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名门望族 梁大镛家族]一声“西关瓷器梁” 人言“隔代有承传”
发布时间:2008-03-21 10:32:46

1948年梁大镛后人全家福,摄于宝源北街“梁资政第”大厅,第二排坐者为梁大镛曾孙辈,
二排右一,梁小赤(梁建志父亲),右四,梁阁藜(梁小赤三哥),旁边为梁次尹(梁小赤六弟),
最后排左二为梁建志。照片背景中“寿”字和对联是清朝徐甫状元为梁大镛贺寿的礼物。

  家族大视野  

  鹿港小镇的辜氏家族

  
  台湾彰化县鹿港镇的辜氏家族是日据时代台湾五大家族之一,历经数代而不衰,时至今日仍是台湾最具影响的政商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崛起与辜显荣分不开。辜显荣,1866年2月出生在台湾彰化鹿港镇。由于辜显荣“出迎”日军“有功”,1894年底,小野遵率年仅30岁的辜显荣到东京接受“单光旭日”奖章,也从此揭开了辜显荣在日本统治台湾时代的显赫岁月。受日本人“保护”,辜显荣在事业上开始发达。1895年,他买下“英源茶行”,改名“大和行”,次年将总部设在家乡鹿港,并在台北繁华地万华设立分店,聘请陈培作为“总支配人”(相当现在的经理)进行负责,从事樟脑、制盐及其他台湾土特产品的外销。随后,大和行在新竹、苗栗、台中、彰化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还在日本东京设立办事处,同时购买一艘“大义丸”客货两用蒸气船进行货物运输。

  1899年,儿玉总督宣布食盐专卖规则,全权赋予辜显荣办理。辜显荣被推为“官盐卖捌组合长”(相当现在的公会理事长),分级设立盐务总馆、盐务支馆、承销商等,1900年,辜显荣在家乡鹿港开发盐田达247公顷。自此台湾食盐由不能自给转为自给有余,并开始外销,为经营这项专卖生意的商人带来丰厚利润。

  辜显荣还以商人独到的眼光于1902年起陆续在二林、鹿港等地开垦荒地,辟为蔗田,并投资30万元设立4个改良场,同时在鹿港镇设立制糖机械工厂,后来增加到18个工厂,每个工厂年产量在80至120吨之间,为辜家赚进无数财富。但日本人不会让辜家独享,三井、三菱、铃木等日本大企业也先后进入台湾,台湾人经营的本地企业难以生存与发展,辜显荣便将多个糖厂转售给大日本制糖公司。但辜显荣并未放弃此一领域,1920年,他投资500万元创办大和制糖株式会社,自任社长。不料次年又被日本明治制糖株式会社吞并,辜显荣仅为会社的监察人。

  辜显荣还用自己的资本大量开发土地。他于1900年设立“牛埔厝大丰馆开垦事务所”,随后又在二林、鹿港开垦荒地1500公顷,并建立灌溉设施。同时在台中、虎尾购置大量地产,进行开发。1922年2月,辜显荣创办大丰拓殖株式会社,从事土地开垦、造林、红糖制造及米面、肥料的贸易业务,次年任台湾红糖协会名誉理事长。从此“大和”与“大丰”成为辜家事业的两大支柱。

  辜显荣在日本统治时代,政商亨通,并因此与大陆军阀建立了关系。辜显荣也因有这层关系被日本人看重,于1934年被选为日本贵族院议员。随后,辜显荣接受日本殖民政府的指派,前往大陆游说国民政府,进行所谓的“中日亲善”。辜显荣到大陆后,受到蒋介石的召见,蒋还将自己一幅亲笔题名的照片送给辜显荣,这张照片至今仍保留在辜家。

  辜显荣妻妾成群,先后在鹿港、台北、日本等娶有妻妾,共生有8男4女。辜显荣去世后,辜家子弟颇有经营头脑,不断扩大事业,尤以儿子辜振甫、辜伟甫与辜斌甫等最为突出。如辜振甫于1931年设立大查殖产,经营农场;1938年创设大裕茶行,进行茶叶出口贸易;1942年创办大和物产,从事农业。六子辜伟甫继承父亲的大成木材商行从商。三子辜斌甫于1942年创办显明商行,进行债券买卖;次年设立有邦工业,从事木材、纤维制造。到台湾光复前,辜家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庞大的产业,成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

