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曲艺家篇] 何萍:戏里百转千回,戏外豁达人生
发布时间:2008-09-18 15:29:49

  

在何萍看来,踏踏实实演好自己的角色,承前启后,将粤曲传承下去,比自己的名利更重要。

对于她的弟子来说,何萍既是严师,也是益友。

和恩师李少芳在一起。

在1998年演唱会上唱《打破禅关》。

在温哥华演唱会上。

  曲苑杂谈
  孜孜不倦 终有所成
  记得1996年,我在何萍首次“个唱”的特刊上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仅有幸运是不够的》。意指她虽然有粤乐名宿叶孔昭老师引入曲艺之门,又有另一位曲艺名家李少芳的精心传艺,这是其他学艺者不易碰到的幸福;但如果单凭这种幸运,也不一定能够达至成功的。可喜的是,何萍能珍视这种幸运,也从来没有躺在幸运上踌躇满志,坐待“名利双收”。从初踏舞台到有了点名气的一段长时间里,她总是风雨无改地按时到叶、李两家,毕恭毕敬地、一叮一板、一字一腔地学,执弟子礼之恭,在行内赢得了普遍的口碑!这在浮躁成风的社会背景下,更显出其“孺慕之忱”,这也感动了叶、李两老师,生前经常对人们说,“我恨不得把自己所学悉数传授给这个好学的后辈!”俗谚有云“师傅领入门,修行靠自己”,何萍深谙此中道理,二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以求、如海绵吸水那样,汲取包括两位恩师以及其他师友的艺术养分(她曾由广州市文化局选送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接受较为系统的正规的戏曲艺术教育),充实自己,终有所成。
  前不久,我问过何萍,在先后失去叶、李两位老师后,心境有什么变易?她说,缺了口授心传的良师。痛惜之余,也感到在艺术进境上更为艰辛,但却没有停下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转益多师是我师”,这才可告慰叶老、芳姐他们……
  我这里说的“终有所成”,一方面固然包括何萍这些年来获得的许多奖项(如1999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首届粤曲大赛银奖、2000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01年第三届广州文艺奖宣传文化精品奖、2002年荣立广州市文化局三等功等)。更重要的是指她在唱腔造诣上的更臻成熟。李少芳老师是星腔嫡传,何萍的唱功扎实,在现今芸芸星腔后学中颇见突出,而且学而能“化”,“化”出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韵致来。有些唱者用很长时间乃至终其一生,也未能臻此境,何萍用了二十年时间而有此一“化”,我认为是她“终有所成”的重要内涵。               □蔡衍棻



  主角
  何萍是粤曲“星腔泰斗”李少芳的嫡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相对于不少粤曲演员来说,她的起步较晚,却得遇名师,加上自己的努力,在广东曲坛上独树一帜。
  曾在广东、广西、港、澳、加拿大温哥华多次举办个人演唱会。近年来,已灌录了多款音像制品发行。
  1999年获全国牡丹奖粤曲演唱银奖,2000年获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贡献奖、全国曲艺牡丹奖,2001年获广州第三届文化精品奖、2004年获全国德艺双馨荣誉称号。
  
