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文化在民间·粤曲] 广州人创造的“世界名曲”
发布时间:2006-11-13 11:37:00

说文解字

粤曲 是广州方言区流行最广的一大曲种,约有150年历史粤曲音乐性强,注重听觉艺术,讲完唱工,不长念表,其唱腔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梆子、二黄、牌子曲、小曲、歌谣构成其整体,分平喉、子喉、大喉三种主要喉腔。粤曲流行区域极广,以广东省及港澳地区为主要活动基地。凡在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

 

 

即使在今天,城市化的进程让广州日新月异,但粤曲仍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心灵地图

凡有白话处,即能歌粤曲

从最初的沿街卖唱到如今的民间曲艺,伴随着一百多年的社会巨大转变,粤曲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旧式道德观念里,艺人的社会地位是不高的,轻蔑一点的,称艺人为“戏子”。这也难怪,读书人仕的儒家正统思想根深蒂固,艺人自然是旁门左道,况且,大多艺人出身都比较低微,进入这一行的最初动力,往往就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电影《霸王别姬》里,母亲为妓女的程蝶衣就是个例子,所以,可以想见,当年粤剧名角桂名杨以富家子弟身份投身艺人行列时,不知道受到了多大阻力。

从萌芽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粤曲无论是早期是农村地区的自发传唱,还是后来在城市茶楼里婉转放歌,都是来自于出身并不“高贵”的人群,期待受两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社会的喝彩,无论如何都不现实。戏曲艺人的处境真正得到改善,还是在建国之后。侯宝林先生以相声演员的身份而登上北大的讲坛,正是戏曲艺人得到社会应有尊重的一个象征。

作为岭南的中心城市,广州自然是南粤文化的集大成者,诸多品种的民间艺术也在这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西关,既是粤曲艺术的发样地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繁荣之地,可以说,在粤曲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粤曲最为红火的几十年间,西关聚集了大批的粤曲名伶在此献艺,正是在艺人的走街串巷中,在酒楼茶肆里,粤曲飘荡到了老西关的每一个角落,飘进了寻常生活,不着痕迹地融人到城市的灵魂里,成为西关文化的一支血脉,丰富了老西关的魅力内容。外国人经常到北京的老胡同里去寻找京腔京韵,那么,对民间文艺有兴趣的人,在广州老城里,同样也能寻找到这样让人回味不已的粤韵粤腔。

粤曲来源于农村地区,不仅在城市里找到了容身之所,而且能够生生不息,自然有其原因。从人的心理来说,“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人们从来都需要以唱来完成内心世界的表达;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粤曲对场地从来没有严格要求,伴奏乐器相对简单,投入成本低,而且人人可唱可参与,粤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即使在今天,城市化的进程让广州日新月异,却并不妨碍粤曲仍有蓬勃的生命力,爱好者呈现出有增无减之势。如果到西关去,在某个露天广场,公园角落见到围聚着一群粤曲爱好者,在那里浅吟低唱,一定不要感觉到奇怪。粤曲的明天未见夕阳。

因为都以粤为名,且又同腔同调,人们通常都认为粤剧与粤曲是同源合流,“粤曲就是粤剧的清唱,粤曲是源自粤剧”的观点通行一时。在准备这一期的内容之前,我看到不止一份专业资料都是持这种说法,而在采访中,即使热爱粤曲多年的爱好者,也基本认同。然而,经过查阅更多的原始资料,更经过专家的释疑解惑,我对粤曲的由来才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才知道也许应该在这个说法的后面打上一个问号。

在起源问题上的探究,虽然只是专业研究者们才会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根本不会有损于粤曲或者粤剧的魅力,但对于还原粤曲的本来面目,让更多人了解到粤曲的历史,也许并非毫无意义。

 

地理记忆

行走于西关小巷,辗转于茶楼之间

直到建国之后成立了广州市曲艺联谊会,粤曲才找到了一个正式的归属,在此前的百年发展中,一直都处于零散的个体状态,没有像其他行业般成立行会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在产生初期,粤曲艺人自发组成了“八音班”这样的演出团体,演出地点基本都是在广州番禺、佛山等地的农村,河埠,正是在这种四处寻找生计的过程中,粤曲逐渐深入民间,发展壮大。

进入到广州城区之后,粤曲艺人仍然是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到1862年左右,开始出现既能唱又能演的“师娘(失明女艺人)”,包括“琵琶仔”等粤曲艺人,她们会自己或被邀请到一些妓院唱曲。据《粤剧粤曲在西关》一书主编罗雨林介绍,在清末时期,十八甫一带是妓院较为集中的地方,从这里开始,粤曲开始逐渐融入广州城市文化。

