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曲艺家篇] 沈伟:丝竹传谊,粤胡越久越清越
发布时间:2008-09-28 15:41:03

每当沈伟练琴的时候,他的老伴就会站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这种相濡以沫的感觉已经成了一种默契。

2002年,沈伟举办了从艺60年演奏会,许多同行和学生闻声前来,气氛十分热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本行的高胡,还是作为业余爱好的西洋乐器小提琴和萨克斯风,沈伟都同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勤练不辍。  资料图片

  曲苑杂谈
  粤剧与粤歌的“联姻”

  我的几个闺中密友,虽来自北方,但粤语歌却唱得字正腔圆,每次卡拉OK时,都会“霸麦”,从《禅院钟声》、《帝女花》到《分飞燕》……唱个不停。不仅如此,有的人还因为迷恋粤语歌,而逐渐青睐粤剧,四处求人拜师学艺。
  其实仔细听,你就会发现粤语歌的发音和表述方式,很接近现代粤剧“梆黄”唱腔的旋律。据说,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粤剧就开始“引用”粤歌、中外民歌等旋律,再填上唱词,糅进“梆黄”唱腔中进行演唱,而“梆黄”+小曲、歌谣,便是粤剧唱腔结构之传统。其时,算是粤歌与粤剧的正式“联姻”。
  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有关戏剧专家“把脉”后,公认粤剧是国内戏剧市场上最有前途的一个戏种,并不乏人才。有媒体报道,一名年仅九岁的小姑娘演唱“星腔”,一句没唱完,台下便掌声雷动,令粤剧名家连连赞叹:“天才!天才!”而另一名演唱粤曲大喉《醉闹五台山》的票友,被公认为颇具著名表演艺术家白燕仔的风范……
  而粤剧在海外也很兴旺,“睇一出大戏以聊解乡愁”、“听一支粤曲为解思乡之情”,是海外华人约定俗成的过年习俗。在海外的“唐人街”,还有不少自发成立的粤剧演出团体,不仅被华人追捧,也吸引来许多白人、黑人粤剧知音。
  据有关专家称,粤剧目前遭遇的难题一是缺乏本土的编剧生力军,据说,近年来获奖粤剧均是外省编剧担纲完成的。此外,另一个更加不容忽略的现状是,培养一名粤剧观众甚至比培养一名粤剧演员还要难,据说目前粤剧观众才两三千人!而一旦粤剧失去坚强的群众“后盾”,如何源远流长?粤剧的命运与整个城市的文化息息相关,如果本地文化都留不住,这个城市的根就会像水一样飘浮不定。
  记得有关领导曾在媒体上强调说,粤剧改革的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度,这与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粤剧的出路之一是多搞现代戏,与潮流合拍”的观点如出一辙,可谓“号脉”准确,“药方”强效。笔者由此想到,能否先借培养年轻人唱粤语歌的兴趣,再“导入”其对粤剧的兴趣?不知这算不算粤剧获得新生命的另一“歧途”?  □哈拿

  主角
  沈伟,出生于1924年,他的为人和技艺一直为圈中人称道。他自幼习艺,九岁即可以登台独奏。精通高胡、小提琴、琵琶、萨克斯风等多种乐器,长期任省市粤剧团、曲艺团乐队首席头架,曾先后随广东民间音乐艺术团赴前苏联、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访问演出,亦多次赴港澳等地举办艺术交流及讲学活动,此外,还灌录了大量广东音乐、粤曲唱片,流传甚广。

  从艺生涯
  他的心中,只有乐,没有苦
  81岁高龄的沈伟,思维依然很清晰。他这一生,自小与音乐结缘也许出乎几分偶然,但是,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他就把音乐作为自己的一种兴趣,无论学艺如何艰难,都乐在其中。在他的心中,只有乐,而无苦。

