行社会职能的能力天生薄弱,容易引起城市人民的不满,最终影响国民政府施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强化政治控制的同时,南京市必须尽可能面向社会与经济转换行政职能.如1929年,南京市社会调查统计处升格为局,执掌工商调查统计、奖励、取缔、改良事宜及社会合作、娱乐场所管理、劳资纠纷和主佃纠纷的调解。

二是尽量选任外省籍人士充任高级行政长官,避免官员地方化。以第一届市政府为例,市长刘纪文是广东东莞人;参事黎公度、薛庆麟和倪锡纯分别是广东南海人。浙江平湖人和上海人;市府秘书长钱宏是无锡人,没有一个高级官员是南京人。科长以下职员则面向全国考试录用,凡本人自愿经党员二人介绍者均可参加。据统计,1928年整个市府工作人员来自全国16个省区,其中江苏虽有650人,但只有数位科员是南京人。

三是尽量选任技术专家担任行政长官和职员,避免决策失误。如第一届市政府,市长刘纪文是北伐司令部经理委员会主任,曾于1923年前往英国考察市政和战后欧洲经济状况,是理财专家和市政专家;财政局长金宝国系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担任复旦大学等校教授,是理财专家;公务局长陈和甫曾任震旦大学土木工程师,是工程专家;社会局长马洗繁系伦敦大学硕士、北京政法大学等校教授.是社会问题专家。

 

人物词典

交通·命脉

1932年~1936年,刘纪文当了不到4年的广州市长,此时的外部环境与前大有不同,这就是控制两广的是有“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此人在地方实力派中反蒋最力,但在建设地方和振兴实业方面颇有作为,奠定了广州和广东在纷争时期的稳定发展的基础。刘和前任林云陔在他的支持下,为广州的近代化做了许多事情。

刘上任初期,即饬令成立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始致力于城建总体规划。经长期研究,制订了全市的道路系统规划并绘成系统图,然后请专家参与讨论休整。方案确定后,报省政府批准后并转西南政务委员会备案,于1932年向全市公布。此后市内道路建设逐年按规划进行。每年开辟一条新路,都要由工务局作具体测量和完成技术设计工作才能动工。

就市政而言,林云陔时期开始立项设计的海珠大桥,于1933215日建成,这是刘任内的最大工程,也是广州甚至整个国内最著名的工程之一,终结了珠江上轮渡作为唯一交通方式的历史,为市民经济生活造福不浅。同样值得称道的,是刘在完成长堤大马路上的努力。这条路从清末开始就在修建,东由川东口至西之西濠口,到1918年才修成2000多英尺,几经拖沓,至刘任内全部完成。刘任广州市长不满4年,共计修马路39万多英尺(约合11.7万米),并明确界定市内路线1356条,最窄有2.2米,最宽有11米,使路宽有一严格标准。这种标准现在看来已不合时宜,但在当时实属首创。另外,他对市内在建工程也采取多方筹措或追加经费的举措,督促加快工程进度。如中山图书馆(旧址),由市政府呈请省府追加费用6万元,于 193310月落成。

 

教育·基石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位市长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市政或城建规划。刘对规划的认识是,他早年考察过欧美各国名都,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罗马、东京,市政场所还有道路、公园、市民广场、博物馆、歌剧院等等,认识到不光有实用理念,艺术价值还有精神追求都必不可少。因此这种规划是以十年甚至百年计的,决策的连续性和前瞻性都必须得到保证。

作为教育救国论的身体力行者,刘还在广州首创六年制国民义务教育学校100所。他潜心研究英国、美国、日本三国教育现状,并对三国儿童入学和失学以及成年后就业情况作详尽了解,得出结论,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种魄力和干劲,在财政支绌的当时,阻力是不难想像的。用国民党史研究者的话说,这是一扫旧时“不做事不犯错”的因循心理,颇具革命精神。

 

善德·全面

事实上,刘虽精通市政和理财,但并不属于科班出身。他的军事和党派色彩很是浓厚:1909年,他刚20岁就与邓铿(仲元)一起加入同盟会,负责秘密工作。1914年中华革命党成立后,他一直追随孙中山,10年内不离左右,基本属于机要秘书和内勤特务的角色。广东国民政府时期他开始出掌财政和金融;北伐战争期间,刘一直负责后勤和军需供给。

用刘自己的话说,他少时习儒家文化,长大服膺三民主义,但后来为着革命需要游学欧美日本。比较集中的学习是在1910年代,先后就学的有日本政治大学、早稻田大学、伦敦经济研究学院、剑桥大学等,学习内容包括法政、经济与城市建设。他还在巴黎参与中国留学生组织的美术组织“天狗会”,与徐悲鸿、张道藩等人交厚,其美术摄影也有相当功底。从刘的经历和表达不难看出,刘身为职业政治家和行政官员,其性情、视野、才华发育均十分完善。