到民国初年,“师娘”进入到广州的茶楼唱曲,这也是曲艺茶座的开始。当时,十三行怡心楼老板看到喜欢听粤曲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动了心思,请“师娘”进到茶楼里面,以招揽顾客。没想到,这一招非常见效,—时生意大好。其他茶楼也受到启发,纷纷在茶楼内设置唱粤曲的地方,如巧心、诞香、澄江、东如等茶楼,都因此而生意红火,粤曲艺人也从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谋生之所。随着女伶时期的到来,粤曲艺人的唱曲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形成了“一几两椅”的站唱形式。

 

以前,遍布西关的茶楼是粤曲艺人的谋生场所。

 

遍布西关的茶楼,留下了不知道多少粤曲艺人的身影与声韵,也记载着不知道多少艺人们的辛酸故事。

  

今天,这些茶楼里仍然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粤味名曲。

 

正本清源

粤曲与粤剧,同姓不同宗

由于名称上的相近,很多人都以为,只唱不演的就是粤曲,又唱又演的就是粤剧。许多资料中也认定,粤曲就是源自粤剧。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出身于粤曲世家,又是著名戏曲研究专家的关俭良先生对记者表示,粤剧和粤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

关俭良告诉记者,之所以说粤剧和粤曲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首先要从各自的发展历史说起:粤剧是在外来大戏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而粤曲是源自于岭南本土的戏曲。

 

粤剧:京官南放附属品

先说粤剧。满清政府统冶中国以后,中央派了许多官员到广东来。由于他们不懂广东话,对广东本地的娱乐形式不太接受,于是就从外地请一些戏班(包括山西、江西、河南等地)到广州来,只为官府或有钱人家演出,这也被称为“外江班”,属于上层社会的精神产品。

早期的“外江班”是以官话为语言基础。到清中叶之后,粤剧班开始要考虑生存问题了,于是逐渐流落到民间,时常要到各地去演出,也就被称作“红船班”。真正被称作“粤剧”,还是在薛觉先对广东大戏进行改革之后。

 

粤曲:广州本地“信天游”

然而,粤曲是真正流行于白话地区的戏曲形式。关俭良介绍说,粤曲最早产生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沿海渔民,是他们的一种自娱自乐的简单形式,其中包括龙舟、木鱼筹。粤曲是建立在广东本地的语言基础上,是定了调的歌谣,讲求声、律、平、仄。到鸦片战争前后,由于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有些艺人就出来以唱曲为生,四处卖唱,渐渐转移到城市里。所以从起源上来说,粤曲是一种从最底层的土壤中萌芽出来的戏曲,也是一种多体的艺术形式,具有很浓厚的地区特色,与白话很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

 

粤曲与粤剧:由平行线到交叉线

辛亥革命后,为了扩大革命势力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力,同盟会成立了八个戏班,有意识地运用白话,但在当时,基本上还是用外省调唱广东话,与此同时,还把木鱼、龙舟、南音、咸水歌等广东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调加入到粤剧中来。直到薛觉先对“大戏”进行了改革,真正用广东话语调来唱广东曲,才正式形成如今的“粤剧”。而粤剧的“词白体”也开始融入到粤曲中来。

民国初期,粤曲逐渐成型之后,由于艺人开始进入城市谋生,也就逐渐进入到城市。最开始的时候,艺人们受到江浙地区“评弹”的影响和启发,认为这种较为高雅的形式更能吸弓观众。于是也在唱曲中加入了三弦、琵琶等乐器进行伴奏。从此正式进入城市文化市场。

 

琵琶借鉴了江浙评弹。

 

抗战时期,在纷乱的战火中,粤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粤曲艺人被迫辗转回到了农村,或者逃避战火去了西南和海外等地方,至今,在海外说广东白话的华侨当中,粤曲仍有大量听众。

抗战胜利之后,重出江湖的粤曲艺人主要唱的是长篇章回故事,这一时期也是粤曲最为成型的一个阶段,以说代唱,因为没有现成的曲本,于是许多艺人就把粤剧的内容拿过来演唱,而粤剧从业者为了谋生,也会客串粤曲来演唱。

粤剧与粤曲的相互交融汇合,互为借用,甚至同腔同调,再加上两种艺术形式名称上的相近,使得许多人都误以为粤曲就是只唱不演的“粤剧”。

  

进化论

从“八音班”到女伶时代

从萌芽到成型,粤曲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萌芽阶段的形态因过于复杂而难以考究,但成型之后,尤其在进入城市文化之后,还是有清晰的一个脉络可以追寻,大体来说,是经历了“八音班”到“师娘”(失明女艺人)时代再到“女伶”(开眼女艺人)时代。

