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文化在民间·竹枝词] 满嘴口语诗的城市
发布时间:2006-11-20 11:36:00

说文解字

竹枝词

竹枝词(或《柳枝词》)源远流长,它是古代先民创作的,与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民歌之一,多用来歌咏劳动生产、男女爱情、民风民俗,后经文人采录、润色而流传下来。作为一种民歌,竹枝词继承了《诗经》、《乐府》的优良传统,通俗自然、清新活泼,民歌韵味丰富典型。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在刘禹锡、白居易之后,文人们纷纷仿写竹枝词。

竹枝词前常冠以某地地名,如岭南竹枝词、台湾竹枝词等。唐宋时期,广州就出现了竹枝词,明清二代是广州竹枝词的鼎盛时期,近代以来又出现了歌咏时代生活的新竹枝词。

 

 “棹转清溪宛若耶,楼船掩映树周遮。一湾荷叶碧于水,两岸荔枝红似花。”(清代张维屏《荔枝湾》)竹枝词中歌咏的风物今日风韵犹存。      黄皓 摄

 

心灵地图

诗比历史更可靠

了解广州竹枝词,我们走了一条错误的路,从一开始,我们就试图寻找对竹枝词的解释。和任何急功近利的研究一样,我们准备放弃文本,而直奔意义,所以几乎一无所获。直到在图书馆里找到几首广竹枝词,才知道,竹枝词的优点,就是即使是普通人,都可以看得很明白,既然看得明白,就不需要太多解释了,研究竹枝词,首先是收集,然后是以诗证史,需要考证的,往往是诗歌之外的东西。

心情轻松了,读广州竹枝词甚至会笑起来。那种不拘一格的感觉,是广州式的,没有掉书袋,没有费尽心机的合辙压韵,即使数量不多,也能简单勾勒出广州的面貌:云山珠水、北京路、十三行,冬至鱼生夏至狗,荔熟蝉鸣,茉莉白木棉红,感觉真是亲切。

可能上海人看到上海竹枝词、北京人看到北京竹枝词的感觉也是一样的,中国人在格律的框架中生活,偶尔的变数,总是有很多乐趣,但不知道为什么,广州的生活,似乎格外适合以竹枝词来表达,因为有很多基本的元素,被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比如珠江边吃海鲜,几百年都是这样,以前什么味,今天还是什么味。所以竹枝词虽然没什么机巧,但胜在情感上的一脉相承另外,也许和广州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广州的文人,离中原的文化远,传统的束缚没有那么紧,因此,也适合写这些。

至于竹枝词的艺术风格,应该不要太拔高,不仅是广州的竹枝词,其他地区的也是一样。中国人喜欢从事物的两方面看问题,于是有人说,介乎雅俗之间的竹枝词最是难写,这种说法多少有点故作神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是文人写竹枝词的高手,这首竹枝词最得神韵,如果因为是介乎雅俗之间,就飘忽左右,欲雅还俗,欲俗还雅,没了极端的标准,就套上一个没有标准的标准,那么哪里会有这样浑然天成呢。

竹枝词的作用还是在于“证史”,对于我们来讲,最初竹枝词给人的感觉是不足为证的,因为不够严肃,慢慢也明白了,历史本来就是没有对错的,正因为竹枝词是个人视角的,是不提供意义的一种文本,所以才更有证据的意义。

与粤讴、南音、木鱼这些广东本土的通俗文学不同,竹枝词不是本土的特产,竹枝词历来是文人写,文人读,所以非大俗,写风土人情,不强求合撤压韵,也非大雅,所以它不是属于百姓生活的东西,也不是完全属于图书馆的,这就让它的处境比其他格律严格的古体诗更为艰难,现在写竹枝词的人少了,竹枝词是古体诗的一种,它的本意是文人向民间文化的学习之作,竹枝词的核心精神是语意通俗,立意浅白,今天的人写,还是费心机了一些,因此写得没有古人好。

 

词画

妾住珠江隔岸遥,浮家日日鼓兰桡。

娇儿生怕痴沉水,买个葫芦缚半腰。

--(清)余立勋《疍家竹枝词》

 