在军界,刘卓有影响,这些对他后来开展行政工作,在南京,在广州,尤其是在梳理地方政府与军队系统的利益纠纷时,都不无帮助。比如他出掌广州,受到陈济棠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与古应芬的特殊关系,而古是陈的前辈兼首长。但与利益集团关系太深,也使他不能专注于本职工作,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1936年两广事变失败后,主谋陈济棠下野,刘也只能离开广州,到南京国民政府做“大内高手”去了,职务和职级没有走低,实权却大相径庭,最让他痛心的还是为政生涯的黄金时期就此谢幕……

 

地理记忆

海珠桥——“实可媲美欧洲的桥”

 

 

      早在光绪年间就曾有人提议在此建桥,从1933年落成到如今,海珠桥都是广州城的标志。

 

在越秀北路,我在老乡家里邂逅79岁的张姨,她已故的先生是中南局时期的南下干部,自己则是广州本地人。我问她是否知道刘纪文其人,听力和表达都不是很好的张姨跟我费力地说起海珠桥落成时的盛况,当时她才9岁,印象却比最近的事情还要清晰。

大桥开通那天,她随父母去看热闹。海珠桥是横跨珠江第一桥,它的建成,结束了只能靠坐船才能过渡的日子。

1929年春,市政府城市设计委员会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征集建桥的设计方案图样。比较投标的三家,美国慎昌洋行的建造费最低而中标,由马克敦公司建筑。这年年底正式动工,原计划约两年,但因雨水过多,直到19332月才完成,耗时38个月,全桥长183米,中间车道宽12米,两旁行人道各宽3米。

隆重庆祝大桥开通的典礼,市政府选定于215日举行,市民纷纷奔走相告。上午,南北两岸已经有警察和男女童子军负责纠察,十几万人扶老携幼前往观礼,人山人海,几无立足之地。张姨记得,桥上镌有胡汉民题写的“海珠桥”三个大字。而最具有创意的是,开桥礼上请了广州市杰出耆老来引导市民过桥。所谓杰出者有“三个最”,即年龄最大、身体最健和子孙最多。

开桥礼上,由英俊的市长刘纪文致开幕词。他说衣食住行是民生四大需要,而行尤不可忽视,因为交通是经济的命脉,欲发展经济,必须先发展交通……次日,约有七八万市民的往海珠桥参观,两日后,海珠桥上亮起了电灯。223日,香港新闻记者团来粤观光,他们称赞说:“美丽的海珠桥,实可媲美欧洲的桥。”

 

轶事

与宋美龄的无穷韵事

我们现在知道刘纪文的第一原因,就因为他曾是“宋美龄的前男友”,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前的情人。这位中国最传奇的女人,生活过3个世纪,她的光芒掩盖了身边所有的男人。

国民党内有两位著名的美男子都是广东人:汪精卫和刘纪文,汪是番禺人,刘是东莞人,巧的是两人都字兆铭。

1916年,在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的宋美龄,在哥哥宋子文的介绍下,认识了他的同班好友刘纪文,刘“美丰仪”腹笥丰厚,性喜浪漫,对美丽大方、聪明活泼的宋美龄一见钟情。且看他当年吟咏的赞美诗:

女人是平凡的。/月朗星稀,是女人用晨炊点燃新的一天,/牵牵连连,是女人将零零碎碎缝合成一个美丽。

女人是不平凡的。/风雨交加,是女人为我们打开家门,/坎坎坷坷,是女人给我们关怀和温馨。

然而,女人又是伟大的。/人们常把母亲比作美丽和博大的化身,/人类生育女人的同时,女人也生育了整个人类。

世界少不了女人。/如果少了女人,/这个世界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一百的美。

刘纪文的摄影技术相当不俗。1916年暑假,他陪宋美龄出游,在旧金山唐人街和洛杉矶好莱坞,用镜头为她留下了许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瞬间,其中好几幅靓照还上了全美风行的《明星报》。经过漫长的相处、“苦恋”,在宋子文的促成下,这两位“人中龙凤”终于订婚。

