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故事目录
“一骑红尘妃子笑”虽是讽刺帝王家穷奢极欲、劳民伤财的无尽荒唐,但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荔枝保鲜运送难的千年困局。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州有位李先生却大笔“改写”了这一千古名句,让非产地的普通民众也能开心吃上风味不减的鲜荔枝。这位李先生是何方神圣?他又是怎样做到的?
大蟑螂、大蜘蛛和大老鼠,都是能吓倒北方人的南粤奇物,但是要论危害,毫无疑问是老鼠第一。鼠多猫之过,鼠自古号称岭南三害之一,又多又大,按理说粤地应该是猫儿的美食天堂才对。然而,古代岭南不但没有粤猫显神通的传闻,反而有“粤猫不捕鼠”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座坐落在广州沿江西路49号的华南著名商厦,可能现在很多新广州人都不太熟悉它。它可是曾有过“没到过南方大厦,就等于没有到过广州”的辉煌历史!但它楼高才十二层,在高楼林立的广州城根本不值一提,居然敢称自己东亚第一楼,这改了个名字,口气怎么就变这么大了!啥时搬的?咋没发通知啊?
自古岭南女子知名于世者,莫过于西晋绿珠和南朝冼夫人,绿珠博白人,冼夫人高州人。而广州作为岭南最重要的城市,其有名的古代女子,除了南汉宫人素馨,你还听过多少?其实,爱花爱水的广州,孕育了无数丽人、才媛、勇妇、智女。现在,让我们一探古代羊城女子的风华吧。
南派舞狮(醒狮),广东喜庆时节的必备节目。“舞狮”在粤语中谐音是“无事”,寓意获得醒狮庇佑的人平安。2021年6月,广东的“粤康码”上引入舞狮的卡通形象,扑闪着萌萌的大眼睛,超喜庆的醒狮,为何能作为文化符号代表广东?它的来源和威水史你又知几多?一代武术名家黄飞鸿更与它有着诸多渊源……
第三十三期|1911,榨粉街,梁鼎芬,广州第一所私立的“公共”图书馆
1911年4月29日,有个叫梁鼎芬的广州人,在他榨粉街的家里,开了广州第一所私立的“公共”图书馆,把自家藏书拿出来,供广大学子公用,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私人藏书轻易不借人,更别说公用。这梁馆长什么人啊?为何如此大方,肯私书公用?他的图书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今年云南西双版纳一群大象暴走800里,向北挺进昆明。有人说它们想混入昆明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有人说它们是想去昆明动物园混编制。其实一千年前,岭南地区也有大象一路北上,奔走2000多里,直到北宋都城开封。这些岭南象还成功混到了皇家动物园的编制,比西双版纳大象的成就可高多啦!
在广州市区中山四路四十二号,有一组红墙黄瓦、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广东三大学宫之一的番禺学宫,也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这里,曾是谈笑有鸿儒的文士云集之所,也是孕育过星星之火的革命摇篮。而尤为称奇的是,新中国第一枚孔庙题材的邮票,竟取景于此。如今的它,时而游人如织,时而静静伫立。从旧时书院到农民运动讲习所,番禺学宫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传奇?我们一起来看看。
杨殷,孙中山先生同村世侄、小迷弟兼贴身保镖和参军师爷,同盟会员,最早的国民党员之一,助孙反清护法护国改组国民党平定商团叛乱,年少时曾重创军阀走狗而能全身而退,极大地鼓舞了当时革命党人的士气,然而他却拒国民政府的高官厚禄,又弃盐道衙门肥差;身为富三代,兼广州大药企“陈李济”陈家的女婿,却拒商家巨利,还散尽家财,跑去当了个满脸尘灰的磨粉工人。这是怎么回事?
所谓“无鸡不成筵”,今天肥鸡们在酒楼、餐馆和家宴中独占鳌头,谁也不会怀疑它们在家禽界的地位。然而时间倒退数百年,明清时代,广州人餐桌上的禽类美食,鸭子如果称第二,鸡鹅们就绝不敢称第一,连接踵而来的“番鬼”们,也对广府养鸭业的兴盛感到惊叹。
第二十八期丨赏花、吃花、穿花、撰花……——花在花城的正确打开方式
“花地接花津,四时皆似春。”岭南人爱花,让花送来一个季节,把实实在在的秀色引进了家门,广州更有“花城”之雅称。平日里出门带上数枝鲜花归家,逢年过节以花为媒寄托祝愿,种花、爱花、赏花、赠花,甚至簪花、吃花、咏花、忆花……四节八气皆长春的花城人,解锁了无数种花的正确打开方式,哪一种是你的心头好呢?