  谈艺录
  粤曲发展,靠唱的人,更靠听的人
  在何萍看来,现在演出机会比以前多了很多,但仍旧不能算是粤曲的黄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踏踏实实演好自己的角色,承前启后,将粤曲传承下去,已经比自己的名利更重要。
  记者:粤曲直到今天,一般还是在茶楼中演出,是不是仍旧摆脱不了比较民间的身份?
  何萍:有时候粤曲的演出也会在大的剧院中进行,但日常演出还是在大同酒家等这些老西关的茶楼中,曲艺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这样的演出形式倒无可厚非。像茶楼中的演出,可以实现观众和演员的直接对话,粤曲不能脱离开观众,没有观众的粤曲就没有生命力。
  记者:不少粤曲演出都是靠商业赞助维持,甚至有不少演出需要戏迷出力,所以规模不能够太大,你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何萍:有商业赞助没什么不好,如果有企业愿意包装一个演员或者赞助一台演出,对粤曲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演员有个人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粤曲,更多的人关注粤曲。
  记者:在你看来,从你的老师到你的徒弟,三代演员,师徒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不同?
  何萍:我师傅李少芳那一代,唱粤曲是谋生的手段,学艺生涯是相当辛苦的,师徒之间要互相扶持。而到李少芳师傅带我的时候,她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她几乎是想把毕生所学一口气教给我。到我的徒弟这一辈,她们本身就有条件,我会把我自己所学都传授给她们,同时也希望她们能够创造性地继承,我也会尽量为她们争取演出机会。我们现在的关系是亦师亦友。
  记者:粤曲要想继续发展,你觉得关键是什么,是人才的培养吗?
  何萍: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关键。但现在我们的观众却越来越老龄化,年轻的观众不多,这样演出市场会不断萎缩的。粤曲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发扬光大,现在最紧迫的问题应该是让年青一代认识粤曲,比如我倒希望能够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加一些广东音乐欣赏的内容,不一定要人人都会唱,但至少让他们能够有一个接触粤曲的机会,听什么,让他们多一种选择。

  桃李春风
  亦师亦友因材施教
  据广东曲艺团张远明副团长介绍,现在的粤曲基本上是学院派和师徒传带相结合的人材培养模式。1998年,曲艺团感到经历了粤曲的低潮期,人材正在出现断层,于是开办了曲艺班,从粤语地区挑选粤曲苗子进行培养。每年一期,一连两期,曲艺班经过三年毕业,最后几年,曲艺团也从艺术院校中招收优秀的毕业生,就在团里物色合适的老师,大家双向选择,结成师徒关系。
  何萍的两个女弟子,李蕙雯和钟绮雯从师的经历不同,李蕙雯的母亲是粤剧演员,她从小在幕布边上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唱粤曲的小曲,高中的时候从子喉改唱平喉,读书的时候就听何萍的卡带学习曲目,后来主动找到何萍,拜师学艺。而钟绮雯则是从艺校毕业生中挑选出的,何萍介绍说,现在选徒弟,首先要看声音条件,因为对于星腔演唱者来说,声音条件特别重要,但同时也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何萍说自己会花心血在徒弟身上,而且会更严格。
  李蕙雯和钟绮雯也说,自己学习粤曲也是机缘凑巧,自己的同龄人中,真正喜爱粤曲的似乎并不多。

  岁月留声
  在传承中发展的星腔
  何萍演唱的是平喉“星腔”唱法。“星腔”是由前辈艺人小明星创造的一种唱腔。粤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张月儿、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平喉四大家,其中小明星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很大,她的演唱方式被以“星腔”命名。
  李少芳是承继“星腔”的佼佼者,她16岁与小明星同台演出,深得“星腔”精髓。
  李少芳以及前辈艺人学艺,还都是在戏班中,李少芳在回忆录中记述自己跟随莫志为师学艺的过程,学五首曲子,便登台演唱,赚钱交学费。对于很多粤曲艺人来说,生我者父母,而师傅则是教你赚钱谋生的人,所以师徒关系非同寻常。
  李少芳一曲《孔雀东南飞》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芳腔”的广阔天地,创造性地发展了“星腔”艺术。
  近50年来,凡唱平喉者,多学“星腔”。
  黄少梅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拜李少芳为师,次年即在广州茶座演出,在50多年的粤曲生涯中,她承继了小明星、李少芳的“星腔”艺术传统。
  同样拜李少芳为师,何萍与黄少梅相差了半个世纪。很多人都说,师徒之间讲究缘分,李少芳早就注意到何萍的“星腔”已经有自己的特点,嗓音条件又相当出色,决定收何萍为徒。
  同样是星腔,今天和过去也不同,除了唱腔不断发展,表演形式也有所变化。过去粤曲演出是一桌两椅,如果是生旦对唱,就一左一右坐,舞台非常简单。而现在粤曲演出,经常要动用灯光、布景、大型的乐队伴奏以及电子字幕等。