但刘纪文在爱情的天平上显然属于较轻的一方,尽管他也是有名的“青年才俊”。但年轻的宋美龄曾说过“非英雄不嫁”的话,似乎主意已定。她攻读英国文学,喜欢《亚瑟王传奇》,欣赏亚瑟王的助手墨林,他是言出必中、法力无边的预言家。她更欣赏不辞艰险、独自上路去寻找圣杯的骑士。刘纪文很文雅,很浪漫,也很睿智,但他根本算不上“铁腕英雄”。因此他们的订婚与结婚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天堑,在40岁“雄飞世界”的蒋介石介入后,刘宋二人的姻缘有了一个美丽而无奈的结局。

2002年,曾是宋美龄秘书的张紫葛出版新档《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里面提到数十年前有传闻宋与前夫刘纪文藕断丝连,宋坚决否认,言道二人只是订婚并无夫妻关系。但不可否认,刘从政一生直到1957年在美国去世,蒋介石始终比较关照他,这与宋美龄的进言是分不开的。

 

□婚姻

成全在政治的“福祉”里

 

刘纪文与夫人许淑珍

 

古应芬(18731931),字襄勤,原籍广东梅县,生于番禺,民国元老。辛亥革命后,任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孙中山北伐时期,任大本营财政部长兼广东财政厅长,后曾任国民党中常委、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等职,为南方实力派中坚,193110月不幸因拔牙中毒致死(古应芬墓,现在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广州医疗设备厂东北)

据刘纪文夫人许淑珍回忆,刘的初恋情人是古应芬的女儿古婉仪,但订婚不久,就卧病经年,临终之前旬余,刘始终服侍在侧。古小姐未过门便去世,刘伏尸痛哭。此后一直视古应芬如父,得意时如此,亡命时亦然,古亦视之如子。

许氏原是当年上海有名的教会学校晏摩氏女学的高才生,父亲是上海保险行业的“行尊”,自幼好音乐兼绘画,其用度之大也极有名。192861日,刘许二人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订婚仪式,介绍人为国民党要人张群(岳军)和孙鹤皋。宋子文和宋美龄兄妹也到场祝贺。此时刘已任南京市长,39岁,许氏22岁。当年1019日,二人举行婚礼,在南京市政府礼堂举行婚礼,由蒋介石和谭延恺证婚。婚后二人到广州探扫古小姐坟墓,再到北京碧云寺祭奠孙中山灵柩。

1956年,刘患肠癌,从台湾赴洛杉矶求医,翌年去世,终年69岁。许氏便寄居于此直到去世。

 

□刘纪文年谱

18899月生于东莞,字兆铭。祖籍顺德大良,其父契与东莞刘氏为子,故立籍于此。

1909年,加入同盟会,与邓铿从事秘密工作。

1912年,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稽查局(局长冯自由)选派留学日本,入东京成志学校(1917年又经古应芬资助送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政治大学)

1914年,任中华革命党总务部干事(正、副部长陈其美、谢持),同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深造。

1917年夏,回国任职上海革命党事务所,总管事务,兼司财政。同年9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开府广州,致力护法,任刘为财政佥事(总长唐绍仪),以擅于财政,迭任广东省金库监理、广州市审计处处长。

1920年,任陆军部军需司长。

19233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审计局局长。同年9月请辞获准,又任大本营军需处长,并由广东省政府派赴欧洲考察战后经济状况,于伦敦经济研究学院研究两年,入剑桥大学研究一年,后又奉命赴欧美考察市政。

1926年,回国担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农工厅厅长。同年北伐开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司令蒋介石)军需处处长。

19275月,任南京特别市第一届市长,属特任官,系蒋介石保荐,但国民政府党务委员会执行主席胡汉民反对,后经古应芬(胡古多年深交)出面始得就任,不久因冯玉祥攻击而去职。19287月复出任南京市长。同年1019日,与许淑珍女士于上海完婚。

19313月,因反对蒋介石幽禁胡汉民之行,辞去南京市长一职。5月,与古应芬、汪精卫、陈济棠、孙科、林云陔等16人在广州召开“中央执监察委员非常会议”,并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对抗南京政府。同年古应芬去世。

1932年,担任广州市长、广东省委、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市第六届执委兼常委。

1936年,广州“归政”中央,刘转任南京国民政府审计部次长。

1967年,抗战起,历任陪都重庆建设计划委员,特考典试委员长。

1947年,任行宪国民大会代表,代表广州市。

1949年后,初居日本,后迁台湾,被蒋介石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1956年,由夫人陪同去美疗养。翌年去世,享年69岁。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根勤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下期预告

林云陔从执掌广州市政大权到成为广东省主席,在广州扩路修桥,使城市建设面目一新,在全省兴建工厂,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在复杂的政治时局中,见缝插针,在陈济棠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抗衡之时,利用有限的空间,实施自己“实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