  □ 河西(出版社编辑)  
  
  历史的枢纽  
  
  瓷器商人梁大镛的成功之道 
 
  
  广州的十三行商人,人们知道最多的是丝商和茶商,四大巨富潘启官、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都以经营丝绸和茶叶为主,因为丝和茶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获利最大的门类。但也有例外,西关梁大镛就是十三行商人里另辟蹊径的一位,他的陶瓷生意相当兴旺,人称“瓷器梁”。当时梁大镛在西关同文街(现十三巷、杉木栏)、豆栏街所设的“五常”、“缙成”两商号,是西关最大的陶瓷店,陶瓷远销海外,主要是英国,获利很大,积资过百万两白银,成为广州巨富,梁家也成为广州的望族之一。

  西关是一个最能代表“老广州味”的一个地方。实际上,西关是从清代开始才有外来人口迁入,并逐渐形成后来的繁盛局面的。按照梁氏族谱记载,梁家是康熙初年从顺德迁移过来的,算是很早迁入西关的人家,而大部分的西关大家族都是乾隆到道光年间迁入的,有一些甚至更晚。

  梁大镛生在嘉庆年间,当时梁家人丁不多。梁大镛的父辈也是生意人,母亲是清代榜眼林彭年的姑妈,当时梁家称得上家境小康,且有读书的传统。但梁大镛并没有走上科举仕途,而是成为了一个生意人。

  关于梁大镛陶瓷生意,人们最为熟知的是他早期从商时那场火灾的故事。这是一个经典的“因祸得福”的案例:某年,一位英国行商到梁家档口订了大批陶瓷,货款两清后,英商把货物暂时存在梁氏仓库里。哪知天有不测之风云,当晚邻家失火,殃及梁家仓库,全部陶瓷被焚毁。虽然失火与梁家不相干,但梁大镛主动提出全部赔偿英商的损失。英国商人感激涕零,回国后一再向同行称赞梁家忠厚、仁义,并相约非梁家的货品勿买,“瓷器梁”由此名声鹊起,生意也越来越兴隆,成了杉木栏、十三行一带知名的富商。而因富甲一方,且热衷社会公益,清廷曾赐于梁大镛二品顶戴花翎资政大夫,这是当时非科举出身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品级。

  实际上,梁大镛的成功之道决不仅是诚实这一点,眼光独到也是重要原因。当时,丝商和茶商属于“行商”,需要清廷颁发“经营许可证”,虽然获利多,但局限大,同时经营者众,竞争激烈。梁大镛颇为聪明地选择了陶瓷这一为人忽略的门类。当时经营陶瓷不属于“行商”,同时英商也有需求,但广东本土的陶瓷产品质量低下。梁大镛认为,只有景德镇那样的优质瓷器才能真正打开市场。他在景德镇办了陶瓷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经广州,销往欧洲。

  梁大镛经营的主要是日用瓷器,也有少数观赏性的珍稀瓷器。他的生意一度极为兴盛,虽无具体的数字可考,但从他置业的情况可窥见一斑:他有五个儿子,在西关,他为每个儿子都买地盖了一间大屋,按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每一间造价都不少于2000万元。而他自己住的是最大的一间,被称为“梁资政第”,这栋房屋超过2000平方米。为了方便儿孙读书,梁大镛还特意在今天的龙津中路一带建了一座祠堂兼书院,名为“夏阳家塾”。

梁大镛的“梁资政第”原先位于今天的宝源北街18号一带。

“梁资政第”占地超过2000平方米,此屋已于上世纪80年代
被拆除,其建筑模型现保存在荔湾博物馆。

白云山梁大镛夫人墓前的四对完好的旗杆石,记录了梁家子孙的功名。资料图片


  虽然经商给梁大镛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无上的荣耀,但梁大镛一直认为从商并非长久之道。他主张儿孙做读书人。而他的五个儿子也都遵从他的意愿,都没有从商,其中幼子梁楷中了进士,弥补梁大镛当年未登科举仕途之憾。

  梁家一共出了一位进士三位举人,在西关可算功名显赫,因此“梁资政第”也被称为“进士第”。现在在白云山梁大镛夫人的墓地前,依然完好矗立四对旗杆石,记载梁家的这段显赫功名。 

