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大变局 卷十·光影流年]方寸光影间闪耀沧桑变
发布时间:2008-11-24 11:37:45
演员李连杰
演员章子怡
演员蒋雯丽
演员陈道明
露天电影曾经受到广泛欢迎。
张瑜在电影《庐山恋》中的剧照。

  上世纪70年代末最后两三年里,那一场叫做“改革开放”的风云变换,极速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大众以前所未有的澎湃热情来追捧电影、电视等逐渐走向大众的艺术。影视圈也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热情,上世纪90年代初的“黄金十年”就此井喷而出。中国的电影、电视作品在此基础上,踏上了世界影展的星光大道,中国影人屡屡获奖。然而,观众不会永远那么宽容,商业资本的进入与炒作既是兴奋剂也是慢性毒药,加上外来大片、外购电视剧的强势竞争,国产影视产业蒙上了厚重的冰霜。何以解忧,成为电影人、电视人当下的重荷。回首30年星光路,也许有助于继续前行。

  复苏

  上世纪70年代末

  “电影电视30年”,每当记者向这群“天天见媒体”的演艺圈人士抛出这个题目时,从资深影视评论家、著名导演到演员,情绪无不马上被调动起来,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感叹说:变化太大了!

  电影:复苏即惊艳

  中国的电影起步较早,也曾诞生过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但遭遇十年浩劫后,舞台银幕上只剩下8部样板戏,一批批名导名编名演员都没逃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因主演《庐山恋》而闻名的演员张瑜说:“那时候我们电影厂里根本没几个年轻的演员能接得上茬儿来演戏。老一辈演员不是年纪大了演不像了,或者受打击身体条件不行了,就是……不在了。厂里要开戏,能演18岁小姑娘的演员都没有。”

  中国电影评论协会资深影评人李宝江把文革后几年划分为“中国电影的复苏期”,但他认为这个“复苏”不简单,“马上就形成了繁荣期,那6年里,电影人被压抑10年的创作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佳作如潮”。李宝江一口气列举了那一时期起码7个门类的电影作品,影片如《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小街》、《神秘的大佛》、《爱情啊你姓什么》、《喜盈门》、《骆驼祥子》、《茶馆》等都很成功。“据统计,1984年一年,观众入场看电影的达290亿人次,每天7000万人次!”李宝江感叹地说,“那是一个什么概念的数字?那鼓励了我们的电影人啊,说明我们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潜力无限啊!”

  在创作中,很多电影人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不惜“冒险”去创新的。1980年由张瑜、郭凯敏主演的故事片《庐山恋》轰动上映,青春美丽的女演员张瑜饰演美国归侨,40多套时装车轮似的换让人眼花缭乱。她还和男主角以泳装大胆出现在镜头前,甜甜的笑容纯美的爱情让沉闷了10年的中国人“震惊”了。张瑜说,当时他们是怀着极大的“冒险”精神去“冲线”的,“其实所谓的吻戏就小嘴唇在男主角脸上碰了一下,现在看来那叫什么呀……可当时我们的胆子真大啊!”

  同样,《神秘的大佛》上映后,导演张华勋压力盖顶。“连《参考消息》都登载了相关的争论文章!为什么呢?就因为民间是不允许私藏枪械的,可武打戏里竟然冒出了枪声……哎呀不得了啦,这个说你这电影不真实,违背了马列主义文艺观的要求(还不知道他指的是哪一条的要求);那个说都掏枪了,存心给社会主义祖国抹黑……可这些人就没分清楚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李宝江很无奈地摇了摇头。但他接着说:“影片十几万元的投入换得千万元的票房收入,观众的支持让影片最终赢得公正的评价。这是我们电影人最大的安慰。”

  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也介绍说:“1981年的时候广东省内活跃着4000多支电影流动放映队。那是一个工作人员带着机器下到地方找个操场拉个布帘就可以放一晚上电影的时代。那时候的观众看电影的热情真是高涨,扶老携幼早早就到场,哪怕是席地而坐也是欢天喜地的。”

  电视:蹒跚学步

  相比之下,师承中国电影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发展也因经济发展迟缓而难产,直到1978年第一批电视机通过进口、走私等渠道进入普通家庭才宣告诞生,并且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育婴期”。