十里泮塘烟雨霏,采莲惊散鸳鸯飞。

莲藕开花郎远去,莲蓬结子郎未归。

--(清)刘玉山《泮塘竹枝词》

 

番舶来时集贾胡,紫髯碧眼语喑鸣。

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清)朱树轩《十三行》

 

响螺脆不及蚝鲜,最好嘉鱼二月天。

--(清)莲舸女史

 

诗歌地理

广州竹枝词地理主角

风景名胜:白云山、荔枝湾、白鹅潭、越王台、五层楼、蒲涧、石门等

庙宇古迹:六榕塔、大通寺、金花庙、城隍庙等

花木蔬果产地:泮塘、庄头(花田)、花地等

 

以诗证史:竹枝词中的广州

竹枝词的形式契合了广州人性格中自由奔放的一面,因此.岭南竹枝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显得和广州的生活格外贴近。更重要的是,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广州,在地理上,变迁不大,基本上还在原来的位置;在风土人情方面,传承的纽带不曾被割裂,这使得广州的竹枝词和今天的生活能更好地相互印证。

 

词·地理

无论是风景名胜的白云山、荔枝湾,无论是花木蔬果产地的泮塘、花地,抑或是庙宇古迹的六榕塔、大通寺,这些词汇从很早开始就写进广州的历史,仿佛构成历史的框架,给我们的怀旧最充足的理由。

明末清初的诗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曾在诗中写道:“洋商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诗中描写了广州的绸缎,经过澳门与各国贸易,十三行经营外贸,获利颇丰。时人欧阳子认为,这可能是对十三行的最早记录。

又比如,明清诗人的广州竹枝词中,曾多次提到漱珠桥,《岭南文学史》一书,还专门收集了几首相关的竹枝词:“买棹竹枝桥畔衅,沉龙甘美鳜鱼肥”、“消寒最是围炉好,买尽桥边百尾鱼”,记录了从乾隆年间开始直到民国时期,漱珠桥畔酒楼临江而设,骚人墨客常于此饮酒赏月、唱酬吟咏的旧事。漱珠桥原来在海幢寺北面的龙溪二约,据《广州市地名志》记载,是清乾隆年间福建潘氏到此建村时兴建的,桥下为漱珠涌,向北流入珠江。此桥已经无迹可寻,大概位置在海珠区的南华中路和南华西路交界处。

竹枝词就是这样在隐约间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也许只是一个碎片,却足以让我们享受还原的乐趣。即使竹枝词不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的新鲜史料,也足以使我们仿佛在诗中跨过时空,寻到旧友,从而发出会心的一笑,而这笑容,恰恰也是诗歌的魅力。

 

词·民风

民风民俗是最容易忘记的东西,花木蔬果、饮食习惯、岁时习俗,甚至只是民间的一时风尚,总是难入正史。而竹枝词以诗证史,在这—方面,体现最为明显。

比如饮食,清诗中有道“冬至鱼生处处同”可见吃海鲜鱼生广州人早已为之,而“只须一味禾花雀,不数珠江马鲚鱼”又记载了广州人吃禾花雀的传统。

佳肴美食历来是广州竹枝词的重要内容,在《广州新竹枝》中收录的今人诗作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讲美食的,例如“古渡湾头泊酒船,独沽一味海河鲜”,讲的就是海鲜舫临河经营海鲜的盛况。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也有一些竹枝词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比如学习英文,就有好几首词提到了,其中一首词中写道:“学堂风气重英文,风度新充壮士群”,而另外一首词更反映了时尚女子学英文的热情:“髻盘委堕鬓如云,窄袖蛮靴衬布裙。妆束工趋时世样,女儿还喜演英文。”

而在《广州新竹枝》中,提到了很多广州的新风尚,比如集体婚礼、出国热潮,使用大哥大,广州人敢于尝试,也给了竹枝词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词·历史

广州竹枝词在清朝最为盛行,民国时期逐渐衰落。竹枝词为什么在清朝最为盛行?《羊城今古》的编辑陈锦鸿认为,清朝文字狱盛行,不少文人选择竹枝词这样的文学形式,也是自保之方。至于到了民国后期,战乱影响民生,竹枝词由此衰落。

