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友创意人第19期】庞伟:诗与故乡--景观设计思想及实践
发布时间:2016-05-19 14:44:18

 庞伟设计观:天堂的画片,毕竟不是天堂

 

  2016年3月27日,“友创意人”第19期开讲。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庞伟以《诗与故乡--景观设计思想及实践》为题,为来自不同行业的听众科普了“方言景观”的概念,真实呈现了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景观设计师的思考。

 

如果风景有内心,诗和故乡就是她内心的东西。

 

  所谓景观,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星空与沙漠都是景观,但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我们更关注的人类文明在大地上所创造的那些印痕,像中国的都江堰,古埃及的金字塔等。景观设计的对象,是除了建筑物以外的室外环境,像公园、湿地、街道、广场以及住宅小区的花园等等,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景观设计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作为一个当代文明人,你总是会碰到“景观”,你当然应该去琢磨一下什么是“景观”,什么是好的或是坏的“景观”。我们今天要聊的是景观,为什么要说诗和故乡呢?因为我觉得,如果把风景比拟成人,她的内心应该就是诗和故乡。我想带你们到景观的内心世界去看看。

 

 

 

好的景观设计师是土地的画师,土地的诗人和情人。

 

  这是很感性的说法,教科书当然永远不会这么教。事实上,现在很多景观设计的从业人员,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业工作者,等而下之的是为房地商服务的绘图员,很少有人觉得自己是这块土地的诗人、情人。

按照西方人的说法,世上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但我想上帝还是留下了一些工作,让人类去延续他伟大的造物精神。像电灯,像苹果手机,像纽约中央公园,这些都是人类不朽的创造。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要拿什么精神造物?仅仅是一个职业吗?仅仅是拿图纸画一个物质的小康生活吗?我认为不尽然,我们还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是土地的画师,土地的诗人和情人。

 

人的眼中有两种大地,诗意和神栖居的大地,以及作为财富和功用的大地。

 

  土地有两种。第一种土地,是诗意和神栖居的土地。中国当代的公民,可能大部分提到神就以为是唯心主义。其实我们没必要讳言神,至少从广义上提神是必要的。全球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六十多亿人。其中的大多数人,每天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谒拜神灵。有多少城市在早上和黄昏的时候,你听到的都是诵经的声音?在青藏高原,那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也随时随地看到在风中飘舞的经幡。土地千万年来都是天地人神共同相处的。

 

四川 色达景观

 

西藏 盐井景观

  第二种土地,是作为财富和功用的土地。我们讲座的地方,是广州土地价格最昂贵的珠江新城。广州猎德村的一部分村民现在不用干活了,他们拿祖传的土地换来了令人惊羡的财富。在很多人眼里,土地上再看不见诗,看不见神,只有财富。曾几何时,像香港这样的地方是我们向往的美好之地,但用一辈子的劳作才能换来几十平方米住房的生活真的那么美好吗?

 

纽约 城市景观

 

香港 城市景观

 

只有生活在美好风景里的人,才是值得向往的。

 

  中国古人的诗意生活,其实就是景观生活。简单说,生活和生命的质量以景观衡量,人通过美与景观共生。无数的山水画和山水诗表明:只有生活在美好风景里的人,才是值得向往的。唐朝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写诗,跟我们现在玩微博微信的人一样多。李白杜甫这类的大家,只是当时其中的佼佼者,也就是我们说的大V。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相对是十分功利的,要战胜这种功利主义,除了靠舶来的宗教,如佛教,还有就是广泛的诗意。中国本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都是舶来品。我们今天也还是没有宗教,可惜的是到了当下,连诗歌的文化也遗失了。如果说一定还有,那流行歌曲或许算是其中一类,可惜主题只剩下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

 

人的内心出了问题,景观只是一个反映。拿景观的手段去解决景观的问题,其实是解决不了的。

 

  中华文明有着卓越的诗歌传统,中国人也因此广泛具备对周遭事物和环境的审美气质,一种对生活的诗性审视。然而近年来传统陨落,当代人在美好风景的面前是失语的。一个审美沦失、诗性丧失、面对风景失语并且以所谓现代化为理由,不惜损坏山川河流的民族,有可能做出优秀优美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吗?

 

岐江 (主创景观设计:庞伟)

 

  传统文化里留存了大量的山水诗,随便举例几句,都非常地优美。“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把敬亭山当作朋友。做风景园林,尤其需要把风景当作朋友,如果没有这个精神内核,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物质的东西。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见到美好的风景应该是激动的,人类是情感动物,落花流水也都是有情之物。

  人的内心出了问题,景观只是一个反应。很多时候,人们想打造一个东西,最终发现出不来意义。比如有些房地产商,想学地中海风情。地中海的蓝天白云能搬过来吗?地中海人悠闲的生活节奏能搬得来吗?如果这些东西搬不过来,能搬过来的东西也是变样的。就像一个人,不仅有外在的样子,还有内在的情感与灵魂。要做好景观设计,还是要从内在着手。

  我们的根本问题,真的不是景观。我们的问题,反而是太相信和热衷景观这类表面的事物。人们漠视本质、心灵的建树,企图以视觉图像代替之。需知天堂的画片,毕竟不是天堂。

 