  多位资深导演、演员告诉记者,最初几年里,中国电视剧的制作非常简陋,通常以单机实景拍摄的单本剧为主,电视台是生产队长,国家投资是剧组的输血库,导演和演员也没什么地位。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仍旧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像以伤痕文学为蓝本的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这一时期剧作的代表。同期,国家陆续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我国港台地区、日本及欧美电视剧也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视野。记者在广州街头随机采访,不少人对当年好戏热播、万人空巷争看电视剧的情景记忆犹新。

  市民张叔给记者回忆了当时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场面,他说:“20多年前,我们一家8口人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白鸽笼’里。晚上一到看电视的时候老老少少都会齐聚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收看。连电视剧前后播放的广告都不会放过,这就是广州人常说的‘捞电视汁’。1985年播出的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拍得好啊,剧里那个叫谢跃的男孩惨啊,文革里失去了父母、自己又被送到工读学校里改造。年纪轻轻聪明过人,他最喜欢的书就是《基度山伯爵复仇记》,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社会的仇恨。这其实很真实。我们当时看得很动情,很多女人都看哭了……我当时还年轻啊,看了电视剧觉得还不过瘾又去找小说看,很有感触。”

  而张叔的侄子网友“难得糊涂”就说:“我最记得的还是那时候引进的香港剧《霍元甲》、《霍东阁》和《陈真》!那时我大约10岁吧,觉得霍元甲劲啊,电视剧里黄元申(霍元甲的扮演者)那路迷踪拳我喜欢到不得了,陈真的腿功简直让我梦里也想练武啊。所以天天晚上电视机一唱‘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我就一路狂奔冲向隔壁阿叔阿婶家,作业肯定不想做了。我妈当年管教我最有效的那句话就是‘今晚不让你看电视你就知衰啦’!”

  不难看出,这的确是一个影视饥渴的年代,但凡有一滴甘露都会引起万人空巷围着看。如果单从入场人数来说,这只能说明中国影视市场的巨大潜力,而不能说明中国当时的影视作品的质量就如何之高了。但对于任何一个处于“初始”阶段的事物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能保持这股真元之气,撷取第一桶金,中国影视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事实证明,中国影视剧在此后的发展规模远非当年所能想象。

  淬金

  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

  在今天,很多电影电视人回忆30年的发展路程时纷纷强调一个观点:一般性的票房增加不能成为影视圈行内人引以为傲的唯一衡量标准。因为随着年代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很多事物有自然发展、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机会。比如中国人富了,自然就舍得花钱买票看戏了。

  但拍摄手法的革新、影片内涵和层次的丰富、艺术表现手法的突破绝对是影视艺术进步的标志,也是他们穷尽毕生去追求的目标。

  电影:黄金飞跃

  45岁的李阿姨原来住在荔湾区原美华影院旁边,她回忆起当年电影院门口的热闹情景时十分激动:“那些年只要一推出新电影,美华影院门口就摆龙门阵啦。尤其是《少林寺》这出戏了,武打场面多热闹啊,配戏的牧羊姑娘长相又靓,《牧羊曲》又好听,那时候好像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会唱了。”

  资深电影人说起这部在1982年轰动一时的电影时有一番不同的阐释:“《少林寺》这出电影是当年内地影视界向港台武打片学习的第一个样本。糅合了中国功夫、俊男美女、轻喜剧色彩等各种商业影片的元素,令这部电影一炮而红,李连杰也从此走向国际化影圈。这是中国电影在拍摄、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尝试和突破。结论是:成功了!”

  的确,经过了几年的恢复期,有观众的热情追捧也有一番要“创一番新天地”的雄心壮志,中国的电影人倍加勤奋,佳作频现。1982年的《牧马人》和《少林寺》;1983年的《咱们的牛百岁》、1984年的《黄土地》和《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的《少年犯》,1986年的《小巷名流》,1987年的《芙蓉镇》和《末代皇帝》等电影作品卖座又叫好,捧红了朱时茂、李连杰、刘晓庆、姜文等人。电影里的插曲音乐也成为国内最为流行的歌曲。

