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名中医篇] 吴维城:静以修心 以药抑瘤
发布时间:2006-09-25 00:00:00
  主角
  吴维城,男,196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37年,原任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所长。现仍为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内妇儿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干部保健医疗专家。
  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学说,临床经验丰富。对各类中晚期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等,运用扶正抑瘤的中药辨证施治,确能达到缓解或减轻症状的效果。曾获广州市先进中医工作者光荣称号,并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名中医称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自画像
  人生只求平淡是最真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速成的商业社会里,时常遇到一些病人因为太过劳累、或者生活缺乏节制,形成各种身体、心理上的问题,我在开药方给他们的时候,总要对他们说:人的身体一如机器,没有劳逸结合与好的保养,就会提前生锈磨损,缩短保质期。
  也看到一些中医学人,也许由于生活所迫,也许想要去国外挣钱,于是去美国等地定居,但其借以傍身的一技之长却荒废了,因为在去国他乡,中医并无用武之地,这是多么可惜的事。
  回顾我的一生,我常想:我在山区吃过苦,也在广州享过福,数十年间几乎在医疗系统的各种职位上都体会过,我觉得人生不管得失成败,最要紧的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疾病就不会经常来骚扰你。
  身为三代中医之后,我也是国家培养的一个普通的中医师,病人就是我的上帝,为病人解除疾病的痛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作为医生的宗旨。我崇尚大医精诚,也按照精和诚来要求自己,尽一切努力,把一己所学用于更多需要的百姓。
  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钻研业务,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我觉得一个好的中医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中医功底外,还必须掌握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只有能够真正熟练驾驭中西医知识并用于实践者,才会不误病人,对得起医生这个名字。
  在业余时候,我也听听音乐、种种花草、看看各类书报,目的是增长各类知识,培养宁静的心态,在这个生活节奏快捷的社会里,身居斗室,心系天下,不急躁、不落伍,我才60出头,我觉得我还年轻,至少可以再为病人奉献20年。
  吴维城口述,张御临整理

  学生眼光

  总是以身作则,追求精益求精
  杨穗红(广州市中医院办公室主任)
  吴院长很忙,无论是当领导时还是做医生,他总是希望把本职工作做得最好,他常说没有投入就不会出成绩。由于他总是以身作则,所以对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种鼓励。
  戴莲仪(广州市中医院内分泌主任中医师)
  吴院长是一个好的院领导,也是一个医学精湛的中医专家,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谦虚谨慎,我曾师从于他国,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中医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他的确是一个好老师。
  稽玉峰(广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我是他现在正在带教的两个徒弟之一,吴院长的医术、医风,明显的疗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跟师的三年中,我要好好学习和继承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人生画卷

  自小受父辈熏陶酷爱中医

  吴维城是顺德人,1944年出生。从他的父辈开始,已经在广州长期定居了。生于四代中医世家的吴维城,父亲、爷爷、太爷都是中医高手。可惜他并没见过爷爷。他的父亲吴灼燊是1900年出生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西关和平西路开诊,当时的和平西路是中医一条街。
  早在六七岁时,父亲就让小吴维城背《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学启蒙书籍,他至今记得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等句;再后来,父亲晚上在家诊病时也让他在一旁看着如何望闻问切,这使他从小就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一些药物的名称,它们有什么作用,父亲常对他说:不要太调皮,要多学习。
  吴维城的父亲吴灼燊是自学成才的,靠祖传医术最后考取中医师资格,1958年,吴灼燊进入广州市传染病院工作,后来转入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市中医院。1962年吴灼燊就成为市人民政府认可的广州名老中医了。
  在父亲的影响下,18岁时吴维城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学制6年,其中三年学习中医,三年学习西医,由于有优良的中医底子,所以吴维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1968年毕业时,碰上文革开始不久,为了响应所有大学生去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吴维城去了湛江专区下属的信宜县,在离县城40公里的一个山区卫生院工作:我觉得倒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提高业务水平有帮助。

