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专业继续教育基地主办,广州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学会、高第街许地七人管理小组协办的广州许氏家族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挖掘广州许氏家族与岭南文化,与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内在联系。
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周令飞在研讨会上致辞
"当今时代繁衍绵延的许氏家族,其众多成员及后人散布海内外,他们心向国家,关心故里,先辈们形成的爱国爱家传统在他们身上薪继火传、一脉相承。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近现代许氏家族的‘千秋家国梦’,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生动缩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在研讨会上高度评价了广州许氏家族的爱国情怀。
参观者在许氏家庙观看《拜庭许大夫家庙记书后》碑刻内容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高第街的许氏家族,被誉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鸦片战争时期广州抗英运动领导者之一许祥光,有"许青天"美誉的浙江巡抚许应鑅,先后官拜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兼署福州将军、船政大臣的许应骙,辛亥革命元老、与弟弟许崇智合称"辛亥双雄"的许崇灏,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军事助手、建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著名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许崇清,参加过百色起义、牺牲时年仅32岁的红军将领许卓,鲁迅先生的夫人、著名社会活动家许广平等均出身广州许氏家族。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许氏家族代表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在已完成编纂出版的《广州大典》一期中,就收录了多位许氏家族代表人物留下的精神文化产品。
参观者在许氏家庙参观
鲁迅先生后人周令飞先生深情回忆起祖母(许广平)和父亲(周海婴)在家里经常用广东话对谈,家里还常做些腊味萝卜糕等广东小食等往事。周令飞先生认为广州高第街许氏,是广州和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历程的一个见证和标本。
修缮中的许氏家庙为传统的岭南建筑
研讨会后,与会嘉宾、广州许氏家族后人来到广州高第街"许地",参观了正在修缮的拜庭许大夫家庙。在修缮前,由于历史改建和拆建,"许地"保留相对完好的是一座两进的市级文保单位拜庭许大夫家庙。另外,该区域内还有市级文保单位许广平故居和5个区级文保单位。拜庭许大夫家庙始建于道光年间(1850),进深3间,硬山顶,人字形山墙,碌筒瓦。前檐柱为麻石柱,前檐梁架为博古梁架呈卷棚状,曾漆金漆,内柱为木柱,梁架为瓜柱承檩。前面天井的东侧墙壁上有许祥光撰文并书《许府君家庙记》的碑刻,西侧墙壁上刻有广东巡抚黄恩彤撰文并书《拜庭许大夫家庙记书后》碑刻。中堂正中悬挂慈禧皇太后御笔巨幅"福"字匾额,2002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高第街许地的许广平故居、许应鑅故居
据广东省文化学会高阳许地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许氏后人许必传介绍,在2021 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张惠建等联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许地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的提案》,广东省人大代表也提交《北京路和许地保护开发利用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许地"文物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及时维护不够、解决方案无法落地、文化内涵不足等。对此,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开展许氏家庙修缮工程和许地博物馆的布展工作。
(文中图片由许建梅摄)
上一条:
广作之外,余料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