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文化在民间·粤讴] 19世纪广州市民的“饶舌艺术”
发布时间:2006-11-22 11:36:00

说文解字

粤讴

又称“越讴”、“解心”,始创于清嘉庆末年、流行于粤语地区的一种广东民间说唱艺术,由名士招子庸编著《粤讴》一书后开始广泛流传。文字长短句结合,有一定韵律,但不拘泥形式,还有故事性强的特点。1904年,英国驻港总督金文泰将招子庸的《粤讴》译成英文,以《广州情歌》为名在牛津大学出版杜出版。

今天,粤讴作为一种单纯的曲艺表演已经罕见,但其艺术表演已经融入粤剧之中。

 

心灵地图

民间是民歌的摇篮与坟墓

粤讴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越来越淡化了。随着一代人的渐渐离去,不知还有多少人能记起年少时听粤讴的心情。作为民间音乐,粤讴成长于民间,也衰落于民间。

粤讴是一种将民间音乐引入文学殿堂的曲艺表演形式。按民俗学大师郑振铎的说法,第一个“染指”粤讴的文人招子庸“大胆地将民歌输入文坛”。经过这一过程,粤讴以动人的词藻受到文人的关注,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受到民众的欢迎,它将古典诗词民俗化,也将民俗音乐文艺化。

此后一百多年间,大量文人墨客加入创作粤讴的队伍,其题材内容上也从早期的男女情爱,发展到后来的针贬时事,爱国救国。而普通百姓觉得通俗易懂,好听好唱,更是热情捧场,曾经有一段时间,唱粤讴和听粤讴都成为风行一时的社会风俗。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听到粤讴的歌声。不仅外地人没有听说过粤讴,就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不一定听说过粤讴这种民间曲艺,更不用说忆起几首曾流传一时的粤讴。虽然粤剧中还保留了部分粤讴的唱腔,不过若非粤剧行家,从一部粤剧中分辨出哪种是粤讴唱腔,哪种是其他唱腔,也确实不容易。

为了感受粤讴的韵味,在采访中,我还恳请《羊城今古》的副主编陈锦鸿先生来一小段粤讴。陈先生自幼学唱粤剧,曾是粤剧专业演员,修行不可谓不深。他轻松来一小段粤剧中的粤讴唱腔,让我一饱耳福。陈先生以小生和武旦出生的功底,唱起粤讴来也如行云流水,平滑流畅。

但陈锦鸿先生也承认,粤讴毕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曲艺,也比较简单平直,音律变动不大,因此现在保留在现代粤剧中也多是用来叙述。并且单从音韵上感受,粤讴的直白简单,不一定受到民众的欢迎;对于艺人来说,粤讴没有大大的唱功要求,体现不出个人的歌唱特色;对于老百姓来说,在现代越来越多音乐曲艺可以娱乐身心的时候,粤讴已经不是惟一可以选择的音乐。

我想,作为民间曲艺表演形式,粤讴的衰落自是必然的。但是无论如何,粤讴在中国民间文艺中仍有其作用和地位,其音韵作为一种独特的唱腔保存在粤剧中;其优美动人的词藻也作为广东文学的一种代表,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学写进文学史,受到了文学家们的赞美。喜欢粤讴的人,还可以到那些发黄的歌本中,感受广东文学的独特的味。

民间音乐自有其发展的脉络,成长与消亡都由一定时代发展而决定。我们无意改变这种发展趋势,只是借此板块希望重新唤起深埋的记忆,重温当年温暖的记忆。

 

寻找之旅

一种民歌的百年“变声”历程

什么是粤讴?记者采访了为数不少的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结果发现,四十岁以下的基本上没有一个听说过粤讴这种民间音乐,粤讴在人们的记忆中已越来越远了。

事实上,粤讴曾是广泛流传于广州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从19世纪初开始,粤语区域的人们几乎没有不知道粤讴的。粤讴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如同现在的流行音乐一般,传唱于市井百姓之中。如今,这种表现方式与歌唱技巧都相当朴素的民间曲艺已在逐步消逝中。也许只有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还会遥远地传来几曲粤讴的音调。

 

民歌

“粤俗好歌”

广东一向是热爱音乐的地方,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就少不了编钟等乐器,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也提到:“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

今天,粤语歌曲,传遍大江南北,就连听不懂广州话的北方人也都能哼上几句粤语歌曲。粤语“流行歌”渊远流长,粤讴风行之前,广州民间已有木鱼歌、龙舟歌等多种民间音乐。

关于粤讴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中山大学梁守中教授在《岭南文学史》一书中提到,最早是清嘉庆年间的冯询和招子庸,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而来。《羊城今古》副主编陈锦鸿先生则考证,在《百越先贤传》中有记载,西汉时期有南海人张买“鼓掉为越讴”的记载,是粤讴最早的起源。但真正令粤讴流传开来的人,则是今白云区石井镇横沙村人士招子庸。

