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粤曲大家谈系列活动(总第16期)精彩回顾: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
发布时间:2017-11-07 11:05:36


20171014日,“粤剧粤曲大家谈: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讲座在广州图书馆北9楼广州人文馆举行,本期讲座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二级编剧罗丽老师,为读者讲述粤剧电影如何通过从空间到时间上的多维度转移,实现粤剧生存空间的拓展,并根据传播方式和媒介的改变,最后终被接受的过程与意义,带领大家一同走进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1.罗丽老师在讲课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粤剧电影的数量在1127部左右,其中绝大多数在香港制作出品,罗丽老师指出,粤剧电影得以大量生产并取得良好发展,与香港这个环境因素密可不分。粤剧电影的主要产地香港,是亚洲电影的重要制作基地,在世界电影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粤剧电影依靠香港电影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资金作为后盾,形成了循环产业链,这些都为粤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此外,粤剧电影的发展,还得益于其自身的独特性。粤剧电影的出现是戏曲史和电影史上的独特现象。它涵盖了粤剧和电影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发展历程跨越省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既与中国的戏曲电影存在横向共时关系,亦与香港电影存在纵向的历时关系,与粤语电影的发展更是紧密相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

跟大家分享了粤剧电影的特点及其发展背景后,罗丽老师给“粤剧电影”下了定义:粤剧电影指粤语电影中内容与粤剧相关,利用粤剧艺术元素进行创作的影片。它既具有电影的特性,又有粤剧的特征,它是粤剧艺术与电影技术的相互融合。同时,罗丽老师指出粤剧电影的流播区域主要分布在粤语流通区,流行于我国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东南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以及美洲、大洋洲、欧洲的粤籍华侨聚居地,在港澳地区尤为盛行。

2.读者聚精会神听讲

谈及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罗丽老师主要从萌芽、形成、繁荣、转型、复苏五个阶段进行介绍:

萌芽(1913年至1932年)

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香港已出现粤剧电影的萌芽。1913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出品的无声短片《庄子试妻》,便借鉴了粤剧《庄周蝴蝶梦》的故事进行创作。这部作品借鉴了粤剧传统艺术,打上了民族传统文化烙印和地方色彩,显示出初生的电影工业向传统粤剧吸取艺术营养,紧扣本土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粤剧电影由此萌发生命之芽。

形成(1933年至1945年)

本阶段的时间划分以第一部有声的粤剧电影——1933年的《白金龙》诞生开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从这个阶段起粤剧电影才真正形成。声音要素的加入,使得粤剧的音乐、唱腔能够展现在银幕之上,摆脱了默片时代只能靠姿态动作进行表演的局限。

该时期的粤剧电影,多是粤剧名伶的首本名剧,如薛觉先的《俏郎君》、《姑缘嫂劫》、《胡不归》、《银灯照玉人》,马师曾的《野花香》、《斗气姑爷》、《龙城飞将》等等。

影片《白金龙》带动了粤剧电影的拍摄潮流,大量粤剧电影开始涌现,与粤剧舞台演出相得益彰、共荣共存。

一方面,大批粤剧艺人加入电影拍摄的行列中,粤剧名伶的代表剧目都被搬上银幕。

另一方面,粤剧电影既凭借着粤剧名伶的知名度,又以低于粤剧演出数倍的票价吸引观众,使得观众从剧场走向电影院,打破原来由粤剧垄断的粤语娱乐市场。

6-1d.JPG

3.粤剧电影《新马仔胡不归》

 

6-3b.JPG

4.薛觉先《白金龙》

 

繁荣(1946年至1965年)