  真正为医者时只为群众着想
  位于山区的卫生院不超过20人,中医就吴维城一个。作为这里来的解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年纪轻轻的他什么都要干,甚至接生、难产也要想办法解决,由此也积累了全科业务知识。
  记得当时晚上出诊,要爬山,得爬一晚上,才能到达大队的医务室给病人看病,路途之远可想而知,可当时他也不知道害怕,当时治安很好,除了担心野兽和毒蛇等从山中钻出外,是不需要担心其他问题的。
  这一段经历只有三年,可他觉得很值得珍贵,他觉得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去基层锻炼,了解民间疾苦,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百姓。
  1971年吴维城被调回广州市中医院工作,从此在这里一做就是34年。刚回广州时,领导要求他继续带领医疗队下农村,记得当时爱人刚出现早孕反应,而父亲又刚去世一个月。但作为15个广东医疗队其中一队的副队长,他还是率队去了湖南怀化。当时的湖南正在搞修铁路大会战,数万民工服务于湘黔战备铁路,他这一去就是一年多,为民工们治病,而在没病人时,他也要亲自参加修铁路,等他回来时女儿已经有两个月大了。
  1979年他又带领医院里的医疗队去番禺送医送药,一去又近一年。家中两个幼小的孩子只能靠爱人照管。说起这些时,他总觉得对不起爱人,可当时服从组织高于一切,他只能在回到家里时多为妻子儿女分忧。
  由于在山区卫生院及送医下农村的经历,他很清楚农村还有困苦的穷人,所以他在看病时一直信奉简便验廉的开药方针,他说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老百姓考虑。

吴维城认为为医者要做到真正为老百姓考虑。本报记者 张御临

  业有所成提倡继承与发展
  吴维城觉得要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没有这些,是当不成中医的,因为一旦病人出现危急,必须用到西医,名中医之所以有名,就是具备了处理疑难重症的治疗能力。
  我在急诊科8年,然后到内科病房8年,又在门诊部待了6年多,我觉得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吴维城说。在30多年中,他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到副主任医师,然后到主任医师。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参与医院行政工作,70年代初从内科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开始,到医疗队队长、五羊门诊部负责人,然后到医务科长,到院长助理,再到业务副院长,最后于2000年出任院长,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广州中医界,像他这样做过如此多职务,拥有丰富的临床与管理经验的中医非常少见,因此,2000年,他成为市名中医,2001年又作为第一号人物,被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吴维城觉得努力继承先辈的临床理论非常重要。本报记者 张御临

  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吴维城觉得努力继承先辈的临床理论非常重要,我在医院从事名中医经验整理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总结了父亲的临床经验,十多万字,最后由医院印成一本书,发给广州的医生们参考。这本印于80年代初的书,是广州市中医院很重要的医学著作。
  吴维城也曾担任过广州中医中药研究所所长,现在虽然已经退下来,但还在帮助院领导为建设好市中医院出谋划策,协助行政查房之余从事研究与著作,他能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过20余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全国及省级医学杂志发表。此外还积极参予及指导中医科研,一项已完成并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已结题,两项在研中。他计划今年出两部专著,一本是针对已经故去的名中医经验的,一本是针对现在还健在的本院名中医的。

  名医观点
  中晚期肿瘤的中医辨证论治
  吴维城对各类中晚期肿瘤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达到缓解或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之目的,整体效果不错。
  吴维城认为:中医真正参与治疗或真正采用中医治疗的肿瘤病人病情多属中晚期且大多已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处理仍未有效控制病情,或复发转移,体质已差的实际情况,或在化疗、放疗的过程中产生较严重的毒副反应,这时中医的治疗特色和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