在道光初年,演唱粤曲的艺人开始自发地组成由八个人的“八音班”,后来增加到有24个人的“大八音班”。到民国初年,随着广州城市文化的兴盛,粤曲艺人开始集体出现在广州的西关,进入“师娘”时代。师娘,又称瞽姬,即失明女艺人。她们每人都要掌握不同角色的唱腔,一人演唱多个角色,较之“八音班”在歌唱技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在“师娘”阶段后期,还有一个过渡时期,即妓女在妓院之外演唱粤曲,称为校书,未成年的妓女叫琵琶仔,其中有脱离妓籍以演唱为生的,就成为早期的女伶。

由于盲人艺人在形象上毕竟受点影响,所以逐渐出现了许多开眼艺人,粤曲也就此步入一个“女伶”时代。她们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改假噪为真嗓,并划分为大喉、平喉(此为男角专用腔)子喉(为女角专用腔)3种唱法,粤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女伶时期”。大约从1918年起,既不失明,也与妓院无关的女伶逐渐取代了“师娘”的位置,并形成了早期的歌坛。到二十年代末,广州大约有40家茶楼没有歌坛,女伶人数达到四五百人,著名的有熊飞影、张月儿、小明星、关楚梅等人。

 

专家访谈

在生计和艺术之间行走吟唱

采访对象:关俭良,粤曲世家,戏曲研究专家

 

粤曲艺人没有组织

记者:关老师,我听说你的母亲就是以前著名的粤曲艺人,你本人也曾经唱粤曲多年并且一直在从事粤曲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关俭良:我母亲解放前在香港、广州两地的粤曲界名气还是挺大的,解放后,她响应周总理的号召,和红线女大概在同一时期间到国内工作,先到华南文工团,1957年左右担任了广州曲艺联谊会的会长。我(上世纪)也学过粤曲,但是你知道,江青说过一句话:粤剧粤曲是靡靡之音,不会使人进步,而是使人后退。在文革期间,所有和粤剧、粤曲沾边的人,没有一个没进过牛棚或者干校的,我也不例外。文革期间倒也唱过戏,不过唱的是样板戏《红灯记》,必须是从头到尾用高音唱,当时就把嗓子唱倒了。我在7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戏曲研究。

记者:粤剧是早有行会组织了,现在还有八和会馆的旧址在,但我在翻阅资料的时候,井没有找到粤曲艺人的行会组织,这是怎么一回事?

关俭良:解放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粤曲的行会,我母亲在1957年担任广州市曲艺联谊会的会长,据我所知,这也是粤曲行业的第一个组织。解放前的粤曲艺人都是各自谋生,只不过有一些艺人在“包家”(即老板)的组织下,会有几个人四处去演出的情况,但这不是行会组织。

八和会馆是粤剧的会馆,但里面也吸收了一些粤曲的乐师,因为粤剧在使用白话的过程中,需要演奏广东调的乐师,而且因为粤剧艺人的收入要高过粤曲,出于生计的考虑,有些玩家(即业余的乐师)就会进入到八和会馆中去。同样的,有些粤剧的艺人也会进入到粤曲的行列当中。

 

好的唱词可以当诗来读

记者:粤曲、粤剧中唱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色?

关俭良:在长期的相互影响中,粤曲、粤剧中的唱词的确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二者中的唱词许多是来源于唐诗宋词中的,可听、可读、可唱,非常有欣赏性。比如说唐涤生写的《南海十三郎》,写得非常美,简直可以当作诗来读。

记者:相比起来说,粤剧产生了许多大牌的明星,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大,像马师曾、薛觉先等人,都是非常著名的大明星,但粤曲艺人为大众所知的似乎并不多?

关俭良:也不完全是,像小明星的知名度就是是非常高的。当然,粤剧更引人注目是必然的。粤曲本来就是完全根植于民间底层的艺术,历来被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戏院是根本进不去的,只能去茶楼或者妓院里唱。你想,在茶楼酒馆里,听众都是边抽烟、喝茶边听戏,本身已经对艺人的不尊重了,社会地位自然就不会高。粤曲真正获得了一定的地位,还是在八十年代,这主要是侯宝林先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承认,曲艺界才逐渐获得了比较高的重视。

 

四十年代已有西洋乐器伴奏

记者:我发现粤曲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伴奏当中加入了许多西洋乐器,这里面有什么原因?是因为通常人们所说的,粤曲具有较大包容性吗?