有意和无意之间,竹枝词远离政治与时局形势,但因为其文字浅显,仍不失为文人喜爱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中山图书馆文献馆馆长倪俊明曾经在偶然间发现了191265日《真相画报》第一期中所登载的《辛亥广州竹枝词十咏》,反映了革命党人在广州的活动。其中有一首诗写道“双门底下枪声起,闻道党人炸姓李。姓李官粤为水堤,腰间中弹身不死”描述的就是李姓的水师提督路经双门底,革命党人林冠慈炸弹袭击,李受伤不死的事件。这十首竹枝词也是相当有广州地方特色。不但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广州人对革命的热情。

 

专家视角

岭南竹枝:后发萼“花期”更长

《羊城今古》编辑陈锦鸿认为,竹枝词比较自由,更容易理解,岭南竹枝词的出现比其他省份要稍晚,但持续的时间更长。竹枝词本来对格律的要求就不严格,到岭南后和咸水歌等混在一起,创作就更加宽松。

《岭南文学史》作者之一、中山大学古籍所的梁守中介绍说,竹枝词的写法基本上和七绝相同,但在格律上比较宽松,对平仄不作要求,语言也比较浅白,通俗易懂,广州的竹枝词基本上是沿用北方的,与其他地区的竹枝词区别不大,但总的来说,诗的内容和表达完全是岭南特色。而广州地区的竹枝词,除了“岭南竹枝词”外,还有“广州竹枝词”、“珠江竹枝词”、“南海竹枝词”、“番禺竹枝词”、“羊城竹枝词”等称法此后更出现专咏一事一物的,比如专咏西关、七夕甚至是青楼的竹枝词等。

中山图书馆文献馆馆长倪俊明介绍说,在竹枝词的研完工作中,收集整理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竹枝词散落在各种文献当中,也不是每一首都具有史证价值,再加上收集完全的难度相当大,因此给研究带来了障碍。

 

他者目光

外地人写给广州的“怨曲”与“情歌”

竹枝词以写当地风物为主,广州竹枝词的作者既有广东人,也有外省人,外省人看广东,更觉新鲜,作品自然也别有风味。

 

唐宋 “蛮歌豆蔲北人愁”

时人欧阳子在整理广州历代竹枝词,时提出,唐代诗人皇甫松曾有两首“竹枝词”被收录进《广东风物志》,这两首词均为二句体,分别是“槟榔花发鹧鸪肥,雄飞烟瘴雌亦飞”和“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广州风物志》中称,这两首诗中提到的景物是广州特有的,故收录。欧阳子认为应该算是大广州地区较早出现的竹枝词。陈永正主编的《岭南文学史》更是把皇甫松作为外地人写广州竹枝词的第一个。

据欧阳子考证,在《全唐诗》中,皇甫松的作品中并无这两首“竹枝”,但在另外一首“浪淘沙”中提到“蛮歌豆蔲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浪起交鸟青鸟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其中提到的豆蔲是南方特有的埴物,交鸟青乌又名赤头鹭,也是岭南水禽。可见,皇甫松应该到过岭南,他的竹枝词不但是外地人写广州的最早作品,似乎也是广州竹枝词中最早的。

至于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本是江西人,和广东邻省而居,南宋孝宗时曾先后任广东提举常平茶盐、提点刑狱,作为广东地方官员的杨万里,似乎官不大,但足迹遍及广东各地,曾写过《峡山寺竹枝词五首》(峡山寺是今天的清远飞来寺),记录自己从广州出发前往韶关的过程。他写道:“龟鱼到此总回头,不但龟鱼蟹亦愁。底事诗人轻老命,犯滩冲石去韶州”。

从“蛮歌豆蔲北人愁”到“不但龟鱼蟹亦愁”,唐宋人心目中的岭南似乎就是这样愁云惨雾。

 

“不让京都大栅栏”

清朝时写《竹枝词》的风气最盛,同治八年,有一个满族人杏岑果尔敏,到广州来做汉军副都统,这位武官颇通文墨,著有《洗浴斋之集》。近年,有竹枝词的爱好者在他的文集中辑录了他创作的《广州土俗竹枝词》,和同朝代的本土诗人相比,杏岑果尔敏的身份不同,视角也更为独特,当中体现出的南北文化的差异,在今天看来,颇为有趣。