粤讴最早的曲本是《越讴》,一般也被认为是岭南名士招子庸所著。但记者在孙中山文献馆查阅资料时,找到出版于民国时期的《粤剧粤曲粤讴木鱼书考》一书,其中有袁洪铭先生的考证:当时官方有关招子庸的简历称,他曾“辑《越讴》一卷,虽巴人下里之曲,而饶有情韵,拟之乐府、子夜,读曲之遗,佃以诗途。残月、晓风之裔”,因此他认为招子庸是对历史上一些粤讴曲目进行了编辑,再加上自己的部分创作,编著了《越讴》一书,后来被人称为“粤讴”,并开创了一种民间的曲艺形式。而陈锦鸿也认为,粤讴应是招子庸在古代越人歌、疍民的咸水歌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清代招子庸编著的《粤讴》(又称《越讴》),现存中山文献馆。 本报记者 郭毓玲摄

 

雅歌

文人染指民歌

招子庸将民间歌曲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不仅受到民间的欢迎,也深受学术界推崇。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盛赞招子庸是“最早的大胆的从事把民歌输入文坛的工作者”。

招子庸创作的粤讴,比起原来的民间音乐,增加了一些文学创作和优美词藻,而比起古典诗词戏曲,又增加了许多粤语口语、俗语,更利于民间传唱。《粤讴》一书中,除了有部分曲目可能是他从民间音乐编辑而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他创作的,如风靡一时的《吊秋喜》等曲目。

招子庸时代的粤讴,多以缠绵哀婉之词,或是诉说男女的爱情,或是讲述一些受害者的可怜身世,又或者是劝世文字。《粤讴》第一篇《解心事》,劝说人们苦中寻乐,这种劝世歌曲,却能打动许多普通老百姓的心。还有,粤讴中的名作《吊秋喜》,是招子庸的代表作,以凄美的语句讲述了作者与秋喜的爱情悲剧,连黄遵宪也感慨地说,“唱到招郎吊秋喜,桃花间竹最魂消!

 

清末的《广东白话报》刊载大量文人创作的粤讴。

 

粤讴成为广东最早的广告用语。

 

战歌

革命征用民歌

晚清时期,许多文人加入到粤讴的创作之中,推动了粤讴的流传。清末民初,作为民主革命策源地的广东出现了一批进步报刊,粤讴成为知识分子面向民众的启蒙武器。

19世纪初,帝国主义加快入侵中国的步伐,各种思潮也在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广东的一批进步人士为了传播救国思想,利用民间喜闻乐见的粤讴等曲艺体裁进行宣传。由于这批人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社会地位,令粤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利用。

 

清末的《岭南白话杂志》以粤讴漫画抨击时政。

 

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期间,黄遵宪向他建议,刊物发表的诗歌应“斟酌于弹词、粤讴之间”,粱启超接受了这一建议,刊发了一系列时政题材的新粤讴,廖恩焘是这个时期新粤讴的著名作者。而后,郑贯公创办《有所谓报》后,还创作并刊发了不少反帝题材的粤讴。据学者冼玉清在《粤讴与晚清政治》中考证:在1905年《中美华工条约》签订之后,《有所谓报》发表了156篇反对美国的民间歌曲,其中粤讴就有54篇,这些粤讴在民间迅速传唱开来,成为宣传革命的工具。

 

词画

    好食你唔食,食到鸦片烟。瘦到好似条柴,唔敢企埋着风便。怕一阵风来,吹倒你个位烟仙。  —廖恩焘粤讴《新解心》

 

 

 

 黄花影,尚带住的血痕鲜。顾影知是英雄,且属美少年。—粤讴《黄花影》

 

你真正系笨,做乜苦苦要做忠臣?纵然忠烈,有几个明君?有道正好做官,无道要隐。

—粤讴《颂林制军》(注:林制军即林则徐)

 

专家访谈

今日踪迹:粤讴被粤剧“收容”

受访专家:陈锦鸿(广州地方志编委会,《羊城今古》副主编。粤剧表演艺术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记忆中你听过唱粤讴吗?