  小学 偷学高胡,兄长乃是领路人
  虽然年过古稀,但沈伟还是很清楚地回忆起七十年前,他刚开始接触音乐的经历。那时候,他还在读小学,大哥是中学生,大哥和一些同学组织了一个音乐社,成为小有名气的业余玩家。
  音乐社自发组成后,总是轮流在每个同学家里举办聚会,形式也类似于人们所称的“私伙局”。他们每周可以有几次聚会,相互间交流音乐的心得。小时候的沈伟,每天放学都喜欢站在旁边,听哥哥和他的同学玩音乐。
  沈伟还记得,那时候大哥的朋友喜欢广东音乐,他在旁边听着,也记下很多音乐。什么《乐升平》、《双声恨》、《雨打芭蕉》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就听得滚瓜烂熟。
  后来有一次,大哥还没回家,沈伟一时好奇,拿起大哥的乐器就开始玩。他学着大哥的样子拉拉高胡,觉得声音很清脆,很喜欢,于是开始偷偷地玩。因为对很多乐曲已经熟记在心,慢慢地,他可以像模像样地演奏一首完整的曲子。
  有一次他正在偷玩乐器,大哥刚好回家,一听到家里传来熟悉的乐声,原来是年幼的弟弟在拉琴,惊喜过望。从此,大哥开始教沈伟演奏各种乐器。

  9岁 一玩百通,登台独奏誉“神童”
  沈伟对音乐特别有兴趣,他回忆起小时候学习音乐,总是说“玩”,而不是“学习”。也许在他看来,与音乐结缘,本来就是一种兴趣,他从来没有提起学音乐时的艰辛。大哥的音乐社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例如什么三弦、扬琴、高胡等,他都拿来玩,而且一玩就通,越玩越有兴趣。
  在沈伟读小学的时候,他一边读书一边勤奋地练琴,经常跟着大哥的音乐社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还一起出场表演。那时候,年纪还很小的沈伟,很快就成为小有名气的曲艺“玩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玩家”的意思,就是有较高音乐水准的人。
  他的表演水平进步得很快,在他9岁的时候,已经用三弦琴独奏《金盘捞月》,并上台表演,被称为“神童”。
  中学 眼界更广,学西洋乐通乐理
  上初中后,沈伟有更多东西可学,但他还是喜欢在课余的时间里玩音乐。他还记得,当时的音乐老师原是香港培英中学的音乐老师,有较深的音乐素养,并且对西洋音乐也有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沈伟似乎打开了一扇窗子,看到了广东音乐之外更大的空间。
  当时,学校有一支管乐队,老师推荐沈伟进管乐队,吹小号。沈伟一上手,觉得小号也挺好玩,兴趣更浓了,他接触了一些西洋乐器,包括小提琴、萨克斯风等,还开始学习乐理。这样一来,沈伟接触的音乐越广泛,爱好也越多,他懂得乐理之后,慢慢地又有了研究、探索的心理,开始研究乐理,研究音乐的理论知识,而不仅仅是拿起乐器就练习了。
  回忆过去,沈伟觉得,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接近了音乐曲艺事业,并且在后来慢慢接近戏剧,从而开始自己与曲艺结缘的一生。

  谈艺录
  融入生活,广东音乐就不会消亡

  记者:你精通本土民间音乐,同样对西洋音乐和各种西洋乐器也有研究。其实您是如何评价两者之间的异同?
  沈伟:西洋交响乐里,大提琴是低音,小提琴是高音,需要很多种乐器一起配合演奏乐章。但广东民间音乐中,每一种乐器都可以独立成章,这是两者的不同。
  又如同高胡和小提琴,虽然同是高音类乐器,但相比之下也各有千秋。小提琴很柔和,婉转,音质很美;而高胡可以演奏很柔和的乐曲,但也可以表现很激扬、雄壮的情景。
  记者:很多年来,广东音乐是一种备受大众欢迎的音乐,但是近年来,各种流行音乐发展很快,一些西方的音乐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有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大懂得什么是广东音乐了,你觉得广东音乐的前景会怎样?
  沈伟:广东音乐源于生活,起于生活,所以不会被中断,或者可以说也不会被流行音乐淹没。现在,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私伙局,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切磋钻研,其中也有不少年轻人。我觉得,广东音乐不仅不会消亡,应该还可以更兴盛。
  记者:为什么这样说?
  沈伟:从广东音乐的特点上看,这是一种清音合奏,不像西洋音乐那样需要很多种乐器的配合。因此,这是一种很纯朴、很自然的音乐,无论在哪里,也无论有几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演奏。还有种说法是“丝竹传谊”,在唱歌之中也可以传达友情,是很快乐的。过去,无论在哪个年代,包括在“文革”时,广东音乐也是屡盛不衰。民间对这种音乐还是很热爱的,所以说,广东音乐是可以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它不会消亡。