本阶段首映的粤剧电影数量多达944部,占历年粤剧电影生产总量的84%。此期间所涌现的粤剧电影佳作众多,小部分影片虽然艺术水平不高,但也保留了粤剧舞台演出的特点,对了解粤剧当年的生存状况和艺术水准都提供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出品的《搜书院》、《关汉卿》、《南国红豆发新枝》几部粤剧电影,虽然数量相对于香港出品的可以说是沧海一粟,但由于制作认真、水平精湛而成为粤剧电影的经典之作,至今依然为人所乐道。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马师曾主演的《审死官》,薛觉先的《冤枉相思》、《新白金龙》,红线女的《刁蛮公主》,任剑辉、白雪仙、梁醒波主演的《紫钗记》、《帝女花》、《九天玄女》,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搜书院》、《彩蝶双飞》,以及《关汉卿》、《佳偶天成》、《南国红豆发新枝》、《金凤斩蛟龙》、《花木兰》、《无情宝剑有情天》、《十年一觉扬州梦》、《大红袍》等。

这个阶段横跨20年,经历了粤剧电影的制作高潮,由于60年代中后期香港社会动乱、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市场的萎缩、两大国语片制造商的壮大、香港电视业的兴起、观众审美趣味改变等因素,最后逐渐走向式微。

 

KMP-DVD[(005573)14-54-14].JPG

5.《帝女花》——庵遇

转型(1966年至1999年)

本阶段的时间划分,以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展为始,主要记述粤剧电影式微以来的情况。这个阶段的时间跨度最大,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环境、大众审美趣味以及香港电影业的内部整合,各方面的变化使粤剧电影所遇到的变数也最多。

走向式微的粤剧电影固然难现当年辉煌,但粤剧却向电视、影碟等新媒介转型,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代表作主要有《七彩胡不归》、《观音得道香花山大贺寿》、《李后主》、《再世红梅记》、《李香君》等。

复苏(2000年至今)

21世纪是戏曲电影重新绽放的时代。粤剧电视、粤剧动画电影等新形态出现,同样可以视作是粤剧电影的转型,借助新的技术手段(电视),嫁接其他艺术形态(动画)继续向前发展。这些新类型粤剧子项艺术的出现,其目的与粤剧电影是一致的,即同样是具有“粤剧意识”的,发挥保存记录和传播推广的作用。

这与中国在20世纪以后的传统文化热潮、非物质文化保护热潮中传统戏曲再次被关注与重视密不可分,尤其是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催生了粤剧电影拍摄的复苏。

6-3g.jpg

6.粤剧电影《小周后》

 

在讲述粤剧电影发展历程时,罗丽老师还提及粤剧的“存在”空间——媒介,她指出在粤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记录粤剧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化。

自提纲戏蜕变,粤剧出现了印刷的单行本剧本,同时成为娱乐报刊的主要谈论对象,然后唱腔和音乐又被灌录在黑胶唱片上,随后又与电影、广播联姻,开花结果。到20世纪下半叶,粤剧转投电视、录音带、录像带、LDCDVCD,现在又有了DVDMP3等,甚至是互联网上的在线放映。

这些物质载体或传播媒介,均给予粤剧这一舞台艺术更多展现的空间,形成了粤剧的多重传播窗口。

最后,罗丽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她的著作《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该作的得名源于她对粤剧电影发展历程的理解与思考,她解释道:珠三角文化脉络中的粤剧、粤语电影、粤剧电影,以及粤剧如何在不同载体上继续“存”和“传”均是贯穿始终思考的问题。前者是“凝视”,后者则是“延展”,故名之。

封面设计-01.jpg

7.罗丽老师的著作《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

在互动环节,热爱粤剧的读者们就粤剧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问题跟罗丽老师进行探讨,气氛愉悦热烈,不少读者在讲座结束后仍留下来与嘉宾老师进行交流。读者们对粤剧与广州地方文化的喜爱是支撑我们活动开展的坚实基础,“粤剧粤曲大家谈”将持续举办更多更精彩的粤剧专题文化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8.读者踊跃参与互动

 


本期延伸阅读推荐

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3a9293c034d12f2ece05a96677f9b25f/a8773912b31bb051b967413f347adab44aede062.jpg

题  名:粤剧电影史

责任者:罗丽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索书号:J825/99

馆藏地点: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广州图书馆·社会科学图书二区