陈锦鸿(以下简称“陈”):听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我还曾在西华路、增步等地方的茶楼听过盲妹唱粤讴,“文革”后才真正消失。以前这些盲妹歌手经常被称为“琵琶仔”,她们在师傅的带领下,学唱粤讴,然后在茶楼茶馆里租上一个地方,打个招牌,唱给客人听,收点小费以此度日。

唱粤讴与后来的粤曲表演不同,粤讴的形式很简单,不需要粤曲那么多伴奏乐器,只要有琵琶,或者秦琴就可以,没有的话,清唱的也可以。上个世纪,在茶楼喝茶听粤讴已经很普遍,也有的被请到家里去唱。

记:曾看过作家许地山写的一篇小说《换巢鸾凤》,讲一个富家小姐偶然听到有人唱粤讴,从此改变了自己一生的故事。里面讲到小姐听了粤讴后问丫头这是什么歌,丫头答:“这就叫做粤讴,大多是男人唱的”。如果这样,当时粤讴是不是只有男人唱?

陈:应该不是。当时普通家庭妇女没有什么社交活动,平常也只有唱唱粤讴作为娱乐,她们如果聚在—起,拿着歌本唱就可以起来,像现在的卡拉OK一样。粤讴传唱很广,也有这部分原因。我还曾在一个广州老太太家里,看到一本粤讴的歌本。

记:广州民间有很多曲艺表演形式,除了粤讴之外,还有南音、龙舟、木鱼以及后来的粤曲等,你认为粤讴与其他曲艺表演相比,其特点是什么?

陈:相对来说,粤讴的情节性、故事性比较强,粤讴就像一种叙事诗,所以题材上也以时事要闻、故事传说等为主。并且,创作粤讴的人,很多是社会名流,层次比较高,他们经常有感时事而进行创作,令其流传于市井之中,这也令粤讴不同于其他民间音乐,显得有较强的文学价值。事实上,在粤讴风行的时候,其他曲艺也很多。当时粤曲也已经出现了,但早期的粤曲,所唱的多是用官话,很接近普通话,遇到叙事的时候,简直是用长篇普通话在讲述,普通老百姓听不懂,所以更喜欢听粤讴。这也令听粤讴成为一种风气。

记: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粤讴了,我问过一些年纪较轻的广州人,他们简直从没听过粤讴这样的名词。

陈:粤讴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民间音乐,它较早衰落,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原因,也因为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粤讴作为单纯的曲艺表演了。但事实上现在我们听粤剧时,也可以听到粤讴,其中有些内容用其他形式来表现不理想,需要用粤讴的唱法来表现。总的来说粤讴的平民性较强,粤味也较浓,粤讴作为一种唱法,还是保存下来了。

 

今日广州老字号茶楼里的粤曲表演。粤曲与时俱进地活着,而其“姊妹花”粤讴却已在市井中断了香火。黄皓摄

  

民间精神

何以“解心”,惟有粤讴

现代人已经很少听到粤讴了,粤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曲艺?对粤讴有过深入研究的岭南著名学者冼玉清教授认为,粤讴的特点主要有:音乐性较强,能念能唱;有一定程式,不那么板滞;用典不受拘泥;文词易懂易唱;在表现手法上多用象征的比喻,抒情味重等。

在形式上,粤讴以长短句为主,字数或三七,或五五,唱腔也比较平直,单调,对艺人唱功要求不算高,即使是普通百姓,拿起歌本也能唱上一段。这种特点,令粤讴可以在民间迅速传唱开来。

招子庸创作粤讴之时,主要是在青楼中教歌女弹唱,所作的词多半是诉说男女爱情,委婉而凄楚。而后,当社会上越来越多人加入粤讴创作的队伍后,粤讴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可以褒贬时世,也可以劝人为善,粤讴的歌唱特点令其适合传唱情节性强的题材,因此一些故事传说,时事要闻等也是粤讴常见的题材。

19世纪末开始,粤讴传唱的途径不仅仅是青楼歌女,而更广泛地流传于盲人歌女、茶楼里的“琵琶仔”中,并且,粤讴简明易唱的特点,更是普通家庭妇女喜闻乐见,当时的女子们都会唱上几句粤讴。一直到“文革”前,还能从一些老人的家中找到粤讴的歌本。

现在,粤讴作为一种单纯的曲艺表演已经罕见,但其艺术表演已经融入粤剧之中。在一些粤剧的剧本中,有时还出现以“粤讴”或“解心”等出现的唱腔指引,那就是我们能听到的粤讴了。

 

灵魂人物

才子招子庸与他的《粤讴》

招子庸(1786-1847),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土,广东南海人。

招子庸出身富家,能文章,工诗画,通音律,善骑射。他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成为知名人士,曾出任山东潍县县令。但是招子庸的性格放荡不羁,是青楼的常客,不为主流社会所接受。