粤讴,清中晚期至民国中期广府地区极受欢迎的粤语流行曲,早期多写风月情事,悲柔婉挚,感人泪下。代表作为招子庸的《粤讴》。不懂粤语者读之,亦为之神移,被英人称为“广州情歌”。但1905年却突现刚健风的粤讴《拒约会》,拒的竟然是两国之间的大约?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千年前的广州城外珠江江岸,曾有一座巨大楼阁——“海山楼”。高阁江帆,波光云影,春色水态,无不动人。当海商们跨洋越海,携着龙涎象齿,在宋朝水兵的护送之下航向广州,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万顷一碧的海天之间渐渐清晰的海山楼影。而这座楼阁,堪称宋代的“广州迎宾馆”。
孙中山先生(1866-1925),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历史课本里的大咖,其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革命史迹广为人知。可是,他早年医科毕业后,在广州等地行医济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而恰恰正是这短短的行医生涯,让其从医人坚定地走向了“医国”。那么,年轻的孙逸仙医生究竟忙了些啥?
第二十四期|文为“粤词之祖”,武令“金军溃逃” ——南宋广州有位超硬核文人
在偏安半壁河山的南宋时期,岭南有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他只有两首词传世,却被誉为“粤词之祖”;他沙场点兵、威名赫赫,以致金军听到他的名字就自行撤兵;他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丞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文韬武略,威震四方。这样一位技能点满满的硬核人物,是谁?
2020年初始,快来化身广州小故事达人,参与我们的有奖趣味问答吧!测试一下,自己从之前的小故事里get了多少广州知识,得分排名前50还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哦!
两千多年来,广州都是中国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不过在历史的前一千多年,受地理和土质所限,广州只建了一座隘小的城池,百姓大部分住在城墙之外。然而北宋时期,三道城墙拔地而起,使广州城的面积一下子达到唐时的四倍以上。为什么宋人突然要大修城墙呢?
第二十二期丨广东音乐,在民国时,缘何成为风靡全国的流行音乐?
广东音乐,也称粤乐,起源于广州番禺沙湾,是广东粤语地区(主要是珠三角)的纯器乐乐种,其节奏明快,音色清亮,代表作有《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但很多人不知道,民国时,作为我国众多地方乐种之一的广东音乐却成了风靡全国的流行音乐,全国各地的家里、电台、商店、酒楼、茶楼、戏院等许多地方都在播它,人们还争相学奏,广东音乐俨然成为了“国乐”。这是怎么回事?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清初诗歌史上“岭南三大家”之一,在诗歌创作上曾被认为:“近三百年来无人能敌”,所著《广东新语》一度成为到广东做官经商之人的必读书!屈凭啥这么牛?而且他并非只会纸上谈兵,而是亲上战场抗击清兵,为反清复明,多次抛家离乡,半生奔走于大江南北。这样忧国忧民的大学者居然是个吃货?还不惜激流荡舟去觅食?他在找啥好东西?
约两个世纪前,清富商潘仕成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建成号称“南粤之冠”的超级豪宅——海山仙馆。园内山水楼阁俱备,美如蓬莱仙境。但它之所以受到文人雅士盛赞,更多是源于其文化内涵。到底海山仙馆有什么文化魅力?为何如今消失无迹?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天位于下九路西来正街的华林寺,去过的人都知道,五百罗汉堂是它的招牌。堂内的罗汉塑像,虽然动作神情各不相同,但大多头顶光溜溜。然而竟有一座罗汉,头戴阔边帽,唇留浓卷须,泰然与众罗汉排排坐,据说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可·波罗”?这真是咄咄怪事,马可·波罗什么时候修成金身罗汉了?
梁培基,清末民国时期广州富商,平日与子女相处平等,有如朋友。不料,当他的大女儿考取洋人在北京办的医科大学时,梁却非让她改上广州的光华医学院,这是怎么回事?“光华”很牛吗?跟我们熟悉的“光华口腔医院”是啥关系?最后梁培基女儿的选择是……
明弘治五年(1492),27岁的湛若水参加乡试,一举中第。次年,又千里迢迢奔赴京城参加会试。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湛若水进京赶考的第二年,就焚毁了会试部缴(类似会试的“准考证”),放弃举业。是年少意气还是事出有因?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1805年冬,一直觊觎中国南海商贸利润的俄罗斯不顾旧制,派商船“涅瓦号”来到广州。在康乾盛世的余声之中,在这些首次泛海而来的俄国商人眼里,广州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追随“涅瓦号”的脚步,回眸19世纪初的羊城景象吧。
1600年,商人陈体全投资李昇佐原在广州大南门己未牌坊脚经营的中草药店。两人改店名为“陈李济”,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但奇怪的是,陈李两人同时约定:两姓家族子女以后互不通婚。这不是世仇的做法吗?这两个合伙人怎么回事?