  艺术人生
  一入行,就开始了“头架”的一生

  中学之前的沈伟,也许只是一种业余的爱好而喜欢玩弄音乐。但是从正式入行后,沈伟将音乐作为一生努力的事业,到今天,已有漫长的半个世纪。
  这半个世纪也是他更进一步研究曲艺的阶段,他采百家之长,融合为自己的风格。除了高胡之外,他还精通小提琴、萨克斯风、琵琶等多种乐器。
  音乐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时至今日,81岁高龄的沈伟,还活跃在曲艺舞台上,活跃在区里的各种“私伙局”中。每天有空的时候,也依然坚持练琴,勤学不懈。
  
  一入行就是“头架”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概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时候,沈伟高中毕业。因为家庭需要,他开始工作。最初的工作与音乐无关,但他还是喜欢在业余的时间里,玩玩心爱的音乐。
  一直到1946年——沈伟对这个时间记忆犹新——那一年,他已经结婚了,生活上的压力和负担也重了,他需要找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这时候,在一位原来音乐社的朋友的介绍下,沈伟进入一个乐团,可以说,到这个时候他才是正式入行。
  虽然是新入行的年轻人,但由于原来已经声名在外,再加上推荐人都是行内的名家,沈伟很自豪地说:“我一入行,就是头架。”“头架”,是乐团的首席。当时的沈伟,不仅懂得中西音乐,而且聪明肯干,虽然年轻并且刚刚入行,但作为“头架”,大家都心服口服。
  在当时,广州的音乐茶座相当盛行,会团经常在茶座、高档的茶楼、酒楼里出演广东音乐,非常受欢迎。从这个时候开始,沈伟就经常与一些粤曲名家,例如吕文成、何大傻等人同台演出。
  
  用包布板自制乐器学琵琶
  解放后成立的广东民间音乐团,将各地戏剧音乐界的精英集中到一起来。广东音乐在当时很受重视,也经常接待各方首长,或者赴海外访问演出。
  例如1959年去东欧、前苏联各地演出,是由国家委派的一次艺术交流,在当时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落实。演出者要先到中南海学俄文,并且进行各种培训。
  出国演出的时候,受到各国的欢迎,特别是在柴科夫斯基大剧院里,宏伟的建筑,悠扬的音乐,灯火辉煌,掌声如雷,至今还在沈伟脑海里浮现。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当地报纸评价广东音乐是一种“水晶音乐”、“透明音乐”,因为这种音乐是一种清音合奏,不需其它配器也可以展现完整的音韵。在那段时间里,广东音乐兴起热潮,业界也不断对音乐进行整理提高,广东音乐也开始兴旺起来。
  在出国演出之前还有一个小花絮。当时乐团里面准备了一个琵琶合奏节目,需要6人。但刚好缺少一个琵琶手。沈伟知道后,悄悄开始学弹琵琶。但是家里没有琵琶,于是沈伟找了一块以前布包里面的木板,上面钉上钉子,拉起弦,就用这样简单的自制“乐器”练习琵琶。等到乐团即将出发,领导还在为少一名琵琶手而头疼时,沈伟一举手说:“我来试试。”他拿起琵琶,现场演奏,大家十分讶异:真不知你什么时候学会弹琵琶了。于是,沈伟参与了琵琶合奏,乐队顺利出发。
  