 

高胡是粤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40年代已经有了萨克斯风。

  

关俭良:粤曲中有西洋乐器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四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当时日寇占领广州期间,控制了戏院歌坛这些地方,他们又不太懂广东的东西,肯定不会喜欢,于是就引进了许多西洋乐器。西洋乐器是有自己的长处的,比如说音域广、节奏感强、声音响亮这些优点,等到抗战胜利之后,粤曲得到恢复,一些有抱负的音乐家就开始有意识地在广东音乐里加入西洋乐器的成分,比如萨克斯风、大提琴等等,不过,在粤曲中萨克斯风是由原来的12均律变成了广东音乐里的7均律,小提琴完全是高胡的拉法,所以说,粤曲中的西洋乐器完全被融化成了自己的东西。我自己在13岁的时候学过吹萨克斯风,吹出来的感觉和笛子差不多。

 

掌故丛谈

三分秋色:大喉、子喉和平喉

粤曲唱法主要有三种:大喉、子喉、平喉——大喉音调高亢,演唱费力;子喉(青衣)用假嗓演唱,也较难,嗓音需经特殊训练;平喉则用真嗓演唱,比较方便易学。在粤曲鼎盛的“女伶时代”(世纪二三十年代),名伶辈出,三种唱法均有代表人物,如“大喉领袖”熊飞影,子喉唱得最著名的是琼仙,而因当时平喉渐成曲坛的主流,平喉的代表人物则更多,如郭湘文、张月儿等。

粤剧行当中武生、小武、大花脸、二花脸的男角声腔唱法,都统称大喉。它音调高亢,节奏较快速,在粤剧中,对历代的武将、草莽英雄或奸雄,多以大喉唱出。而当年的教曲师傅授艺时,必要求初学者先练大喉,以练出响亮的声艺,在粤剧中叫“闹棚”。

而在粤曲发展史上,熊飞影也是第一位以大喉在歌坛唱红的女伶,也是迄今为止在大喉演唱艺术上取得最高成就者之一。她演唱的曲目有一百多个,其中《夜战马超》、《岳武穆班师》、《武松大闹狮子楼》等脍炙人口。白燕仔的曲目有《牛皋扯旨》、《周瑜写表》、《走麦城》等。

近百年来,粤曲善于吸收,能够兼融并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如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包括杂曲小调器乐曲)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斯风、小提琴、电子琴等等。粤曲脱胎于粤剧,它和粤剧在唱腔音乐方面长期存在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粤曲和粤剧至今仍基本唱着相同的腔调。

 

粤曲名家

“二胡博士”吕文成

吕文成1898年生于中山,从小就酷爱我国民间音乐,常常聆听老艺人的演奏,勤学苦练,自学成才,不到20岁,就已很有名气。

 

   吕文成

     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其成为广东音乐最佳的独奏乐器,被誉为“二胡博士”。

 

他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把二胡外弦由丝弦换为钢弦,并采用了两腿夹持琴筒的演奏方法,成功地制成了高音二胡(简称高胡),在音色、音量和音域等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并运用了二、三把位走指法和独特的滑指法,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最佳的独奏乐器,促进了广东音乐演奏形式的发展,被誉为“二胡博士”。

他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音乐作品,其中不少广东音乐曲调成为百听不厌,流传不衰的佳作,如《平湖秋月》、《步步高》、《天女散花》等作品,曲调清新,旋律优美流畅,委婉动听,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星腔始祖“小明星”

小明星原名邓曼薇(1911年-1943),广东三水人,自幼学艺卖唱,11岁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她的演唱感情处理十分细腻,行腔低回婉转,缠绵悱侧,听来沁人心脾。以《秋愤》、《夜半歌声》、《知音何处》等为代表作。她一生坎坷,备受欺凌。1943年某日,她抱病登台演唱《秋愤》,曲未终而吐血,不久与世长辞,年仅32岁。“星腔”流派至今仍是粤曲观众最喜爱的一个平喉流派。

 

   小明星

   星腔流派的创始人,其演唱感情处理细腻,行腔低回婉转,缠绵悱侧,听来沁人心脾。

 

不让须眉熊飞影

大喉是以真嗓演唱,高昂激越、威武雄壮的男角声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粤曲界最著名的大喉领袖是熊飞影(1907年一1969),广州人,12岁学习粤剧,13岁改向曲艺名师陈坤臣习曲艺。14岁起在香港登台。她噪音粗扩,善于以情带声,吐字行腔韵味清醇,且高亢刚劲。演唱李逵、张飞等勇士气势宏大。她演唱的曲目有一百多个,其中《夜战马超》、《岳武穆班师》、《武松大闹狮子楼》等脍炙人口。

 

刚柔并济白燕仔

1919年生.广东南海人。7岁随父学艺,习“平喉”、“子喉”。11岁浪迹江湖,她以噪音浑厚高亢、吐字清晰、声韵铿锵而独树一帜。她擅长的曲目有《牛皋扯旨》、《周瑜写表》等,她热心培养青年演员,李丹红是她的亲传弟子,在她的指导下,李丹红在“大喉”的演唱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刚柔并济的唱腔,演唱的《牧马人》、《二泉映月》等现代曲目被制成唱片广为流传。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炜茗

本版摄影(资料图片除外)/本报记者  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