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轻车熟录”第11期活动在南六楼多功能播映室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声音魔法师”。在电视电影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听到千军万马而过的声音就真以为是导演找来了千军万马把声音录下的?听到炒菜的声音就真以为是导演录下了炒菜的声音?在影视作品创作的背后有一群被称为“声音魔法师”的人——拟音师。本期讲座讲述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创作手段。主讲嘉宾谢倍伟老师是国家一级录音师,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录音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技术质量奖评委、广东录音师协会副会长。
主讲嘉宾
拟音工作在国外称为Foley,是为了纪念美国一位名叫Jack Foley的音效师,以纪念他为早期电影音效制作行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影视作品中,音效大致可分为真实声和模拟声。由于大部分真实声在电影电视剧同期声录制时,没有办法很好地录下真切的声音,所以大多都由拟音师后期制作完成,如爆炸声、风雨雷电声、斟茶倒水声等等。而模拟声本就是现实生活所没有的声音,需要拟音师创作出来,如恐龙发出的声音、科幻片中各种生物发出的声音。
一个听上去好似很简单的声音,需要拟音师在背后做大量的工作。以谢倍伟老师的广播剧作品《荣辱十三行》的片段为例,一个简单的清朝跪拜礼发出的声音包含了:衣服摩擦声、膝盖跪地声等。而要使人听到一个这样跪拜礼的声音就需要十几轨音频合成完成。
广播剧《荣辱十三行》跪拜礼的音频工程文件
谢倍为老师现场模拟了火花声、光脚在有水的地板上行走的声音:火花声是由撕厚胶带的声音加上后期处理做出来的,光脚走在有水的地板上的声音是轻轻拍打有水的湿布发出的。
谢倍伟老师模拟光脚走在有水的地板上的声音
以《侏罗纪公园》恐龙唾液发出很恶心的声音、《盗墓笔记》推开石门的声音等音效为分析案例,谢倍为老师给大家剖析了电影中各种音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如,推开厚重石门的声音就是由砖头摩擦声加上后期对EQ、混响的处理所做出来的;炸弹引线的燃烧声是由压力喷壶模拟出来;而恐龙发出的恶心的声音,竟是由攥卷心菜所发出。
谢倍伟老师也提到,很多音效声就是由生活中的小物件做出来的,谢老师从工作室中带来一些常用的拟音道具,如废弃的磁带、扫把、塑料水瓶、软布等等。谢老师还笑称,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在一堆垃圾堆里工作。
拟音师的日常工作环境
在活动最后,谢老师邀请各位读者体验了一把做拟音师的乐趣。
用塑料杯加上磁带、彩带在身体上敲打,模拟出马在草地行走的声音
用抖动软布、折小木棍,模拟篝火的声音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