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丨原乡的书写到城市化发展的聚焦——从何卓琼多角度的创作视角谈起(扎根岭南——经典文本导读第11期)
发布时间:2022-11-26 15:58:43


何卓琼的本土书写因其粤方言词和浓郁粤味,引人注目。她笔下的《蓝蓝的大亚湾》是中国首部以核电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她的《西关故事》写了几个西关街坊的平凡人生及其遭际命运,这些小人物故事和西关的地理民俗民情以及广味的叙述语言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何卓琼西关小人物书写的“广味”特色,被称为何卓琼“广味小说”。欧阳山赞叹她“真正写出了西关味。

2022“扎根岭南——本土经典文本导读”分享会邀请到广州市第二师范学院周会凌副教授与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她们将带领读者品读何卓琼笔下的“一盅两件”,走进“广味小说”。

何卓琼的创作路径:

何卓琼是土生土长的广州西关人,她的创作根治于生活,杨万翔先生形象地评价她的创作是“一盅两件”——秀笔一管,惯写的是“电力工业”和“西关风情”两个方面。她曾供职电力部门多年,致力于创作电力工业题材的作品:1972年在《广东文艺》发表处女座《日常生活的诗》,1982年于《花城》发表中篇小说《电流越过边境》,之后《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查理和他的煞星》等名作接连发表,1984年调入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专职写作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了长篇小说《祸水》。她长篇小说《祸水》以一座被闭塞守旧的山村所包围水电站为背景,讲述了荒僻峡谷里的一场特大洪水汹涌而来时,农村与电站之间的利益、人们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之间发生的矛盾与纠葛。作品凸显了灾难中的人性,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联结起来,深刻剖析人物的深层意识,对改革开放发出了强烈呼唤。作品也获广东省庆祝建国四十周年优秀作品评选纪念奖。何卓琼的西关风情题材作品,聚焦老广州,以1991年发表在《羊城晚报》“花地”版块的《西关人家》为开端,创作了系列短篇小说《西关故事》。《西关故事》描写了几个西关街坊的平凡人生及其遭际命运,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和西关的地理民俗民情以及广味的叙述语言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何卓琼书写的“广味”特色,被称为何卓琼“广味小说”。梁凤莲老师指出何卓琼的《西关故事》将广州市井特有的街巷人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这种写法从本质上是赓续了欧阳山的创作取向,更突出了本土的特性。到了城市化发展的大工业时代,何卓琼又亲自到核电站体验生活,创作了气势磅礴的《蓝蓝的大亚湾》,这是中国首部以核电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浓缩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思考了在全球化面前怎样坚持本土化,并于2003年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梁凤莲老师特别指出:作家的创作是需要对社会、对人性、对历史文化是有发现的,能够见长远所未见,发长远所未发,这样才能让作品有引领性,这样的作家才是好作家。从展现人性的关照和礼赞的《祸水》、聚焦本土市井生活的《西关故事》,到大工业题材的《蓝蓝的大亚湾》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出何卓琼老师的创作不仅仅是宣泄个人的观感,而是以一种境界和自觉,用创造去导引对时代发展的认知,通过展示时代所发生的变迁,人性和人生经历所发生的变化,给大众带来一定的触动。她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担当,也不仅体现在记录历史、记录文化上,更带有一种社会性的观察责任。同时,梁老师也呼吁大家要多关注扎根本土、记录时代的本土创作,关注前辈的创作历程和成果。

何卓琼的创作特点:

广东作家的创作、广州形象的塑造是周会凌老师近年来研究的方向。书写广州或者说在广州写作的众多的作家,像欧阳山、洪三泰、杨万翔,包括梁老师本人,他们都属于广州这个城市独特的观察者,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研究、写作的领域和独特的题材。何卓琼老师可以说是他们当中比较独特的一位,因为何老师她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风格来写两个关系不是那么紧密的题材(西关风情系列和电力工业题材),也因此显现出了她不同的创作个性和写作的格局。

周老师认为何卓琼老师创作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地域性书写,她塑造的广州形象是独特的,是一种具有岭南风情的、地方人文色彩的平民之城的形象,这跟一部分作家热衷于描写物质欲望,把广州塑造为欲望之城是截然不同的。



何卓琼老师的创作是一种追寻岭南文化根脉的地域性书写,她比较早的阶段是对于一种广州形象的想象和建构。岭南文化有重商、远儒、世俗、平民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广东的作家也有着非常潜在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关于广州包括广东这种城市的想象,它往往呈现出比较浓郁的世俗化和日常化色彩。梁老师在她的专著《容度之间》也非常清晰而明确的概括了岭南文化的特质:岭南文化是市井化、平民化的,也是多元多变的,以流变见长,以流变险胜。周老师认为这个概括非常精要,在广州本土的女作家当中,何老师和梁老师都属于具有强烈的文物文化自觉意识的城市的书写者。何老师的西关风情系列里有大量西关文化的底色的呈现,就是商业性和市井味是非常浓厚的,这也体现出何老师她关注世俗民生、对现实的关照,也呈现出了一种世俗化的倾向。有位学者约翰·汤姆林森在《全球化和文化》这本研究专著当中指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本质的东西,它往往是用一种地方性来定义的,而正是这种地方性,它保持了一种文化的差异性,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何老师的这个作品当中有天然的地域文化和集体记忆的积淀,它们是非常原生态的,比如说她的作品里有很多关于岭南民俗民情的描写,像逛花市,岁末炸煎堆等等,这让她的作品弥散出了一种岭南风味。而且她的作品里面,比如《云山婆》它还有一种岭南民间文化独有的神秘气息,这也为她的作品平添一种异色。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西关风情系列中的小说里大量使用了方言俚语,重点突出了对西关的民间小人物市井人生的一种书写,有着很浓厚的粤味广味。她的《豪哥》《阿珍》《阿根》等作品中,都显露出西关市井小人物身上积极进取、达观自持的文化性格。周老师认为这种性情其实是关乎水土地气的一种民风民性,无形当中也凸显出了岭南城市文化的一种性格。