  
  后世访谈  

黄皓 摄

  梁基永,梁大镛第七代后人。他可算是个奇人:自小迷恋古文献和文物收藏,并有一定的造诣。一方面,他对古文献颇有研究,正在中山大学文献所攻读博士,不久前刚被台湾中央研究院邀请,前去帮他们整理广东的古代文献,历时三个月;另一方面,他三十出头就成为广州小有名气的收藏家。

  到目前为止,史学界对梁大镛家族的资料整理和研究都相当有限,幸好梁基永本人就是一位古文献研究者。对梁家的资料搜集、历史回顾,很大一部分是由梁基永完成的。隔了几代人,梁基永对先人梁大镛的了解,更多是通过文献资料和长辈的讲述。生长于大户人家,给梁基永留下的是潜移默化却又根深蒂固的影响。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家族的风范。

  梁大镛不喜欢儿孙从商,鼓励他们读书

  他希望后人过一些“形而上”的生活,不愿意子孙整天为利禄奔忙

  记者:现存的关于梁大镛的资料多吗?

  梁基永:除了家谱,就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当时的大学士徐桐为梁大镛撰写的传记和墓志铭。徐桐与梁大镛交情很深,在梁大镛面前很谦虚地自称“晚生”。徐桐留下的这些文字是目前关于梁大镛最详尽的文字记载了。

  记者:梁大镛的生意做得很大,但是他似乎不喜欢儿孙从商。

  梁基永:是的,他总觉得做生意不长久。梁大镛年少失学,没有考过功名,对仕途功名的愿望很迫切。他一直鼓励儿子读书,五个儿子都自幼读书。他的儿孙也很争气,出了一个进士和三个举人。他的五个儿子,即使没有考上功名的,也都以读书为乐,没有从商或者做其他行当。

  记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梁大镛希望后人过一些“形而上”的生活,不愿意子孙整天为利禄奔忙。

  梁基永:可以这么说。其实梁家的人重读书,并不是为了当大官,只是希望生活安逸,每天吟诗作赋,有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自梁大镛之后,梁家人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发展方向。做大官、做大生意,在很多梁家后人看来都太累太辛苦了。当然,这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的。

  记者:尽管这么说,但梁家在当时还是算功名显赫。

  梁基永:没错。这里面还有个故事。据说梁大镛的太太30多岁就过世了,他找了一个很好的风水先生,葬在白云山的莲花台上。风水先生说,这个地方肯定会出贵人。结果一葬下去,后辈科名迭起。至今在梁大镛的夫人墓前还有四对完好的旗杆石,这在当时是非常显耀的事情。所以梁大镛从此之后笃信风水,我们梁家一直以来花在风水仪式上的钱是非常多的。

  记者:很多大户人家都重视风水。

  梁基永:对,看看梁大镛的墓地就知道。他的墓占地一亩,也在白云山北坡“飞鹅岭”,墓志是徐桐撰写,由当时的状元徐甫所书。全墓都是用名贵的连州青石建的,有华表、石狮、石鼓等大型石器,墓碑是三座式的券拱形,第三座镶嵌着诰命碑,上面刻着清皇帝颁给梁大镛的九道封诰。诰命碑以青石浮雕云龙栏板绕护,做工非常精细。梁大镛的墓在白云山古墓中是独一无二。

  记者:梁大镛的后人都没有从商,靠什么为生?

  梁基永:基本上都靠租金维持。梁大镛发家后,购置了很多的房产、地产,广州、香港等地都有。靠这些地产的租金,能够维持后辈读书人的生活。不过梁家经济上最发达的时候,当然还是梁大镛的生意顶峰期。 


  “香港和广州爵士钢琴乐师里,我爷爷大概排第二”

  梁大镛第五代梁志建爱好音乐,此爱好也引导后世向音乐方面发展

  记者:你自幼生长在这么一个大家庭,家中谁对你的影响最深?