  这种热潮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特别是在1984年后,中国电影界第四、第五代导演冒起,如郑洞天、谢飞、滕文骥、黄健中等等,他们探索、求进的精神让中国电影发出异彩。电影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也在不断创新,如《邻居》全片不用音乐,都采用自然音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人开创了电影拍摄手法新时期,作品《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秋菊打官司》等反映出选材范围更宽广,思想更活跃等特点。1993年前后,他们的努力已经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频频在戛纳、威尼斯、东京电影节上获奖。

  电视:快速成长

  电影界兴旺的盛景同时也在电视圈内上演。曾以电视剧《外来妹》在大江南北引起广泛关注的导演成浩(如下图,邱伟荣摄)在接受专访时反复对记者说:“1986年!我们电视人一定要记住1986年,尤其是广东影视圈的1986年。”

  成浩告诉记者,那年他刚到广州,目睹了从1986年开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在此前几年的发展基础上,经济社会欣欣向荣的景象。“从那个时候起,影视圈就开始关注广东。我作为电视剧导演,也开始关注岭南题材的开发。一是商界故事,二是打工者的命运。所以我在1989年拍了电视剧《商界》,1991年又拍了《外来妹》。”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想到要拍摄“外来打工妹”这个题材,是因为一次偶遇:“有一次我从湖南坐火车回广州,在衡阳车站上看到整个月台已经被无数的农民工占领了。他们年轻力壮,充满期待地瞪着眼睛巴巴地等待着上车去打工的机会。一刹那间我和他们就这样平白无故地对视着。他们这种顽强又义无反顾的精神让我在一瞬间想落泪。回来以后我就走访了珠三角很多厂区去采访,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拍出了《外来妹》。较好的生活环境、充足的资金、便于向港台电视剧学习的优势也让当年的广东在一段时间内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影视剧。” 

  接受本报记者访问的导演和演员异口同声地表示,上世纪80~90年代的电影电视创作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不断给予他们创作灵感的最大源泉其实是日新月异的生活。由于改革开放,广东乃至整个内地的巨大变化,有差异的生活、有碰撞的思想自然产生不同的创作的火花。

  他们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的是这段时期的评奖活动很活跃很公正,再一次给予创作人以巨大的肯定和鼓舞。

  突破

  1995~2008年

  当长足的进步成为惯性之后,事物的发展就需要打破既定的格局来谋求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好比一棵树苗快速成长后,它需要突破花盆的局限,植根到更广阔的土地上去。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影视产业来说,这个花盆很可能就是投资制作、发行上映的旧体制,而打破局限的手段就是放开票价、打破电影发行统购统销的格局、允许民营外资进入国内影视制作行业。

  当这些手段一一被应用到现实当中时,我们宣称:这是中国影视产业的“商业化时代”来临了。

  电影:商业化时代

  其实从1984年开始,以港产片《白发魔女》的上映为标志,广东省的城乡就已经实行浮动票价。但真正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年份应该1993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电影发行打破全国由中影集团统购统销的局面。

  见证这段历史的赵军则在他亲笔撰稿的《广东省志·文化卷·电影发行放映章》中这样写道:“真正触动传统发行放映业改革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开始引进发行进口大片。”那阵子大城市里的电影院可真热闹啊,一方面国外大片让观众目不暇接,另一方面因为从1993年开始全国电影票价原则上放开,广东市场上的票价一下子从0.5元飙升到5元,而从《红番区》开始竟然涨到每票15元!震撼的电影、震撼的票价让看电影和做电影的人一同感受地震级的变迁!

  同为这段历史亲历者的中影集团的李宝江先生也描述了当年的情景,他说:“改革总是掺和了阵痛和喜悦。当时很多电影制片厂都没有发行经验,加上那几年市场不景气,中国电影一度低迷。”但是,1995年,国内开始试行“每年引进10部大片”的政策激活了电影市场。国产片《黄飞鸿》和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同台争辉,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在银幕上放出异彩。“这是一个回暖期。中国电影人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同时开始了国产电影商业化的道路。”

  199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电影制作、发行、上映的新政策,允许民营公司杀入电影圈,外国资金可注入电影院线。有了新鲜血液补充,电影业更显得生机勃发。国内出现第一批五星级的影城,超大银幕、精良的影音设备、空调软椅、小规模放映……这比之先前一两千人挤在一个大会场开着大电风扇臭汗如雨地看电影可是天上地下之分。重重的改革让中国电影业再次获得新的生命动力。