何卓琼老师创作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展现了女性作家写作的开阔格局:以工业题材书写铸就“中国故事”。她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跃进,而且能够把个人、集体、国家,甚至是全球的命运进行串联。何老师的创作有着非常清晰的向外转的写作态势,这也展示了女性作家一种开阔的写作格局。何卓琼老师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进行电力工业题材的写作,创作了包括《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祸水》等作品,这些都是她依托自己在电力部门工作的经历创作出来的,属于她独特的写作题材和资源。2002年她创作了《蓝蓝的大亚湾》,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核电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非常真实有力地传达了中国在世界进程、全球化的过程中坚定有力的时代足音。这部作品里写到的大亚湾核电站,它是中国大陆第一座使用外国技术和资金来建设的这个核电站,这个题材其实是离我们日常生活比较遥远的,不像西关故事有那么浓的市井味和平民味。但是在这个作品当中,何老师非常详尽地描述中国从决策层、管理者到技术人员,再到一线工人群体,他们在整个核电站建设过程当中,与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带来的管理系统、工作的理念、意志和文化之间的碰撞磨合及融合。作品凸显出了岭南文化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兼容并包的精神,同时也写出了中国工业建设者们是以一种发展开放的眼光、务实进取的理念来接纳这种意志的文化和理念的进入,从而在时代的进程中非常坚定的前行。

何卓琼老师创作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的人物形象塑造。她早期的电力工业题材作品,像《祸水》《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她往往会有一个核心的人物,然后作为重点来塑造,这就是一种焦点透视的方式。比如说《祸水》里面林大田这个主要人物,《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里的许融,他们两位都是何老师早期电力工业题材当中重点塑造的、在改革进程当中非常有魄力的改革家形象,但是又不是一种高大全的人物。何老师在塑造管理青峰山水电站的管理者林大田这个人物时,虽然他有400多名下属,家里也有非常贤惠温顺的妻子,但是这个人物他内心是孤独的,灵魂是无法安放的。当他意识到自己对于薛妹有特殊的情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情感、理智和道德的一种冲突,彰显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和人性的深邃。在何老师的西关风情系列创作中,小说的标题就是以焦点人物来命名,比如《云山婆》《威记》《豪哥》《阿珍》《阿根》等,都是直接用一种焦点透视的方式来塑造人物。而到了《蓝蓝的大亚湾》这个作品,就变成了散点透视的方式,因为它不再是以某一个焦点人物来进行浓墨重彩的书写,而是刻画了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的多方,从中方决策管理层、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她选取了2到3个代表性的人物,来展示他们作为工业战线上不同领域人物的代表性。这种散点透视也涉及到了来自美方、英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一些代表人物,塑造了一个群像。

周教授还特别指出何老师作品里女性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她的工业题材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很独特,比如在她早期的电力工业题材创作《祸水》《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中,都塑造出了非常有特色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行业系统当中,带有一种意志性的女性形象,她们往往是另类的、叛逆的,有自己作为女性的自主意识,坚守自己内在的一种生命的需求,而且对于世俗婚恋,她们是有一种疏离感的,这其实也是非常精彩和独特的。

何卓琼的创作价值和意义

文学永远是滋养人心的高地,文学创作是有发现、有探索和追问的,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何卓琼老师的创作拥有宏阔的格局和视野,她写城市、写工业,写农村的裂变发展,把工业放到城市化进程里进行描述和呈现,将自己对社会与时代的观察做了极致的表达。她的创作可以说是竖起了一个标杆,通过这个标杆,引领我们对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所以她的作品尤其是《蓝蓝的大亚湾》《祸水》是独树一帜的。

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写作资源和领域,也呈现出他作为城市观察者的这种个体的独特性。但是作为作家,心中还是要有一种担当和格局,要有一种信仰,也要有一种坚守。今天,我们重新阅读何卓琼老师的作品,把她的价值、意义呈现给读者,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其实广东不是没有大咖,也不是没有非常优秀的作家,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本应该广为人知的作家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有点被淹没了。何卓琼老师他们这一批作家,所贡献的成果和力量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发扬光大的, 我们相信他们的作品依然具有恒久的价值。


推荐图书

【题名】西关故事

【责任者】何卓琼著

【出版发行】花城出版社,1999

【索书号】I247.7/922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南粤一家


【题名】蓝蓝的大亚湾

【责任者】何卓琼著

【出版发行】花城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