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由我馆与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的“多元文化专题讲座:拯救消逝中的古城——土耳其哈桑凯伊夫”在负一层2号报告厅举行。土耳其旅游文化部文化资产及博物馆理事会建筑师Serap SEVGİ女士以泽伊内贝石墓的保护与修复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与现场读者分享了土耳其保护哈桑凯伊夫古城的大胆尝试和宝贵经验。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博拉·卡林奥鲁(Melih Bora Kerimoğlu)先生、土耳其旅游文化部文化资产及博物馆理事会考古学家Zerrin AKDOĞAN女士、土耳其迪亚巴克尔文化与自然资产保护理事会Mehriban KARAASLAN 女士及其他官员出席了活动。
图1: Serap SEVGİ女士分享哈桑凯伊夫古城保护项目
一、小城哈桑凯伊夫——古文明汇聚之地
哈桑凯伊夫古城曾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汇聚了中亚、高加索、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印欧等多种文化,也保存了古亚述、罗马、拜占庭、阿尔图格、阿尤布和奥斯曼等历代文明的考古和文化遗迹。哈桑凯伊夫分为上城区和下城区,底格里斯河两岸聚居区被称为下城区,要塞所处的周边地区则称为上城区。1967年起,居住在上城区、城堡周边和洞窟里的居民被强制搬迁,安置他们的棚户区搭建在下城区历史遗址上,这对古城遗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1981年,哈桑凯伊夫被官方评为一级考古保护单位,多项考古发掘保护工作陆续展开,但由于地震、战争和缺乏重视等原因未能延续。
图2: 受影响的哈桑凯伊夫古城遗迹
二、一座大坝给古城带来的巨大冲击
2006年,为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土耳其政府计划修建伊利苏大坝,以此利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丰富水资源。根据项目规划,伊利苏大坝的修建将对哈桑凯伊夫古城内的各类遗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泽伊内贝石墓、中城门和多个建筑群将被淹没水底,这一消息引起了学界和民众的热议。如何维持古代文明的延续性,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框架下为即将被淹没的文化遗产确定并落实文物保护方法——多项相关研究在水坝施工建设期间同步展开。除了通过各种措施减轻水坝项目对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城市建设规划也考虑以伊利苏项目为契机,同步改造哈桑凯伊夫古城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哈桑凯伊夫的发展计划中,旅游产业将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哈桑凯伊夫保护计划一方面将通过迁移新址来保留该地区的历史遗迹,另一方面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
图3: 哈桑凯伊夫古城新址规划
三、古城石墓的迁移难题
综合考虑古建筑群的材料成分、建造方法和保存情况等因素,将采用原位保存和迁移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哈桑凯伊夫古城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修复。无法迁移或只能进行部分迁移的建筑结构实施水下原位保护;城墙和圆顶等结构采取整体运输;部分可以分段迁移的建筑结构尽量整块运输。
哈桑凯伊夫古城保护项目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案例就是泽伊内贝石墓,Serap SEVGİ女士就石墓的迁移和保护进行了深入介绍。泽伊内贝石墓和古建筑群包括不同时期建造的3个伊斯兰学校、1个修道院、1座墓室、1个旅馆和1个浴室,在建筑结构、砖砌形式和釉面装饰方面都体现了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斯坦人的传统风格。虽然石墓在2008—2010年期间经历过修葺,但建筑情况总体仍比较脆弱。因此在迁移作业前,还对石墓及古建筑群进行了强化建筑结构的干预处理。
图4: 泽伊内贝石墓迁移路线
四、石墓“搬家”——整体迁移、国内首例
Serap SEVGİ女士指出,泽伊内贝石墓的干预保护措施在最大程度上贯彻了真实性,所采用的结构设计和装饰风格都尽可能地贴合建筑原有情况。在材料成分方面,在尊重材料真实性的同时,还通过强化处理延长损坏材料的寿命。新址仿建以古建筑群特色风貌和其他可用信息作为参考,综合利用原始材料和先进技术对古建筑群进行了重建修复,尽量保持和还原遗址风貌。
经过前期的细致调研和反复试验,泽伊内贝石墓等古建筑群最终顺利迁移到2公里外的新址进行重新安置。如此大型古建筑群的整体迁移在土耳其国内尚属首例,其创新精神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就整个项目而言,哈桑凯耶夫古城保护计划不仅是文物遗迹迁移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同时也对现代社会发展与古代文明保护的困局给出了颇具参考意义的回答。
图5: 泽伊内贝石墓整体迁移作业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