  戏里戏外
  从街道广播站唱到世界大舞台
  唱粤曲,何萍起步不算早,却贵在坚持。到今天,她已经唱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正是粤曲起起伏伏的二十年,也是人心起起伏伏的二十年,能走到今天,何萍说,星腔演唱,讲究声情并茂,百转纠缠,然而自己的内心,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豁达。
  
  广播站
  在大喇叭里唱《浏阳河》
  何萍从小就喜欢唱歌,不少老广州都有这样的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条街道的路灯灯柱上都挂着大喇叭,定时播放革命歌曲或者报纸的社论。小学五年级的何萍就已经是街道广播站的小播音员了,经常到设在中华电影院二楼的广播站里面读报纸,或者唱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
  那时候她在大喇叭中唱《浏阳河》,熟悉的街坊邻居都说,这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女孩子,唱得还真是好。走在路上,也会有小伙伴指指点点,这就是在大喇叭里面唱歌的何萍啊。
  
  私伙局
  得遇名师找准方向
  有一次,何萍在朱海老师家里唱粤曲,老音乐人叶孔昭听到了,特意跑上楼来看,看了一半,又下楼,站在楼下安安静静地听。后来,叶孔昭说,何萍一开口,就有几分星腔的感觉。他让艺术馆的张法刚老师转告何萍,如果她愿意学粤曲,自己可以收她为徒。
  何萍当然愿意,很快就拜叶孔昭老先生为师,正式开始了学艺生涯。
  自从拜师学艺开始,何萍的眼前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每个周末,何萍都会和叶老师一起,参加很多粤曲前辈组成的“唱局”。
  所谓唱局,是曲艺艺人和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群众团体,大家在一起练曲习唱,寓教于乐,广州人称之为“开局”,又叫“私伙局”。别小看这类私伙局,不少曲艺人才,就是私伙局中培养出来的。
  每周一到两次,何萍会到恩平路朱海的家里,参加他们的唱局。唱局中的几位老师,最年轻的也六十来岁,都把自己当成后辈,在她印象里,前辈们总是先在一起到茶楼喝早茶,然后就聚到朱海家里,每次自己一进到朱海家,几个老师就会叫她唱上一段,各拿各的家伙,高胡、扬琴响起来为她伴奏,其乐融融。
  刚学粤曲,就得遇名师,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少走了不少弯路。
  1982年,何萍参加群众粤曲比赛。比赛在文化公园举行,几个伴奏的老师一上场,大家就感觉不同了,高手坐镇,何萍气势已经不同凡响,不出所料得了第一名。比赛以后,曲艺团向她打开了大门。
  
  音乐茶座
  度过粤曲最艰难的时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粤曲受流行音乐的影响,相当不景气,粤曲演员几乎没有什么演出的机会,曲艺团也分出了歌队,一部分年轻演员改唱流行歌曲。而这正是粤曲前辈们最担心的。
  叶孔昭和很多前辈艺人一样,不赞成何萍唱流行歌曲,因为唱法区别很大,怕以后很难再唱好粤曲。但在那时,坚持唱粤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那时候一部分演员组成了歌队,每晚到音乐茶座演出,当时的说法叫“走穴”。背着老师,何萍也参加了演出。那时候的何萍年轻漂亮,嗓音动听,唱劲歌颇受欢迎。有一天傍晚,正准备上歌队的面包车,何萍遇到了叶老师。老师问,去哪里啊。何萍低下头说,演出。
  后来叶老师曾经感叹说,我没有本事,不能让你有演出粤曲的机会。
  老师的执着也感染了她。其实,在内心深处,何萍对粤曲还是有一份深深的敬意和热爱,正是这份情感,让她度过了粤曲最困难的时期,选择留在了粤曲舞台上。
  