这位满族的官员初到广州,发现什么都很新鲜,但远离京城,想来也是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志,对岭南蛮夷之地颇为不屑,在竹枝词的“总起”中,他写道:“牛海星分大海滨,蛮烟瘴雨压红尘。只缘离得中原远,土俗民风好怕人。”可见,对于广州民风总的印象是“怕人”,广州地处岭南,与中原文化的民风民俗自然迥异,但居然给这位武官留下“怕人”的印象,倒也匪夷所思,也许是“山高皇帝远”,这位京官也感觉没有依靠吧。

不但民风可怕,京官觉得最为郁闷的是办公条件差,他在“衙署”一诗中写道“可怜制底规模小,不及承宣布政司。”都统衙门不及布政司,想想在京城做官的同伴们,诗人更觉失落。

走出衙门,当时的广州城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和京城相比自然是天上地下,诗人不无嘲讽地写道:“分明窄窄行车路,硬起名儿叫大街。”简直有些孩子赌气的味道。不过当时的北京路还是相当繁荣,杏岑果尔敏在北京路转转,对广州的感情也加深了几分,今天北京路的北段当时叫做“双门底”,在《双门底》一诗中,诗人写道“怡情争说双门底,不让京都大栅栏。”此时就又多了几分自豪感。

诗人在广州生活了八年时间,因此对广州的风土人情也逐渐了解,诗人可能还学会了不少广州话,有诗题为“烂崽”,意思和今天的“烂仔”差不多,写街头好武的年轻人,诗人写道:“刀仔带来犹不足,更携双筒护声枪”,这其中的“刀仔”是小刀的意思,用的就是广州话的“书面”版本。

利用竹枝词,诗人记录了广州的时令、气候,广州人的饮食习惯等等。广州人过年的时候烧猪供佛,广州姑娘开脸美容,广州的男女班和本地班唱戏,广州人吃荔枝,在杏岑果尔敏看来,都很有意思。看到市场上卖鱼的摊贩,诗人在《零售鲜鱼》一诗中写道:“批鳞洒血意何如,岂是无心剖巨鱼,只为羊城多客寓,此中恐有故人书。”零售鲜鱼在北方人看来是件新鲜事,“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肚寄书是中国人的传统,诗人从鲜鱼想到故人书信,有些古意,可见,竹枝词也非是完全的“白话”。

在广州为官八年之后,杏岑果尔敏先后授杭州将军和马兰峪总乓,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他可能从此再未回到过广州,而且直到告老还乡,最终也未得重用。对于清代历史来讲,杏岑果尔敏只是众多官僚中的一位,在文学史上也未必有一席之地,但他的广州竹枝词却别具一格,成为对这个城市历史解读的另外一种方式。

清代还有不少外地入粤的文人留下竹枝词,比如王士帧的“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边净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疍船争唱木鱼歌”,杭世骏的“树里歌声水面腔,阿奴生小住珠江。凌波只恐尘生步,不著鸦头袜一双。”都描绘了珠江两岸的景象和广州人靠水而居的生活,但文笔要优雅一些,难脱文人气,比起杏岑果尔敏的《广州土俗竹枝词》来,少了不少情趣。

 

盛况

老竹枝如花盛放

文人历来有雅集的传统,1875(光绪元年),广州地区举办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以“竹枝词”命题的征文活动,共有100多人参加,并在两年后出版《羊城竹枝词》一书,全书共收诗489首,分两卷,以“会榜之名次刊发”。据时人欧阳子考证,其中还有几位作者是女性。

竹枝词这一文学形式始于唐宋,元代发展壮大,明清则是鼎盛时期。广州这次大规模的“征文”活动之所以能够举行,可能因为是竹枝词在当时相当流行,作者队伍也比较大,是不是通过官方手段,为何从广州到南海、新会、顺德都有人参加比赛,采用什么样的评选方式,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次征文,应该算得上广州诗坛上的一件大事。

从获奖者的作品看,这次比赛崇尚较为绮丽的文风,例如冠军南海人黄云卿诗中写道:“依依人隔漱珠桥,桥短情长恨那消。消恨拟栽红豆树,相思红豆种千条。”亚军王植槐诗中写道:“越王台榭越华楼,锦绣山河逝水流。羊石仙城遗艳迹,荔红桔绿话春秋。”