 

深圳福田记忆公园(主创景观设计师:庞伟)

 

气味在坚守着“地方性”,景观却在趋同。

 

  什么是地方性知识?就是这个知识在这个地方可以生效,换个地方不一定有效。在做一个具体设计的时候,地方性知识尤其重要。为什么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做的设计样子相像,趣味雷同?知识背景太大一统了,大江南北所学无不同,是知识的基因决定了这种乏味的相似和一致。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似乎在任何问题上都相信进化论。比如,以为现代景观就是先进的、好的,发达国家的景观就是先进的、好的,对此,我不能苟同。把中国设计得和外国一样,有意思吗?山东和山西,怎么能一样呢?黄河和珠江怎么能一样呢?加州(加利福尼亚)和广州更不应该是一样的。

  四川是花椒味辣椒味,广西是酸笋味紫苏味,西北是孜然味羊肉味……气味在坚守着“地方性”,景观却在趋同,这是很可悲的。拿地方性知识武装自己,进行真正差异化的思考,这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应该做到的。

 

方言景观的指向,就是“乡愁”。

 

  故乡是什么?诗人于坚说,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是过去那种使你安心的生活经验。文学家靠吟咏抒写自己的家乡故土获得荣耀,比如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汪曾祺的高邮,沈从文的湘西……景观设计师的家乡故土在哪里?方言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家乡故土。方言景观的指向,就是“乡愁”。就是不再拷贝,不再鹦鹉学舌,自信说家乡的话,做家乡的景,热爱自己而不是他人的家乡。

 

亲 人

作者 / 雷平阳

 

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它省

我都不爱;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

因为其它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

因为其它乡我都不爱……

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

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

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

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造这样的句子,“我爱……我爱……”,我觉得一个有觉悟的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应该要问过自己的心,才能说爱不爱。这首诗,表达的爱,就是自己确定爱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被人逼着你要爱的东西。

景观不光是要做设计,也要做态度,做眼界,做观念,做人生。要学会看山看水,看植物动物,学会看城市,看乡村,看其间的人与生活。景观之道,最忌狭隘。天地宜大,学问宜通,见闻宜广,心肠宜软。

 

 

【互动环节】

Q1. 我今年7岁了,想问您,“景观是大地,也是我们自己”是什么意思?

庞伟:这是多年以前,我们写在公司墙上的一句话。做景观的人,自己不活成一个景观,就很难做出一个好的景观。在人群当中,你要成为一道景观,就不能猥琐,不能做勾心斗角的事。塑造自我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善良人,塑造生活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你要是做到了,你就是景观。

 

Q2. 我想装修自己的家,看了好多设计方案,都像样板房似的。你有什么建议吗?

庞伟:现在很多人做的东西都像样板房。一件没有温度的商品,跟用者有什么关系?建议你不要太迷信专业的意见,弄得特别刻意紧张。可以重温一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面有自然,也趣味。布置一个家,主要还是看居者的爱好与兴趣。

 

Q3. 我是环境艺术系的学生,最近在研究绿道通行功能。关于绿道的可达性,想听听您的看法?

庞伟:绿道的可达性?要达到哪里去?现在的绿道就是不可达的呀。茂名修一段,湛江修一段,中间那段,要骑自行车通过,可能很难。我理解的绿道,是揉和了城市规划、景观和交通设计的一个系统边缘的产物。你说的可达性,我想应该是通畅性,这要和人们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譬如通过绿道,能否抵达吃饭的地点?如果不行,那么绿道的功用还是有限的。


   Q4. 庞老师,我来自福建,请问平日想和您沟通,有什么方式吗?

庞伟:我有一个新浪微博,现在还在用,叫“庞伟_景观观点”。

 

 

【阅读延伸】

书名:Atlasof Worl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著者:Markus Sebastian Braun, Chris van Uffelen

出版社:Braun Publishing AG; Slp

索书号:TU986.4/B825

馆藏地点:创意设计馆


This compendium is a reference book and source of inspiration in one,presenting around 350 current projec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y range fromexpansive natural and cultivated landscapes, via picturesque front yards andcourtyards, spectacular greened facades and roofs, up to innovative outdoordesigns that nearly or completely make do without any vegetation. They allshare the fact that they constitute and provide ecologically and sociallyintact living spaces for human beings.

 

 

书名:LandscapeDesign

著者:Sandu Cultural Media

出版社:Sandu Publishing Co., Ltd.,

索书号:TU983/W246

馆藏地点:创意设计馆


Thebook features a variety of projec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commercialproperties, private residences, and government and public buildings. Localenvironments have been highly considered by the designers, and have thus playeda large role in the plant life, building materials, use of space, andtopographical elements. Many of the landscape projects use sculpture, waterfeatures and unique materials to blur the lines 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and installation art.

 

 

书名:Landscape architecture

著者:Robert Holden & Jamie Liversedge.

出版社:Laurence King Pub.,

索书号:TU986.4/H726

馆藏地点:创意设计馆


Illustrated withinternational examples of completed projec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videsan invaluable, one-stop resource for anyone considering studying or a career inthis field.

Aimed at prospectiveand new students, this book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natureand practis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required andthe latest develop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