  导师脸谱
  尽心教学,平易待人

  冯志明(广州粤艺发展中心艺术干事,乐团首席) 
  我从1976年开始跟沈老师学习,当时我刚刚考入乐团,原来学的是二胡,跟沈老师后就学了高胡。沈老师特别平易近人,没有什么架子,他在艺术上的修养也很深,他的高胡曲子,音色非常优美。
  沈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也很尽心尽力,学生跟着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002年,沈老师的朋友和学生在南方剧院举办了一次“沈伟从艺六十年师友表演会”,他的很多朋友、学生都去了,我也上场表演了一曲,当时,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链接
  高胡
  高胡又称粤胡。是本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将二胡习用的丝弦改用钢丝弦,创制而成。并采用两腿相夹琴筒适当部位的姿势演奏,可减少沙音,也使音色、音量和音域都有所改进。
  高胡的形制结构与二胡相同,但琴筒比二胡细,多呈圆形。五度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音。现已广泛应用于新型民族乐队,属高音拉弦乐器,音色明朗清澈。用于演奏广东音乐、粤剧伴奏,是地方性的特色乐器,擅长演奏抒情、活泼、华丽的曲调。尤宜于演奏富于装饰性的华彩乐段。

  家庭脸谱
  他练琴,旁边肯定站着她

  沈伟的家居虽然小,但简朴而温馨。几个儿女,虽然没有跟随他走上音乐的路子,但也都有自己的工作领域,他觉得很满足。几十年里,他一直没有停止过练习,直到现在,每天上午喝过早茶后,他还会拿起琴,开始练习,一直练到中午。
  每当他练琴的时候,老伴就会站在旁边,安静地听着。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沈伟和太太早已形成一种默契,讲话的时候,一人说上半句,另一个人也会顺畅地接下去。
  老伴说,她和先生是中学同学,读书的时候,两人都是班里的班干,所以在学校的活动里认识。当然,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结合还是需要父母之命,老伴还记得,结婚的时候,先生24岁,她23岁。
  刚结婚的时候真是白手起家。沈伟在乐团里,经常要到处去演奏,整天东跑西走,而孩子刚刚出生,太太在家里带孩子,同样很辛苦。
  这么多年,在老伴眼里,沈伟依然如当年一样,是一个老实可靠的人。她觉得,先生一生勤学苦练,不善辞令,也不会趋炎附势。但是,一旦他喜欢了音乐,他就有志愿将音乐作为终身努力的方向。而且更难得的是,先生不是一个浮华的人,他不重权贵,也不求利益,带了很多学生,却从不收费,现在很多学生都是乐团“头架”,但都很敬重他。

  艺术脸谱
  没有捷径,只有苦练
  高胡是广东音乐的专门乐器,和西洋乐器中的小提琴一样,是一种高音乐器,沈伟最擅长高胡,但他在小提琴方面也颇有造诣。
  沈伟认为,虽然同是高音类乐器,但相比之下也各有千秋。小提琴很柔和,婉转;而高胡演奏时可以很轻柔,但也可以有激扬、雄壮的意境。
  例如演奏广东音乐《旱天雷》的时候,就是用高胡表现出洪亮的声音;但是在表演《雨打芭蕉》时,同样是用高胡演奏,也可以表现出雨声沙沙的轻微声音,随着乐曲深入,雨声慢慢大了些,演奏家还要表现出雨打在叶子上的声音。所以,演奏高胡,更重要的是看乐曲的意境,要靠操作者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乐曲中的环境。
  当然,要表现这种意境,也需要很多技巧。采访中沈伟向记者演奏一段乐曲《鸟投林》,是表现夕阳西下、百鸟归巢的情景。乐曲中,小鸟的叫声都有很多种,有日落归巢时快乐的叫声,有将睡的轻鸣,还要刚刚入睡时的呢哝低语,每一种声音都有些不同,细细分辨,似乎可以感觉到很多小鸟在眼前出现。
  沈伟说,为了表现鸟儿的这么多种不同声音,没有其它捷径,只有靠苦学钻研,靠几十年的磨练磨出来。为了掌握小鸟的真正叫声,他深入生活之中,去找雀友聚集的地方,每天跟随他们去遛鸟,听听小鸟的叫声。还去听听鸡叫的声音,分辨两者的区别。就这样靠自己去感受、模仿,慢慢地掌握了这手绝技,可以像现在这样熟练地掌握了这一首乐曲。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郭毓玲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邹卫

  下期预告
  曾慧,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顺德人,新马师曾徒弟之一。她以名旦芳艳芬的唱功为榜样,专学“芳腔”。曾慧扮相俏丽,音色优美,戏路宽广,《穆桂英大战洪州》、《三凤求凰》、《帝女花》等是其拿手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