此后40年,广州南方印刷公司出版了《续羊城竹枝词》,全书收词97首,作者40人,比起第一次征文,显然规模要小得多,但诗句却颇为实在,例如:“第一公园筑未成,清风桥外晚烟生”;“大新高楼十二层,巍峨俯瞰五羊城”等等,收录到诗集中的竹枝词中提到了“先施”、“真光”、“大新”等公司的名字,提到了“电船”、“金表”等新事物。40年弹指一挥间,比起上一次征文,这次结集出版的竹枝词虽然词藻并不华丽,但似乎更能反映从清末到民初时代的巨变。“以诗证史”的作用更为明显。

 

衰变

新竹枝日见枯萎

1993年,广州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广州新竹枝》,里面收集了250多首由现代人创作的竹枝词。记者采访了这本书的编辑之一黄镇林先生,黄退休前是广州诗社的秘书长。

 

专辑物是人非

据黄介绍,从1990年开始,广州《诗词报》在报纸上开辟了一个叫“广州新竹枝”的专栏每期都会刊登几首反映广州生活的竹枝词。当时的作者数量不是很多,水平也差参不齐,但诗作多反映了广州的新貌,因此结集出版。

 

 

翻看这本本十年前的小书,黄也感慨良多。书上收录作品最多的诗人张采庵老人已经过世。据收录老人作品的《春树人家诗词钞》一书的序言中介绍,张采庵是番禺人,先祖营商置有薄产,弃商从教,他曾经任仲元中学教员,并在家乡创办了紫坭小学兼任校长。张采庵古诗词的功底深厚,长于诗词创作,这本书也是当时他在荔湾区政协工作时建议出版的。

 

当下变成历史

在《广州新竹枝》中,竹枝词被分成名城胜迹、旧貌新颜、新俗新风等几类,竹枝词胜在贴近百姓,注重描述当下的生活情趣,因此,即使只是十几年前的诗歌,今天看来,已颇有历史感,比如当年的“学生下海”,“跳槽”“股票热”都成为诗人的题材。

竹枝词以诗证史,因此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现在文化传播的情况来看,“证史”的方式越来越多,诗歌这方面的作用自然被削减。

 

“绝响”难以为继

《广州新竹枝》主编赖春泉在“前言”中写道,新编竹枝词的目的是“继绝响、歌盛世、咏民俗、淳民风”。

不过从今天的情况来看,“继绝响”的理想并未实现,据黄介绍,近几年,创作竹枝词的越来越少,《诗词报》“广州新竹枝”的栏目因无以为继.早就取消了。事实上,不只是竹枝词,喜欢古诗创作的人本来就不多。从广州诗社的会员来看,四十岁以下还喜欢创作古体诗歌的几乎没有。广州诗社也曾经举办过三期古诗词创作的培训班,有一百多个年轻学员,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在坚持诗词创作。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至于竹枝词,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黄说,“并不建议人人都去创作。”

 

竹枝词选

 

 

越王台下种相思,绅得相思子满枝。

采采相思寄何处,相思愁煞冶春时。

  ——(清)吴炳南《越王台竹枝词》

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

    ——(清)彭羡门《广州竹枝词》

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边净绮罗

两岸画栏红照水,疍船争唱木鱼歌。

    ——(清)王士祯《广州竹枝词》

薯莨衫窄笠丝堆,装束随宜笑口开。

午睡乍醒魂梦脆,绝清三字荔枝来。

    ——(清)冯询《珠江消夏荔枝》

出郭先经晚景园,半塘南岸果皆繁。

三山大石红相望,熟到陈村井李村。

    ——(清)谭莹《岭南荔枝词》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张丹萍

下期预告

歌罢竹枝唱粤讴

粤讴,外号“解心”,是清代中叶珠三角一带流行的“说唱音乐”。招子庸长于诗歌,通晓音乐,善作粤讴,其粤讴情歌使得粤讴广泛流行,成为雅俗共赏的粤曲形式之一。1904年,香港总督金文泰把招子庸的《粤讴》译成英文,传播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