  重回舞台
  将《孔雀东南飞》唱到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叶孔昭就带何萍到星腔传人李少芳家里学习星腔,1993年何萍拜李少芳为师。当时李少芳已经年过七十,有一年何萍随师傅到澳门演出,那时候到澳门的机会不多,因此她很想到外面走走,结果师傅还是叫住了她,让她留在酒店,学唱自己的成名曲《孔雀东南飞》,单单是头一句首板“黄昏更下潇潇雨”,就反反复复练了几十遍。当时何萍颇有些不解,不过老师一句话“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她印象很深。
  就在粤曲演出最不景气的情况下,李少芳尽量为学生争取一切机会。自己上台演出,总要让何萍也唱上一曲。1996年,何萍召开个人演唱会,师傅就在舞台幕边听她演唱这首《孔雀东南飞》,演唱完毕,还亲自上台祝贺。
  从那时起,何萍在舞台上更加自信,她的舞台也不断扩大,《孔雀东南飞》不仅唱红广州,而且唱到世界各地。
  每次唱《孔雀东南飞》,何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除了将自己代入角色外,对恩师的思念之情也会融入唱段之中,这也是她所理解的,学粤曲不只是学“技艺”,情感与阅历的积淀也会表现在每一次演唱当中。

  印象派
  她把星腔唱得委婉

  张远明(广东音乐曲艺团副团长):今天的星腔已经有很多变化,每个演员对曲目的理解不同,表现手法也会不一样,同样是唱星腔,劳艳娟、黄少梅、梁玉嵘等老师与何萍就非常不同,梁玉嵘的声音比较高昂,而何萍则比较委婉。
  同样是星腔,今天和过去也不同,过去是一桌两椅,如果是生旦对唱,就一左一右坐,舞台非常简单。而现在粤曲演出,经常要动用灯光、布景、大型的乐队伴奏以及电子字幕等,像何萍的几次个人音乐会,都运用到这些技术。

  代表曲目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粤曲的传统曲目,是李少芳的成名曲,何萍继承发展了老师的唱腔,也成为自己的保留曲目。何萍在演唱中最受称道的是一段清唱,“妻却无别语,劝我莫伤悲,说道世情冷酷,你便求恳求何为。”在完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何萍一气呵成,加深了这一段唱腔的情感表达。
  
  《别恨寄残红》
  《别恨寄残红》是粤曲新作,描述的是古代诗人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这首曲目也是何萍牡丹奖的获奖曲目,她的清唱和南音颇具特色。“一腔清,化千泪,洒向桃花色更红”的清唱更是高低腔运用自如。
  
  《萝岗香雪》(新版)
  李少芳曾经演唱过旧版的《萝岗香雪》,何萍演唱的《萝岗香雪》是新版。这首曲子发挥了她个人的演唱特长。“离市东行三十里,行行不觉到萝岗”几句是清唱,尽管没有音乐伴奏,却是韵味十足。有一段“抛舟腔”何萍将传统唱法稍作改动,使词曲的意境更为统一。
  
  《荔湾新韵步行街》
  《荔湾新韵步行街》是现实题材的粤曲新作。其中二簧唱法的变化,注入了何萍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演唱上,无论是新旧曲目,何萍一向重视唱腔的设计,很多听众都感觉到细微之处的功夫。
  
  《血火棠棣花》
  这是一首专门为2003年的个人演唱会创作的对唱曲目,讲述的是聂政和姐姐的故事。这首曲子是由何萍和徒弟李蕙雯演唱的。在这首曲目当中,何萍唱子喉,李蕙雯唱平喉。首板“独闯龙潭,轻锋怒按”就已经先声夺人。
  
  《武松杀嫂》
  《武松杀嫂》是表现武松和潘金莲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的一个对唱曲目。在演唱这首曲目的时候,何萍一人两个角色,演唱“大喉”和“子喉”,转身之间,角色变换,时而婉转,时而高亢。
  何萍精于粤曲“平喉”,而在《武松杀嫂》中一人两角需要演唱“子喉”和“大喉”,这种一人擅唱三喉的本领在今天的曲坛已是凤毛麟角。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张丹萍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下期预告
  沈伟,出生于1924年,年过古稀,自幼习艺,九岁即在广播电台独奏。他精通高胡,梵铃(小提琴),琵琶,萨克斯等多种乐器,长期任省市粤剧团、曲艺团乐队首席头架。此外,在电台,唱片公司也灌录了大量广东音乐、粤曲唱片,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