第十四期|清代广州有个不肯作法求雨,却爱画西洋画的“潮”道士
纯阳观,广州著名的道观之一,位于海珠区漱珠岗,由李明彻道长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得知广州将大旱,时任两广总督的阮元请李明彻开坛作法求雨,李不但不肯,还跑去画西洋画。而阮元不但没怪他,还对他大加赞赏,助他兴建纯阳观。这是怎么回事?
2019年农历新年里的广州,热闹非凡,除了大量的国内游客,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不管男女老少,他们与国内游客一样到处看花、赏灯、购物、品尝美食……尽情感受广州欢乐的新年气氛!那1831年农历新年,在广州的外国人又是怎么过的呢?让我们一起穿越回一百多年前的广州,看看去。
粤剧,有“南国红豆”之称,是一种用粤语演唱的中国传统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等粤方言地区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不懂粤语的人,赏剧不易。但很多人不知道,粤剧原先不用粤语,而用“桂林官话”,改用粤语竟因清末推翻清廷的革命宣传所需?这是怎么一回事?
第十一期丨从南京薛家巷到广州石牌村 ——暨南大学的创、迁传奇
暨南大学,校本部位于广州石牌村,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其前身暨南学堂得以创办竟源于一场大雪?还与晚清华侨政策的转变和海外侨教的兴起有关?而这座著名侨校,1906年创建时又为何选址江苏南京,而非华侨众多的广东?那她后来又是怎样迁到广州来的?中间经历了哪些波折?
广州骑楼大规模建设始于民国,当时广州局势动荡,资金紧缺,如此好看又实用的骑楼是如何建起来的呢?而且骑楼的建设居然还是当时广州城建成功与否的标志。这又是怎么回事?
岭南大学,初名格致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是一所教会学校,原址在广州沙基金利埠(今六二三路)。后更名为“岭南学堂”;1904年迁至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今中山大学南校区);1916年开办文理科大学。其办学规模和水平曾被孙中山先生盛赞不但是广东第一,就是在中国西南各省,也是独一无二的。其创办人及其后的五任校长都是美国人,早期经费主要来自美国。而在1927年,岭南大学被国人收回自办,更名为私立岭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由外国教会设立而收归华人自办的大学,钟荣光为首任华人校长。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钟荣光又是如何做到的?
镇海楼,原名望海楼,因楼高五层,故又俗称五层楼,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顶小蟠龙岗上(今越秀公园内),原楼修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有“五岭以南第一楼”之美誉,现为广州博物馆,名列羊城八景,是广州城旧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不管你上没上过越秀山,对它多少有些了解,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以前岭南楼台的Number One 并非镇海楼,它到底曾经和谁争过岭南楼台的C位?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从它的建造说起……
茉莉花,洁白芬芳,娇小动人,易于种植,在广州经常能见到她清丽的身影。她不仅花香沁人,还很实用,其花、叶皆可入药,既可作花茶,又是制造香精的原料,故深受大众的喜爱。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小南强”,曾象征着一国的强盛。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那要从唐宋之间五代十国时期,建都广州的南汉国讲起……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不管是对于广州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来说,陈家祠都是鼎鼎有名的,因为它是清光绪年间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广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广州地铁一号线的陈家祠站,官方命名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陈家祠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还有一“兄弟”,跟广州的陈家祠不但同名同姓,而且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体量小了一号,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这就得从广州陈家祠的筹建讲起…
当太阳开始变得火辣,热气从地面上不断地蒸腾时,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古代中国是没有高考这个事的,但有科举考试,而且它与高考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曾是社会实现阶级流动、下层人士改变身份的主要通道,我们姑且称之为古代的“高考”吧。不知道古时候广州“高考”是个什么样子?不妨去探究一下……
第四期|点解河南叫“河南”?——广州“河南”之名由他始,还留下了岭南最早动植物记录……
点解河南叫“河南”?在广州“河南”下渡大街的东约一巷,有一口形拙古朴的水井——“汉代杨孚古井”。水井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她的主人杨孚德才兼备,广州“河南”之名便是由他始,其撰写的《南裔异物志》,留下了岭南最早动植物记录……
你知道吗?咱广州也有自己的“清明上河图”呢!那就是描绘清中叶珠江沿岸十余公里景象的“珠江江城图”,而且它全长约8.6米,比5.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3米多!趁着四月春色正好,不妨一起来逛逛“珠江江城图”吧!
“泮塘五秀”指的是古时广州泮塘一带种植的五种水生植物:莲藕、马蹄、菱角、慈姑、茭笋。因质量上乘、味道香甜爽口,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的粤菜烹制之中。但其实,五秀原本不叫“五秀”,而是叫“五瘦”,还跟达摩禅师有关系呢!
不知不觉,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而从古代岭南蛮夷的“楚庭”走过来的沿海开放的广州人,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一格的风俗习惯。本期“广州小故事”为大家介绍关于“卖懒”的小故事,让我们在浓浓的年味中,一起感受过年的别样精彩吧!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