  梁基永:我觉得应该是我爷爷。我爷爷叫梁建志,是学音乐的。他会弹爵士钢琴,上世纪50年代初很有名。所谓爵士钢琴,就是即兴弹奏的轻音乐,经常在酒吧里伴奏那种。当时国内极少有人会弹这种钢琴的。他曾和我说过,香港和广州爵士钢琴乐师里,他大概排第二。当时我还有个姑婆,就是爷爷的姐姐,叫梁韵涛,能弹得一手好钢琴。祖父在50年代创办了岭南轻音乐队。这可能是“文革”前全国唯一的轻音乐队。当时在广州极受欢迎,还常常到珠三角各地演出。

  说到爷爷一辈对我的影响,首先是对我音乐的熏陶。我爷爷和姑婆自小就是家里请了两个白俄罗斯人教他们钢琴,这两个白俄罗斯人是宫廷乐师的儿子。我从小就跟姑婆学钢琴,不是自夸,弹得还可以,以此为生完全没问题。

  另外,我爷爷很有世家子弟的派头和风范,生活习气很有西关少爷的习性。比如性格温和,不阿不谄,喜欢干净,注重打扮,说话斯文,很有礼貌,用广州话来说叫“官仔骨骨”。

  还有一点,他从不做家务。从小我在家里,从来没见过他做家务,哪怕煮面条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些方面我从小耳濡目染,都很像他。

  记者:从你爷爷开始,好像梁家你们这一支都以音乐为生。

  梁基永:是啊,我爷爷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最早的一批会员。后来我也入了音乐家协会,他特别高兴。他会很多种乐器,从钢琴、小提琴到二胡都精通,“文革”刚开始他就去了小提琴厂当试琴师。我姑婆当年一直收私人学生教钢琴。我爸爸这一代六兄弟姐妹各个都会乐器,最厉害的是我姑姑梁崇爱,当年广州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广州乐团就是现在广州交响乐团的前身。现在我叔叔梁崇汉在多宝路经营一家钢琴学校,生意很好。  
  
  “鉴宝栏目里的那些瓷器,我妈以前不知道打烂了多少”

  梁大镛第七代梁基永爱好读书和古玩收藏,其生活状态最接近梁大镛当初对子孙的期盼

  记者:大户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从小家教都很严?

  梁基永:是的,对一些很细微的东西都很注意。举个例子,我们家所有的小孩,从小都要学习怎么规范地拿筷子,拿筷子手太高或太低、把手握成拳头都不给上饭桌的。我记得小时家里人炒了一碟花生米,放桌上,叫几个小孩过来用筷子夹。拿筷子的姿势不规范就不给吃,一定要学到规范为止。小时没好吃的,花生米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小孩们都很着急要赶紧学会。

  记者:你从小对古董、古文献感兴趣,家里人支持吗?

  梁基永:不支持。他们觉得,玩音乐已经很败家了,玩古董更败家。不过我不是“古玩家”,不认为收藏是越贵越好。我看重的是文物的研究价值,“珍贵”和“贵重”是不一样的,所以经济上也没有很大的压力。

  记者:感觉上比起你上面的几代人,你更接近于梁大镛当初对子孙的期望,从人生道路,到个人志趣,就像是“隔代承传”。

  梁基永:是啊,以前我家里人都觉得我是个“怪人”。这种志趣是从小就有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说虽然父母没有把我往那个方面培养,但是作为世家子弟,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比如搞收藏最重要是多看实物,我从小看到的东西就很多。特别像瓷器,我妈说,现在看鉴宝栏目,里面那些贵重的瓷器,她以前不知道打烂了多少。以前我们家就是拿景德镇那些很薄很漂亮的瓷器当饭碗、盐罐。这些东西看得多了,收藏也容易入门。另外,世家子弟见的世面比较多,不容易被各种东西所诱惑,也不屑于阿谀奉承和抄袭。这些都对做学问有好处。  
  
  □族谱词典  
  
  梁大镛梁家兴盛创始人


  大镛(1815-1883),字配笙,号东屏,南海人,世居西关。父亲早亡,由祖父抚养长大,受其影响,少年老成。当时外销的大宗货品都是茶叶与丝绸,其却另辟蹊径,以外贸陶瓷商业致富,是道光年间广州著名的陶瓷商号“五常号”创办人,人称“陶瓷梁”。因热心公益,曾获得清帝御赐“乐善好施”牌坊和“仁浆义粟”牌匾。

  梁楷 梁家第一个进士

  梁楷(1865-1905),原名醴泉,号式愚,大镛第五子,光绪十五年顺天乡试举人,光绪戊戌科(1898)第四十三名贡士(《清代进士题名碑录》作三甲第四十五名进士),保和殿复试一等,钦点工部都水司主事。梁楷是梁家的第一个进士。从科举考场上新晋为进士,奠定了梁楷“高人一筹”的社会地位,梁家也因此被尊为“梁进士第”。

