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最美"西关小姐",最爱"满州窗"
报道时间:2021-11-24
来源:南方都市报

阳光照在老骑楼的满洲窗上,反射出五彩光芒,走进趟栊门,恍惚间昔日的西关小姐,坐于梳妆台前,穿过岁月,翩跹而来......

图:满洲窗是岭南特有的窗棂形式,完美体现了广州胸怀宽广、包容发展的城市精神。

 

陶瓷雕塑

                                                                           

 

西关小姐瓷板画

1122日,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奥一新闻记者来到《五彩明窗映岭南》非遗文化创意艺术展,感受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交融"。一件件颇具创造性、创新性的展品让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了起来。

中西合璧的作品、精湛的技艺背后蕴藏了哪些故事?非遗文化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记者现场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吴锦华进行了专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吴锦华

"朴实、谦虚、严谨。"在记者看来,这位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就像是一位常年待在工作室里的"质朴工匠",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而实际上,吴锦华不仅出生于艺术世家,自身也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父亲吴康是我国著名的陶瓷肖像画家,景德镇瓷画像创作领域的一代宗师。他的女儿吴凌之是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著名青年陶瓷艺术家,现旅居美国。

吴锦华自称是"在巨人肩膀上长大的孩子"。但他却没有墨守成规,而是"跨行业、跨地域"创出一条全新的艺术道路。他的陶瓷艺术作品共收获四十余项大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还被当做指定国礼。他创作的"盖世无双脸谱碗"早在1992年就拍得100万美元的高价,被中国轻工部科技成果鉴定为"举世无双艺术珍品"

如今已定居广州的吴锦华,喜欢在广州西关街头散步,研究广州的地域文化。他习惯称自己为"手艺人",致力于让美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消费者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1119-121日,《五彩明窗映岭南》在广州图书馆开展。

奥一记者: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艺工作者是人民文化的发现者、整理者、传递者。此次《五彩明窗映岭南》非遗文化创意艺术展,您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

吴锦华:这次展览有两个方向,一是探讨传统工艺美术如何创新,如何满足现代社会需求。二是通过我和我女儿两代人、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一次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同时也体现出广州多元、包容、活力、多彩的城市文化。

奥一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致力于"传统工艺美术如何服务于现代社会"课题研究,能否分享一下最新进展?您觉得传统手工艺美术品应该怎样满足现代市场需求,走入寻常百姓家?

吴锦华:我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生活在千年瓷都景德镇,可以说是在巨人肩膀上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饱受传统陶瓷文化熏陶,我非常感恩那些传统老艺人给我的帮助和教育。

随着自身成长和阅历增加,我开始思考如何让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走入百姓生活。十几年前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传统工艺美术如何服务于现代社会?(那时候传统工艺美术还不叫"非遗",现在已经被列入国家非遗。)

千百年来,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一个惯例,产品怎样设计,呈现什么面貌,似乎都有个统一标准,很难改变。比如大家熟悉的广彩,在消费升级之下,原来那些金灿灿的颜色、固定不变的造型,也许60后、70后还能接受,但是80后已经不接受了。

不仅是广彩,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设计者和产品与市场脱节。所以我当时提出了这一课题,也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此次展览中的"景泰蓝"作品,就是在十年前完成的,还有"南越王墓编钟造型的茶具"也是七八年前做的,大家都觉得很新颖。

为什么会在今年搞这个展览呢?因为我感觉到时机成熟了。首先,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和措施。其次,我从事"非遗"这项工作也有十几年了,可喜地看到,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精彩亮相,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这次展览能借助文创产业大会的东风,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美术在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美术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消费者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奥一记者:本次展览集中了你多年的一些艺术精品,您觉得其中哪些最能体现你的艺术风格?您最满意哪件作品?

吴锦华:我不敢说每件作品都很优秀,但每件作品都倾注了我的心血。有人说我是一个多元化的人、一个不安分的人。我的专业是陶瓷绘画,按道理说,传统手艺人只能守一门技艺,比如你是画山水的,你就不能去画人物、画花鸟。而我不仅什么题材都画,还跨行业去搞雕塑和设计。我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没老师。当然,除了肖像是我父亲教的以外,其他十八般武艺都是我自学的。

为什么自学呢?这个行业中有个规矩,拜了师你就得跟老师的轨迹走,"越轨"了要受谴责,不光老师不高兴,其他人也会说你不守师道。我没有老师,我就海阔天空,除了当时我父亲不高兴以外,没有人会谴责我。但是在二十二年以后,我拿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证书时,我跪在父母的坟前说:爸爸,我应该对得起你,我走出了另外一条路。

奥一记者:数字化时代,您认为工艺美术在跨行业创作、跨地域设计方面,可以有哪些尝试与创新?