招子庸是一个通晓韵律的音乐家。他运用广州方言编著《粤讴》一书,令粤讴作为一种民间音乐而广泛流传。被公认为“粤讴鼻祖”。他的代表作《吊秋喜》字字血泪,而《粤讴》扉页所写“请以此一卷书,普度世间一切沉迷欲海者”,看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令招子庸名扬一时的,除了有他编著的《粤讴》,还有他的画。现在广州艺博院藏有招子庸画竹十二联展,画史上称他是画竹高手,善于运用墨分五色这种水墨画特有的技法上的变化,将阴阳、远近的景物充分表现出来。招子庸还善于画蟹,广州艺博院藏有他画的《蒹葭郭索图》。2002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书画作品限制出境标准,招子庸的书画名列其中。

据说他晚年靠卖画为生,但每每有人求画,却不轻易动笔,是当时社会一大另类。这样一个才情横溢、音乐美术诗歌无所不精的才子,晚年却景况凄凉。

 

民间语文

“唔使问阿桂”:粤讴与俗语

粤讴中有一些语言,因为传唱开了,被当成一句俗语而流传。例如广州话中有一句俗语叫“唔使问阿桂”,意思是指一些坏事,不用问肯定是做惯坏事的人做的。“阿桂”究竟是谁?

原来“唔使问阿桂”中的阿桂,叫李世桂,是清末一名贪官,他无恶不作,将贪污得来的银两孝敬上司,不断升官。后来两广总督岑春萱整顿广州市政,整肃贪官,把李世桂拘拿审讯,大快人心。当时广州的盲公盲妹,把李世桂的事情,用粤讴的形式传唱,曲名《问阿桂》。歌词第一句就是“唔使问阿桂”,由于传唱极广,因此“唔使问阿桂”,就成为流行的俗语,意思是不必问了,当然是这样子。后来的粤讴中也经常用上“唔使问阿桂”这样的俗语。

 

经典话本

招子庸《吊秋喜》选段

你名叫做秋喜,只望等到秋来还有喜意。做乜才过冬至后,就被雪霜欺。今日无力春风,唔共你争得啖气。落花无主,敢就葬在春泥。此后情思有梦,你便频须寄。或者尽我呢点穷心,慰吓故知。泉路茫茫,你双脚又咁细。黄泉无客店,问你向乜谁栖。青山白骨,唔知凭谁祭。衰杨残月,空听只杜鹃啼……

《吊秋喜》是一篇凄楚的抒情的东西。据说秋喜确有其人,是一个妓女,子庸曾眷恋之。像《吊秋喜》这样温厚多情的情诗,在以前很少看到。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文学存盘

小说中的粤讴:许地山《换巢鸾凤》

刚过了月门,就听见一缕清逸的歌声从南窗里送出来。她爱音乐的心本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一听那抑杨顿挫的腔调,早把她所要做的事搁在脑后了。她悄悄地走到窗下,只听得:

你在江湖流落尚有雌雄侣;亏我形单影只异地栖。

风急衣单无路寄,寒衣做起误落空闺。

日日望到夕阳,我就愁倍起只见一围衰柳锁住长堤。

又见人影一鞭残照里,几回错认是郎归。

正听得津津有味,一种娇娆的声音从月门出来:“大小姐你在那里干什么?……”她说:“刚才所听的实在是好,可惜你来迟一点,领教不着。……是用本地话唱的。我到的时候,只听得什么……尚有雌雄侣……形单影只异地栖。……”骅而不由她说完,就插嘴说:“噢,噢,小姐,我知道了。我也会唱这种歌儿。你所听的叫做《多情雁》,我也会唱。……这就叫做粤讴,大多是男人唱的。我恐怕老爷骂,所以不敢唱。”她说:“你想唱也无妨。你改天教给我几支罢。我很喜欢这个。

 

□评说

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读之,也为之神移。

    ——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评招子庸的《粤讴》

粤讴的社会价值,即在于它能反映当时现实的生活和斗争,成为时代的史诗。

——冼玉清《粤讴与晚清政治》

到了少年时期,学唱戏曲粤讴段子。……粤讴也很深奥,是夹着一些广东话的古典诗词。

    ——阮章竞《漫忆咿呀学语时》

 

□影响

台湾之人,来自闽、粤,风俗既珠,歌谣亦异。闽曰南词,泉人尚之;粤曰粤讴,以其近山,亦曰山歌。南词之曲,文情相生,和以丝竹,其声悠扬,如泣如诉,听之使人意消。而粤讴则较悲越,坊市之中,竞为北管,与乱弹同。

    ——《台湾通史·风俗志》之“歌谣”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毓玲

 

下期预告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度日如年……”粤语地区脸炙人口的《客途秋恨》,是广东南音的代表作。20027月,福建的“泉州南音”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广东南音是否面临它自身的“客途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