  梁建志 创办广州第一支轻音乐队

  梁建志(1926-2006),生于西关逢源北街资政第。梁大镛的第五代后人。曾赴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喜欢音律,在香港时结交了白俄罗斯人奥洛夫,奥洛夫是宫廷乐师之子。梁随其学习钢琴、提琴,回广州后任音乐教师,后受聘于广州文化公园。195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成立,成为最早期成员之一。1958年,广东成立第一支轻音乐队--岭南轻音乐队,梁建志是队里最年轻的成员,担任队长,带队下乡演出。后迁居加拿大,晚年回到广州。

  梁基永   古玩收藏家

  梁基永,生于1973年,梁大镛的第七代后人,自幼爱好音乐、文学、美术,擅弹钢琴、古琴,工书画,学术上颇有造诣。大学里学的是工商管理,却喜欢了收藏古玩,其收藏有明末版本的广东最早的古琴琴谱《蓼怀堂琴谱》、瓷器、扇面等。梁收藏不仅是玩,还从事相关研究,已出版过《中国浅绛彩瓷》、《中国明清扇面赏玩》、《中国青花瓷画赏玩》等著作。 

  □家族逸事  
  
  澳门赌王曾向梁家借钱


  傅老榕(1894-1960)是民国初年澳门赌王,青年时期在西关做小生意,发迹之初,傅曾到梁家借钱,提出给梁家股份。梁小赤(梁建志之父)回答说,我们是书香人家,不好做赌场,拒绝参与,但还是把钱借给了他。

  后来,傅老榕靠这些钱开了中央赌场成了澳门的赌王,梁家人去澳门,傅老榕接待如贵宾一样,他的妾氏亲自招呼。其妾侍何三姑,当年在澳门无人不知。
  
  家族美食“禾虫”

  梁基永回忆道,梁家以前和很多大户人家一样,很重美食,而做得最好吃的是禾虫。

  具体做法是选取上等的肥肉,先把锅放在炭炉上烘烤,把锅烧热后,把肉放进去,在锅内摩擦,在锅底涂上猪油,然后用筷子把禾虫一根根夹到锅内烘熟,十分美味。
  
  梁家神奇的白木棉花

  梁家院子里种了许多树,其中有一棵开着浅黄色花的木棉树,佣人们说那是“白木棉”,木棉花随风飘落,佣人们收起来放到埋在地下的大缸里浸着。

  一天,刚学会跑的梁基永的姑婆在长廊里撞到佣人,厨房里刚端出来的一个冬瓜盅扣在她的头上,佣人们见状,马上舀出一碗木棉花来敷在孩子头上,一个月后,连疤也看不见。
  
  梁基永被误为“年过六十”

  梁基永收藏甚丰,2000年在广州博物馆举办“梁氏拾清楼藏广东文物展”,由于藏品繁多,布展时,有工作人员甚至认为《前言》中梁基永“生于1973年”字样可能是“生于1937年”的笔误:“有水平收藏这些文物的人,起码年过六十。”

  展览结束后,梁基永将其中十件展品无偿捐赠给馆方,其中几件还是民国时期广州博物馆的流失之物。

   
  □专家观点  
  
  梁家在西关算不上最富却是有口皆碑的大望族

  胡文中(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办公室)

  从清末直到解放初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瓷器梁”在西关都是很有名的,提及“瓷器梁”,西关人尽皆知。

  “瓷器梁”,可以说是最地道的广州商人、西关商人。因为在他之前的第六代祖先在康熙年间就从顺德进省城广州经商,并定居广州西关了。

  梁家在西关虽算不上是最富有的家族,却是一个得到老百姓口碑肯定的、最有诚信经商美誉的大望族。在“士农工商”的当时社会地位排位中,一个商人能获得这样的赞誉,实属难得。

  梁家作为一个地道的广州商人,秉承诚信经营、勤劳致富的原则,乐善好施,有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的视野、气魄与能力,他家可以说是继承和发扬了广州商人的优良传统,最典型地体现了粤商的品质。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黄长怡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杨长虹实习生郑梓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