吴锦华:很多,真的很多。此次展览自1119日开幕以来,业内外包括很多收藏家朋友都来过了,大家都很热烈地讨论"跨行业创作、跨地域设计"这一话题。有人对我和雕刻大师张民辉合作的作品感到很震惊,陶瓷和骨雕结合是以前没有被尝试过的,这一作品可以说是开创性的,他可以令骨雕类产品,不再单纯局限于原有的一种固定模式,同时也拓宽了陶瓷类产品的展现形式。坦率地说,这次参加展览的很多作品,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比如南京云锦、西藏唐卡,都可以和陶瓷结合起来,碰撞出新的面貌。

还有潮州的珠绣,原本是用来制作传统婚纱的,我打破了这种固有思路,把它运用到了手提包和衣服上,这也是我首次尝试设计女装。该系列作品受到了很多好评,尤其是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这样就把珠绣这项非遗产品扩散出去了,我在设计手提包的时候,还把广州的地域文化嵌入其中,使其更有地方特色。这次我还设计了两套服装,采用了广绣的工艺。我做非遗保护工作十几年来,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文化运用到产品中去,毕竟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

奥一记者: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布的数据统计,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在69.23岁,"老龄化"情况严重,且大部分手艺存在一定的"门槛",给传承工作造成困难,对此您怎么看?

吴锦华:作为一名非遗工作者,我每一年都会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征集作品等,所以对"非遗传承"目前面临的问题有很深刻的体会。

首先是新阶段非遗传承人的年龄段很高,且后继无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包括一些工艺大师在内,他们后代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坦率地说,手艺人很辛苦,而且产品市场化的路子还没有走通。年轻人本就向往远方,向往繁华的大城市,辛苦且收入不高的手艺活对他们显然不够有吸引力。

虽然如此,目前还是有一批、少数中年人在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只是这个路走得比较缓慢。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要达到一定的技艺水平,需要时间积累。另一方面,对传承人自身条件也有要求,不仅需要饱含热爱,还要够灵性,能一点即通。

我对"非遗传承"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原貌,包括原始材质、技艺、风格、面貌,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方面的保护工作,我们也一直在进行。二是要创新的东西,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打造成功的商品。如果一味保持老面貌的话,肯定难以融入现代社会,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偏向于消费西方文化产品,长此以往,就可能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扔下了,所以我们现在要极力地保护中国文化。

奥一记者:据了解,您祖籍江西,后来也曾经在上海、深圳等很多地方生活过,为什么选择定居广州?

吴锦华:广州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有很多的地方特色,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在西关,保留了很多广州本地文化的杰出代表。比如骑楼建筑群、上下九的老字号、西关小姐、永庆坊......等等。嵌上满洲窗的旗楼建筑群,非常漂亮且多种多样,最能体现出广州地方特色。我对广州的人和物最有兴趣,人就是西关小姐,物就是满州窗。

奥一记者:广州城市发展提出"老城市要有新活力",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在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方面,你认为老城市如何实现新活力?

吴锦华:有很多方法,比如永庆坊就做得挺好。但是宣传度还可以再加强,我感觉现在永庆坊的人流量在慢慢减少,如果全靠本地游客来拉动消费,那肯定是不够的。参考其它城市,比如重庆、上海等地,广州要把自己的城市名片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我喜欢关注地域文化,也去过很多地方。我觉得"老城市实现新活力"可以从打造地域文化入手,实际上,广州每个区都别具特色。比如荔湾保留了老广州的特色;天河体现的现代文化融合,东山有历史文化积淀。多元化视角下,一个城市可以展现出多种面貌。作为一名非遗工作者,我希望广州可以不断地拓展地域文化,比如说将永庆坊做得更活跃一些,包括街道建筑装饰得更有老西关特色一些,各类展览和交流活动更多一些,让城市艺术生活更加多元化。

奥一记者:一座舒适宜居、别具一格的现代城市,一定会蕴含着美学底色。您如何评价广州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所彰显的美学维度?您觉得,未来广州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吴锦华:我觉得和全国除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相比,广州最大的特点就是鲜明的中西交融文化。我并不排斥西方文化,包括美国文化。我女儿旅居美国,我要求她学些当地的西方文化,然后回到中国,考虑如何和中国文化东西相融,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个人认为,一个城市必须要把它自己最好的地方、最亮点的地方展现出来。我喜欢上海的小弄堂,那里保留了很多传统建筑,就像现在广州西关,还有广州东山口保留的那些老房子,走进去能感受到氛围特别好。上海和广州的这些历史建筑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但是,上海在中西文化交融方面和广州还是有所不同的,上海的那种叫小资产阶级情调,我认为广州则更接地气。虽然我不会讲广东话,但是不妨碍我融入这个城市。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做广州地域文化,也邀请了一些朋友加入。这一次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广州建设得更漂亮,把地域文化做得更好。

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