  1998年,冯小刚开创了国产电影贺岁片的先河,《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脱颖而出,冯小宁导演的《红河谷》、《黄河绝恋》也给人鲜明的印象。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电影开始与外国电影抗衡,商业化味道也越来越明显。2000年,张艺谋的《英雄》上映,票房突破2.5亿元,标志着商业影片在中国市场上运作成功。随后《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集结号》等上映,中国电影迎来了又一轮的繁荣期。

  电视:新血液注入

  当国产电影圈里好戏连连的时候,电视圈也不曾寂寞过。广东、北京、上海三地成为国内电视创作的重地,《围城》、《上海一家人》和《北京人在纽约》都曾引起巨大反响。但这并不代表“镜头一开黄金万两”。成浩导演笑称:“出了这么多的好作品,但电视台的制作中心没赚到钱,就连我的《外来妹》都一样。1991年的时候,我拍一集工资250元,女主角陈小艺更少,200元一集。”同期涉足内地电视圈的著名女演员张瑜一听这话则笑着说:“哗,陈小艺高工资啊,我那时候才100多元呢。”

  在中国电影开始商业化的那几年起,中国电视创作也同步走向市场化、商业化。一来,民营资本杀入这块阵地给电视创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二则,各地地方电视台发现“电视剧才是电视台的第一生产力”——为了拉动收视率,满足广大观众看电视剧的需要,纷纷抢购新剧好剧,掀起了新一轮的“电视圈演义”。首先是投资拍剧的公司老板把电视剧当成货物来吆喝叫卖,“我们之前一直把剧作当艺术品来看,一开始还真不习惯‘王婆卖瓜’一样推销自己的作品。”多年来从事多部电视剧创作的导演成浩说。其次就是剧作真的让投资方、电视台、剧组人员名利双收了。湖南台筹拍投放的琼瑶清宫剧《还珠格格》遍大江南北又剑指香江,让收视率长期当“老二”的亚视大获全胜。当时还有香港媒体打出刺激性十足的新闻头条大字标题——《“还珠格格”驾到 “无线”输足一条街!》,剧中编、导、演员红极一时,演员待遇不断提高,每集酬劳数以万元计,开始吸引不少港星北上掘金。

  如此经典的成功案例教育了国内更多的电视台。一时间,各地“影视频道”纷纷现身,“周一到周五 每晚五集连播”的宣传片占据荧屏。这股热潮反过来又推动电视剧的投入更规模化,剧作更加精细化,运作更加商业化。

  1999年之后,国产电视剧的数量激增,而且势头始终不减。从前一个导演3~5年拍一部剧很正常,但现在一年拍3~5部剧也很正常。

  在内地电视剧长足发展之时,境外引进剧在内地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浪,如韩剧《情定大饭店》、《大长今》、《宫》,台湾地区的偶像剧《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等,这些传奇励志剧、青春偶像剧与内地的家庭情感剧、军旅剧、历史剧展开强有力的争抢态势,令波涛汹涌的电视圈精彩纷呈。

  中国影视走向国际,这才刚刚开始

  中国影视创作走向国际化的路才刚刚开始。在京粤两地穿梭采访过程中,影视界的行家们一致告诉记者:“我们在进步,哪怕风雨同路。”

  李宝江先生列出的一系列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1949年到1977年的近29年间,国产电影总产量为700部;而1978年到2007年这30年里,国产电影总数达4000部,整整翻了6倍。2003年,中国国产片票房普遍超越进口片,最高的要超53%~56%,成为中国电影人的骄傲。导演成浩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洛杉矶考察,唐人街音像店摆的都是港台剧。2000年之后,我再去就发现那些店里最显眼的地方全摆着内地产电视剧。”

  市场一片灿烂吗?当然不是。有目共睹的是,盗版的泛滥、观众口味的易变,已令不少电影电视的制作人大跌眼镜、血本无归。从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的《无极》,到刚刚上映的《赤壁》,以及其间的《英雄》、《夜宴》、《黄金甲》等大片,即便票房成绩响亮也大多逃不过口水泛滥、骂声或质疑声一片的命运。有人认为这是过分商业炒作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影视创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规律。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值得书写的30年,这也是另一个时期的起点。

  本版文/记者林希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