  名医秘方

  吴维城主张用健脾行气、化瘀散结、解毒清浊法,治疗中晚期肝癌、胃癌、肠癌:
  抑癌类中药可选用;公英、蛇舌草、半枝莲、莪术、三棱、鳖甲、败酱草、苦参、丹参等其中一两味,配合成方。
  扶正固本类中药可选用:人参、北芪、白术、白芍、淮山、莲子、芡实、扁豆、冬虫草、炙草等。
  主要症候的治则和药物:
  黄疸:宜健脾疏肝,佐以化浊退黄。化浊退黄中药可选用:青蒿、茵陈、夏枯草、鸡骨草、大黄、枝子、田基黄等。
  腹水:宜补中益气.佐以利水渗湿。利水渗湿中药可选用:秦艽、泽泻、大腹皮、云苓皮、生姜皮、生薏仁、苍术等。
  癌痛:宜调中理气,佐以活血止痛。理气活血止痛中药可选用:丹参、田七、延胡、川朴花、佛手、郁金、素馨花、桃仁、赤芍、青皮等。
  出血倾向:宜固脾益气,佐以宁血止血。止血宁血中药可选用:田七、阿胶、仙鹤草、地榆、荆芥炭、乌梅炭、白芨、侧柏叶等。
  便秘:宜益气养阴,佐以润肠通便。润肠通便中药可选用:火麻仁、枳壳、大黄、冬瓜仁、蜂蜜、肉苁蓉等,必要时可用直肠滴肛给药法。
  (本节内容由被采访对象提供,所涉药物均需对病人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由提供者组方使用,仅供参考与交流)

  养生提示

  劳逸结合 多喝有益汤水
  吴维城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白领阶层容易出现肾功能障碍,此外密封的衣服如牛仔、化纤等,由于不透气,也会诱发前列腺病变,导致精液异常,这时候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适当的饮食调理,建议多喝点有益的汤水,比如清热去湿的淮山、莲子、薏米、沙参、玉竹等熬汤,一些海产品如瑶柱、雪耳、冬菇等熬肉汤,生晒蚝熬汤也不错。
  此外,针对一些人为了身材苗条,长期吃素,他觉得也要加以调节,因为长期吃素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下降,无法促进生精功能,自然也就易患不育症了。他建议年轻人什么都吃,但要讲究适当的量。

  医学趣事

  带教外国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广州市中医院5个带教老师之一的吴维城,他带了美国美洲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这是美国的民办中医学校,里面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医怀有浓厚的兴趣。外国学生对中医很有兴趣,由于吴维城教导有方,很多学生都很喜欢他,有的学生时隔十年还打电话来问候,美洲中医学院也给他颁发荣誉奖状,以表彰他无私地将所学都教给大洋彼岸的另一个种族的人。
  由于他在教学方面的特殊贡献,广州中医药大学聘请他为客座教授。

  出诊时间、地点

  广州市中医医院大堂名中医诊室、星期一下午、星期四上午

  速写

  静以修心为中医者最高境界
  吴维城有着旺盛的头发,浓密而黑,这一点就像他的精力一样,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他虽然从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在看病查房之外,日常还是要协助做一些行政工作,但他却不觉得累,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只唐三彩马,他说人体应该像马一样多运动,才不会生锈:年轻时候爬山多,身体早就练出来了。做医生的,如果自己都提不起精神,怎么能给病人以信心?
  记者去采访时,吴维城办公室的隔壁正在建医院12层的门诊大楼,灰尘加上嘈杂声,使室内几乎无法站人,但他还是很高兴地坐下来让记者拍照,聊他父亲的事情,在办公桌上写方子,中医讲究以静养心,也讲究随遇而安,不管是沉静还是喧闹,吴维城的心总是很宁静。
  在当年的中医一条街上,吴维城和他华工无线电系毕业当工程师的太太两人住在第三层的木制阁楼里,指三只谋活卅余年仰凭天德好生以药以针施鹊术,券一元籴回八两米幸有霜根耐冷惟诗惟酒祝鸿禧。这是顺德的一个乡绅书写的他爷爷吴锡蕃作的对联,就挂在他家二楼的厅中。
  喜欢听怀旧歌曲的吴维城,家里有不少磁带和碟片,他说最爱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歌曲、我们的民族歌舞曲等。除了听歌外,吴维城的另一爱好就是看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社会的杂闻,他都喜欢看,他觉得做医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得通晓天下大事才行,所以他一有空就看书,而且还订了两份报纸。
  四代中医的吴家到维城而止,由于爱人和一对儿女都不是学医的,与医学无关,所以他计划今后把他家的一些珍贵医书贡献给国家。有些书很珍贵的,传到我手里已上百年了,这些东西如果不能很好地保存、整理,是很可惜的。

  撰文:本报记者 张御临
  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